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百花”开
——江口县开展“春风行动”助推产业发展

2018-06-20 06:48李莉甘文武
当代贵州 2018年19期
关键词:百花冷水中药材

文_李莉 甘文武

江口县以“生态茶、特色水产、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以“中药材、蔬菜”为增收项目,采取“以长养短、长短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生态茶、猕猴桃、中药材和蔬菜种植。

2018年是江口县决胜脱贫攻坚,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整县退出验收的关键之年。全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自身优势,采取“以长养短、长短结合”模式发展农业产业,掀起“春风行动”产业发展高潮。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江口做足“3+2”产业发展文章,以“生态茶、特色水产、猕猴桃”为主导产业,以“中药材、蔬菜”为增收项目,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生态茶、猕猴桃、中药材和蔬菜种植,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增收,为同步小康夯实基础。

茶产业崛起巧打生态牌

仲春时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坪后茶园基地上一片葱绿,务工村民正忙着采收茶青,微风吹拂下阵阵茶香迎面扑来。

“采茶季节一天最多可以收入100多元,最少也有80多元。”挂扣村坪后组村民刘召娣说。

坪后茶园基地所属的江口县九龙山茶业有限公司现有茶园基地650亩,投产茶园350亩,仅2017年公司的采茶劳务支出就达60余万元。该公司的茶园基地还通过了欧盟检验的标准,成为贵茶集团抹茶生产基地之一。

好山出好茶,江口县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受梵净山影响,县境内小气候突出,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是发展有机茶园、出口茶园基地的绝佳区域。特别是在梵净山核心区海拔700—1200米的山腰和半山腰地带,常年云雾缭绕,生长的绿茶品质极优。

连日来,桃映镇大树坪村3500亩白茶基地上,近40名务工村民正在忙着施肥、除草,现场一派忙碌的劳作景象。该基地于去年10月落户大树坪村,经过流转、开挖土地,今年1至3月完成茶苗移栽。目前,基地每年可以解决2000人就近务工,90人长期务工,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以解决6000个采茶用工。

截至目前,江口县有生态茶叶基地17.52万亩,投产茶园9.33万亩;建成1个省级茶叶示范园区,3个万亩茶叶乡镇,12个茶叶专业村;涉茶农户达1.86万户6.72万人,茶产业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今年“春风行动”开展以来,全县新建茶园2.03万亩,覆盖农户6400户27000人,实现产业转移5000人,确保精准扶贫户500户2000人实现稳定增收。

养殖冷水鱼做活水文章

“每月固定工资1800元,流转4亩土地一年收入2400元,参与分红得600元,去年总收入近2.5万元。”在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冷水鱼养殖场,村民杨再红一边清理鱼池漂浮物,一边告诉笔者。

杨再红家有5口人,除了两个孩子外,家里还有一个不能说话的哥哥。2014年,杨再红做了胆割除手术后被识别为家庭成员因病、因残致贫的精准扶贫户。

去年,德旺乡整合财政扶贫资金220万元入股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覆盖全乡220户贫困户。其中,江口县净河生态农业发展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飞地模式将漆树村、杨柳村47户贫困户与净河村173户贫困户联结到冷水鱼养殖基地,带动像杨再红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务工、分红实现脱贫。

走进江口县凯德街道凯市村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施工队伍正在抓紧建设,5月正式投放第一批鱼苗。小龙塘冷水鱼养殖基地占地100亩,预计年产冷水鱼300万斤、鱼苗400万尾,可带动6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

江口县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水温18至22摄氏度,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图为江口县德旺乡净河村冷水鱼养殖基地。(刘国全 / 摄)

同样,德旺乡交界村的80亩冷水鱼养殖基地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放鱼苗,预计年产冷水鱼40万斤、鱼苗200万尾。

江口县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水温18至22摄氏度,适宜发展冷水鱼养殖。2016年,江口被贵州省农委列为冷水鱼发展裂变县,一大批冷水鱼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已全面完成冷水鱼项目养殖池建设的选址和土地流转工作。

猕猴桃产业带动铺就致富路

“近期主要是组织附近村民除草、施肥,每天的用工量都在10个以上。”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章建军介绍。

站在该公司的猕猴桃基地观光亭上眺望,蛛网般的铁丝架上一片嫩绿,指头大的猕猴桃已经挂满枝头,务工村民正忙着割杂草。

看好当地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独特生态环境,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落户江口,目前已建成农旅一体化高标准猕猴桃种植示范园3000亩,带动周屯易地扶贫搬迁点建档立卡贫困户149户547人,按人均1亩地建成“猕猴桃精准脱贫示范基地”547亩。

2017年,凯德街道将申请到的517万元扶贫资金,以合作社形式入股到县投资公司,再由县投资公司入股到贵州村华秋实现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覆盖贫困户411户1275人,当年实现分红41.36万元,贫困村民务工收入100万余元。

猕猴桃产业发展起来后,为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工作机会,让他们可以一边到基地务工一边照顾孩子。“我今年60多岁了,在猕猴桃基地除草、施肥,每天都有60元收入,几个月就挣了近4000元,还可以照顾孙子读书。”凯德街道凯市村楼里组村民唐兰英算起收入账。

“春风行动”期间,江口县计划种植猕猴桃3000亩,目前已种植3230亩,覆盖农户500户1800人,带动250户1000人。

蔬菜订单种植村民齐增收

“今年准备种植60亩辣椒,目前辣椒苗已长到3公分了,不久后就能移栽。”江口县怒溪镇两河口村种植大户姚勇益说。

“春风行动”开展以来,江口县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江口县兴乔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各乡镇(街道)签订订单辣椒7000余亩,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收购、销售,政府对辣椒订单面积5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主体按每亩600元进行一次性无偿补助。直补政策采用先建后补方式,资金由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解决,由财政及对应的产业部门负责实施。

在抓订单辣椒种植的同时,江口还大力抓中药材种植,帮助农户通过发展中药材和蔬菜种植实现增收。

连日来,在全县各乡镇(街道)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户正在忙着给缬草、黄精等中药材除草。截至目前,江口在“春风行动”中已完成中药材种植8450亩,其中缬草5000亩、黄精2000亩、厚朴500亩、杜仲400亩、白芨150亩、重楼100亩、太子参100亩。

猜你喜欢
百花冷水中药材
冷水泡面
橘子花
百花绽放
春来了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百花的合奏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
冬季健身:冷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