实验水墨与光影流变
——“行影支离”郑重宾个展

2018-06-13 02:20杨羽彤YangYutong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观者光影水墨

杨羽彤/Yang Yutong

展览链接:

“行影支离”郑重宾个展

展览时间:2018年3月24日—5月27日

开幕时间:3月24日下午4点—6点

展览地点:墨斋画廊

地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院

2018年3月24日,实验水墨的领军人物、知名艺术家郑重宾的个展“行影支离”(Walking Penumbra)在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院的墨斋画廊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呈现了郑重宾的水墨绘画和兼容古典水墨元素与现代科技元素的实验性影像装置。本展览探究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流融合的可能性,亦回应了古典中国画如何在当今时代求新求变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迷思。

郑重宾,198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前往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影像、观念和行为艺术。对古典水墨的参悟和对当代艺术的领悟相互渗透,形成了郑重宾艺术创作的思想渊源,造就了其多表现形式、多维度的艺术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年轻有为的实验水墨艺术家。郑重宾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深入思考了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的紧密关联,从宇宙洪荒到钢筋水泥,从生命伊始到文明形成,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流变,皆呈现在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抽象绘画的融会贯通之中。

进入纯白色的主展览空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郑重宾的最新作品——沉浸式光影空间装置《行影支离》。它高悬于屋顶与墙面交汇处,呈现出万花筒般千变万化的影像,给人以梦幻迷离的观感。同展厅并置的是他另一组影像装置作品《物忆》——细腻再现了自然界能量流动、光影变幻的过程。

展览现场

《物忆》装置由亚克力板、白色LED灯板和电子屏幕组成立体几何构型。透明亚克力板构成稳定的支撑与框架,在白色灯板的映衬下折射着剔透的光影,屏幕呈半透明状,架构于前二者之上,播放着被解析慢放的自然光谱,与前二者彼此呼应,有形的雕塑与无形的光影、“本影”与“半影”之间交相辉映,支离破碎又自由灵动,形成与观者彼此互动、彼此感知的艺术氛围。电子屏幕上的影像多是抽象而模糊的掠影,仔细观看,犹如被纳入沟通现实与历史的时光隧道,游弋的光斑是世界初始时脆弱而翕动的生命碎影。纯白色的艺术空间里,只有艺术装置在静默发声,揭示着删繁就简之后最为内核的宇宙真相。

郑重宾说:“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有机或自然的形态和几何形状背后的复杂而流动的生物系统的自创性生物动力。”除此之外,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对光线的移动和对时间、空间的概念都在不断流动变化,而艺术可以跨越物质世界的限制,给予观者设身处地的体验,从而从一种语言跨域至另一种语言。

自古以来,哲学发展的历程中都不曾缺席对于光影的阐释,如佛教的“影窟”和柏拉图的“洞穴之影”,而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半影”的概念,以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阳光下人类有阴影,叫作本影,本影边缘亦有虚影,名为半影,半明半昧,又作罔两。本影是人的仆人,半影是本影的随从,彼此牵制,人动,影动。

半影责怪本影亦步亦趋,缺乏独立自主性,本影表示紧紧依附主人如同蛇皮、蝉蜕并非本意,只当主人亦身不由己。本影的主人是身躯,身躯的主人是心灵,而心灵并非天马行空,也受外物的召唤与压制,而外物亦有不可知的凌驾于其上的主人,如此推演,层层递进,一物降一物,并不存有真正的自由。只道是自然而然,物我合一。“半影”虽无独立自主性,但在其经验主义的语境下,是一个能够完全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个体。

郑重宾的艺术创作秉持着传统道家思想,自在无为,以心观道,为观者营造了光影流动的沉浸式视觉体验空间,以诱发观者转换角度观看世界,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和固有的陈规准则,以心观道,去贴近自然的真实和哲理,体会世间万物的自然性和自足性。

郑重宾认为,物质世界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无尽的流变,物质和能量在流动中转化又重生,加以热能与温度转化为功,熵的变化产生了生命与意识,并使得它们在永恒的出生与消亡中不断轮回。而我们的本体仅以彼此之间的关联和经验作为大环境的黏合与链条。这类思想不仅对于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气候学与社会行为学、神经现象学等现代科学领域大有裨益,也作用于当代艺术土壤,产生诸如大地艺术与程序艺术这样的艺术概念。

郑重宾 物忆1号 2018年

体现在郑重宾的水墨实验中,便是墨水与丙烯,加之清水与宣纸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体现能量的自由流动与转化,以及物质与意识无可避免地消解与产生的这一动态过程。如同艺术家本人所说:“流动的意义在于墨在水中的混乱而有序、熵性而涌现的相互作用中。我相信墨和水能以沟通或交流而不是控制的方式揭示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因此郑重宾作画时尽量减少对水墨反应的人工干预,呈现其自然流动的意态。水和墨之间互相影响,不分你我,没有主体和客体,类似于世界初始的混沌,有机生命与人类意识自此产生。

郑重宾 未知的成形 2018年

郑重宾的水墨画不作具体和客观的描述,而是从心所欲地呈现混沌世界中的山川河流和构成生命体的血管、神经元,并且在构图中引入了几何学的视觉语言,画面分割而拼贴,加之欧几里得几何、数学性的拓扑学,实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抽象画的跨媒介对话,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艺术语言。

郑重宾的水墨画幅都较大,直面画作,宛如冰山向人迫近。构图多为不对称的拼贴或是圆形。他的画作有着不可预知性且模糊界限,充满了张力。抽象的表达依然能令人产生具象的感受,例如《不对称的成形》涵盖了扶摇直上的羽翼、细致入微的树枝状静脉、坚毅的花岗岩和平直的海岸线,丰富的肌理效果与画面的拼贴手法营造了被颠倒又被重组的多元镜像世界。《可测量的晃动》呈现了画笔以固定半径作圆的笔触动势,野蛮生长的根系蠢蠢欲动,留白处如太阳耀斑一样明亮。能明显感到能量在画面中的流动和爆炸,强烈的共鸣使你清晰地感受到体内血液汩汩流淌、细胞与病菌彼此吞噬、皮屑与组织簌簌剥落,你看到宝石矿物在地下生成、雪花落满山巅、湖面冰纹开裂、水下海藻暗涌,世界颠倒,阴阳调和。我想他做到了,郑重宾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诱导观者去思考如何与自我本体及周遭世界和谐共处,又是如何不断调整自我以期在种种现象性、感官性的事件中冷静思考。

郑重宾 新六法(局部) 2012年

郑重宾 移动的两极 2018年

猜你喜欢
观者光影水墨
光影
光影
端午节观龙舟赛
水墨
光影之下
泼尽水墨是生平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光影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