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班“亲自然”区域环境的创设

2018-06-21 09:34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8年6期
关键词:区域环境小屋创设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幼儿园 张 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多元化的区域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探索机会,促进其多方面的发展。

我园地处郊区,走出幼儿园就是碧绿的山坡、彩色的田野。随处可见的瓜果蔬菜、种类繁多的花草、自然流淌的小溪成了幼儿园独有的教育资源。考虑到我园的地理环境和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幼儿成长背景,我们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和季节变换等因素,共同制定出本学期的主题活动——亲亲大自然。

一、环创理念——温馨适宜,基于儿童视角和年龄特点。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较胆小,面对陌生的环境会产生害怕、焦虑、抵触等情绪。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温馨”作为环境创设的基调,用粉色、嫩绿色、鹅黄色等暖色营造春天的感觉,通过家庭式的房间布局、玩具摆放、细节再现等,营造温馨、安全的家庭式环境。例如,考虑到我班孩子年龄较小,我们在盥洗室里做了一些生活环节温馨提示,如节约用水、洗手步骤图,入厕提示等,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正确有序、洁净卫生的生活环境。

在此,我们将“适宜”理解为“恰当的、相吻合的”,即环境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既与幼儿现有发展水平相吻合,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那我们创设的环境一定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需求相适宜。只有“恰到好处”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的内在发展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更多提升。在创设区域环境时,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环创理念,一定要基于儿童视角和幼儿年龄特点去思考问题,如果忽略了幼儿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那么创设出来的环境就是老师一个人的环境,不能引发幼儿真正的学习和探索。

精灵小屋实景——灶台

精灵小屋实景——奶瓶

二、区域规划——动态开放,充分满足幼儿游戏需求。

科学规划班级区域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自由活动空间。在班级区域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从而积累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经验,促进其个体发展。在规划班级区域时,我们有意识地邀请孩子参与区域规划的讨论,听听孩子们的想法。这种倾听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倾听,而是沉下心来去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兴趣需求并赋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例如:询问孩子最喜欢玩什么、最想玩什么,和他们一起商量娃娃家需要哪些东西等。在结合教学目标、融合幼儿兴趣、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规划,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班级环境。除了考虑动静结合的原则外,还要注意不同区域位置的采光情况,充分利用活动室、午睡室、地面、墙面、空中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为幼儿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区域活动环境。

在区域规划方面,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装扮、吃吃喝喝的特点和现有生活经验,设置了三个角色游戏体验区:精灵小屋、滋味小吧、森林剧场。幼儿可以在“精灵小屋”里扮演爸爸妈妈——切菜煮饭喂娃娃,也可以在“滋味小吧”里当厨师,还可以在“森林剧场”的小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同时,我们还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需要设置了五个学习区性角:创意小屋、精灵益智吧、秘密花园、自然书吧、建构乐园。“创意小屋”紧靠窗户,采光良好,能一眼望到户外的蓝天白云和美景。为了物尽其用,我们将窗户的阳台打造成了涂鸦区,幼儿可以在这个私密的空间里尽情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考虑到阅读需要一个较为私密、安静的环境,我们把“自然书吧”设置在午睡室内,由阅读区、图书修补区、故事表演区组成。在丰富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在和材料、同伴、老师的互动中促进了交往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自然书吧实景

三、材料投放——围绕主题,追随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

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建构知识的依托。布鲁纳说:“教育对象是在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进行学习的,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速率”。因此,教师在提供材料时,一定要了解幼儿的发展经验,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有层次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围绕“亲亲大自然”这个主题,我们将班级打造成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迷你小森林,让孩子们在教室里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味道”。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幼儿喜欢的区角,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材料。结合主题,我们尽可能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自然材料——树枝、树叶、石头、泥土、树皮等,用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进行环境创设,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等,让孩子们在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创意小屋”里,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剪刀、纸笔、胶泥、颜料、模具等基础材料外,还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各种植物的种子、形状各异的树叶、不同纹理的树皮等自然材料供幼儿粘贴、涂色、印画等。在“滋味小吧”里,游戏材料以半成品居多,有可以“粘”的饼干、煎蛋和抄手等,有可以“包”的糖果、春卷,还有可以“塞”的汉堡、冰淇淋等,满足幼儿喜欢操作、摆弄的心理需求,促进其小肌肉动作的发展。在“精灵小屋”里,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些真实的瓜果蔬菜,如雪豆、时令蔬菜、带壳胡豆、豌豆和花生等。孩子们可以切蔬菜、剥豆豆、揉面团,还可以把棕榈叶撕成细细的面条等。让孩子们在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和自主探索中获取有益信息、积累经验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四、环创过程——三方参与,充分发挥家长的协助作用。

这里说的“三方”是指教师、家长和幼儿。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园合作共育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家长除了参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外,也应关注班级的其他工作,如环境创设、班级管理、资源融合等。在“亲亲大自然”区域环创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吸引他们主动参与环境创设。我们根据区域活动开展的需要,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奶粉筒、硬纸盒、塑料瓶、旧衣裙等。此外,我们还邀请有特长、有时间的家长为孩子们制作游戏材料、参与主题环境的布置等。我们将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制作的种子粘贴作品陈列在教室门口,让家长和孩子一进活动室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增加了家长和孩子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家长们通过参这些活动,对班级的各项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更愿意配合教师做好各项教育工作。当然,这种“三方参与”的环创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融合,教师可以先发动一部分较为主动、积极的家长,然后“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

在“亲亲大自然”区域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环境创设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而是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区域环境,离不开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也依赖于教师正确的环创理念、科学的区域规划和适宜的材料投放,而幼儿则是检验环境创设效果的最佳人选。

亲子作品展示区

猜你喜欢
区域环境小屋创设
春天的小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波比建小屋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打造无声教材 助力幸福成长
山中小屋
我国区域环境质量发展统计分析——基于某县域范围环境概况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