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翠
【内容摘要】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的缺失,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的法治教育,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中学生违法和犯罪。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学科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学科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渗透法治教育。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学科 法治素养 青少年
近年来,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时有发生,给平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面对一幕幕让人痛心疾首的场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认识到在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1.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基础是全民守法,即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未来社会的法治水平。
2.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青少年法治意识淡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仍时有发生。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2016年4月,《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将青少年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宪法意识、法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是促进成长的重要素质工程。
3.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客观需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可概括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加强法治教育,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使之从内心尊崇、敬畏、信仰法律,让法治内化为普遍接受并自觉踐行的文化,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做法
1.以法律知识为载体,强化学生法治思维
《道德与法律》教材中多处涉及到法律知识,八年级下册为初中法治教育专册。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诸多法律。这就为学科教师切实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治教育提供了便利。例如,《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告知学生。学生可以依法对生活中侵害自己权益的行为进行判断,从而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2.以生活化的课堂资源,形成学生的法治观念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接受能力,引发学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选择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拉近法治和学生的距离。
在教学“维护财产权”时,可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共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情境:某日,你心爱的手机丢失了,恰好被路人拾到,要求你给予一定回报,才同意归还手机。该路人的行为是否合理?通过对争议性的行为充分讨论,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法律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
3.以多样化主题活动为契机,提升学生法治实践能力
法治教育,是让学生学会法治生活,自觉参与法治监督,做合格公民。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独立思考和实践。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开展各种法治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加强法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治图片展、参与法治讲座、模拟法庭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法律的力量。
2000多年前,《韩非子·有度》中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需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法治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认同,让法律和法治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法治信仰。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形成人人懂法、守法的社会教育氛围,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学滨湖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