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

2018-06-16 03:37李秋华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形容比喻成语

李秋华

成语运用题,是高考常考题型。许多同学没有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及适用范围,会出现误判。下面系统地介绍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如:

[例1] 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而例[1]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误判。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而例[2]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容易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代价而自己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危急,或声音悠长。

(16)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二、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例3] 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豆蔻年华”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专指十三四岁少女,这里用在青年小伙子身上,实在是笑话。

容易误用的成语还有: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7)“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8)“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9)“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0)“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绘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1)“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2)“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3)“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三、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4]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例5]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是个贬义词,例[5]中当褒义用,错。

容易出现褒词贬用的成语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爽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容易贬词褒用的成语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0)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2)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以上所谈的是成语在感情色彩上的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应注意三点: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以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也是可以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2)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3)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4)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6)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7)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8)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9)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10)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11)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四、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语,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就是错用。

[例6]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此类成语还有:

(1)“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则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的名声,一般名声不可以用。

(4)“耳濡目染”: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例7]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可改为“强人所难”。下面所列举出的成对的成语,很容易在同一语境中误用:

(1)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了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形容不分轻重。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關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褒义)不可同日而语:形容在时间上,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亲密无间: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五、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是,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例8]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是指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重复。

此类成语还有:

(1)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2)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3)百姓生灵涂炭

(4)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5)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6)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7)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8)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9)众多的莘莘学子

(10)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六、误用字面意义

[例9]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和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此类成语还有:

(1)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2)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3)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4)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5)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6)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7)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8)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9)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0)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七、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而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例10]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成语还有:

(1)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2)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3)蓬筚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5)心向往之:用于自己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6)一得之见: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猜你喜欢
形容比喻成语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买椟dú还珠
别无长物
一干二净
拼成语
废寝忘食
比喻
猜成语
Walk on Eg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