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提升农民获得感

2018-06-19 07:02发自北京益阳
清风 2018年5期
关键词:安化县农村土地土地

文_本刊记者(发自北京、益阳)

十九大报告确定乡村振兴战略,而土地确权是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因为土地确权不仅提升了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确定感,而且农民可通过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从这个角度来说,土地确权无疑是极大提升了农民获得感的,它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吃了定心丸”

土地制度改革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土地确权,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又一个土地制度改革性的决策。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利好消息。据悉,湖南是全国较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省份之一,从2011年起,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各地先行开展了试点。

土地确权的其中好处之一,就是以颁证的方式明确了土地权属和边界。专业分析人士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旨在赋予农民真正财产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并彻底解决农民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和空间位置不明等问题。对一些农户来说,这彻底解决了一大隐患。

夏程平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村民,夏程平家在改革开放后承包到了村里的多处集体山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村里不少家庭人口多、口粮缺乏,于是大家争先恐后向山林要粮食。村民到乡政府办好砍伐证后,卖掉山林中的树木,然后将灌木丛砍倒烧掉,靠人力挖出能种植玉米、红薯、大豆等农作物的土地。

开荒山、挖新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山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但由此也造成出现诸如边界不清等矛盾。在砍伐树林、防火烧荒、开挖新土的过程中,一些原本就模糊不清的边界再也难觅踪迹。夏程平的一片承包山林处于村民承包林的中间,原来的边界标记是一棵歪脖子松树、一棵板栗树之类的,但这些标记已不复存在。“于是,大家都只能靠模糊的印象来划定边界。”这样一来,争执在所难免,甚至有村民因此而动手打架。

经过实地指界、结果公示和农户确认等程序,待到土地确权完成后,村民的山林、耕地等重新调整了边界,村干部会带着村民在边界线上埋下水泥桩作为标识物。“村干部说,土地确权是借助了卫星测量技术的,哪家哪户几分几亩,绝不会搞错。”夏程平对此很高兴,“大家再也不用争来吵去了。我们都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好比吃了定心丸。”

2017年11月29日,在农业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2014年开展整省试点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全国整省推进此项工作的省份已达28个,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718个县(区、市),3.3万个乡(镇)、53.9万个行政村,实测承包地面积15.2亿亩,确权面积达11.1亿亩;山东、宁夏、安徽、四川、江西、河南、陕西7省(区)基本完成。除少数边疆民族地区外,全国在2018年底完成此项工作。

“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村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张红宇表示。

土地“活”起来

土地确权除了能让广大农民放心、安心进城务工、做生意,它的另一个重大的积极意义是能更方便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下称“土地流转”),进而发展规模经营。在不少农村尤其是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确权对增加农民收入是非常有利的。“土地确权以后,我们都不再担心土地被收回,我们就可以进行土地流转,合法地利用土地赚钱了。”一位村民对记者说,这也是土地确权给村民“定心丸”的作用。

那么,在不少农村开展的土地流转中,农村土地确权又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对其有什么影响呢?专家分析认为,确权会提高流出农户对土地流转的价格预期,强化土地的物权保护,进一步保护农户的承包权利,会推动相关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农村土地确权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是有一定的促进意义的。

“土地类型:林地;流转类型:合作;流转年限:18年;土地面积:350亩;土地价格:面议;土地经营建议:经济作物种植、林木种植、休闲农业。”这是记者从湖南省一个县的流转网看到的信息,除了上述文字信息,还有四张该片土地非常清晰的实拍图片。

如果说土地确权让农民对维护自己的权益更放心,那么,让确权后的土地“活”起来,也有利于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记者查到的“2016年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显示,近年来,受物价因素影响,全省农村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升。目前,全省流转土地价格在每亩200元至800元不等。处于城郊和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土地流转价格在每亩600元至800元之间,而处于旅游目的地县市区的流转土地价格相对较高,有的地方达每亩1000元。

“确权+流转”,使土地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出租等形式。在土地确权的同时,一些地方将开展土地流转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湖南安化县是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试点县,通过安化黑茶这个千年品牌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是近年来安化县领导一直努力的目标。记者在安化县采访时,了解到了安化蓬勃兴起的黑茶产业扶贫模式,其中就有不少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直接或间接赚到了由安化黑茶产业链提供的财富。

比如,安化县冷市镇村民张某因丈夫突然去世,生活一下子断了希望。但她被当地一家规模茶企录取为工人后,每月有了2000元左右的工资,同时她还将家里的十几亩茶园流转给公司,每亩每年有600元的租金。类似这样通过土地流转而搭上安化黑茶“脱贫列车”的故事,记者在安化县采访时获悉了很多。

不仅在湖南,就是在首都北京的郊区农村,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工作也成绩斐然。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年底,北京全市共有125个乡镇2609个村开展了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近年来,北京市在“三块地”即确权流转的农地和林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方面有了新发展、新探索。北京市自2011年起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目前已形成一套管理制度,流转交易市场正在成熟,形成了调解仲裁体系管理格局。

高科技助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而乡村振兴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就是增加广大农民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可见,科学合理地理顺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就是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标志之一,也是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

在土地确权与土地流转过程中,互联网等高科技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土地测绘过程中,近些年来,随着“无人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土地测绘获取数据变得高效省时、节省人力。在土地确权过程中,采用无人机航拍、电脑绘图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对设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详细测绘,也在一些地方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土地流转中,不少地方也将之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当土地流转“遇上”互联网时,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如2016年6月25日,在有“改革农村”之称的小岗村举行了“第26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活动”,其中“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受聘为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首位总经理,试水“互联网+土地流转”的模式,就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能极大地弥合土地流转的信息鸿沟,湖南省汉寿县一桩“互联网+土地流转”的成功例子就被《人民日报》进行了报道:安徽芜湖籍农民杨宏好在汉寿县岩汪湖镇金盆岭村,一口气承包了700亩耕地种植水稻。帮他牵线的并非亲友,而是一家名叫土流网的互联网公司。过去的7年多时间里,超过1亿亩农村土地经营权在这家公司的互联网平台上实现了流转。

有分析指出,土地流转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对于土地而言,最大的功能便是信息的“寻找”和“整合”。“互联网+”技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将地块的信息由线下转到线上,扩大土地供应途径,这是在土地供给端的改革创新,也是响应土地供给侧改革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安化县农村土地土地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土地如何突破“细碎化”?——“三农”干部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经营创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露珠计划”专栏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与实现路径
资源协同下农村电子商务扶贫机理研究
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土地承包法修改的基本原则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