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说课稿

2018-06-21 08:23王晞萌
文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戴望舒雨巷学情

内容摘要:《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诗通过对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本文说说该文的说课稿。

关键词:《雨巷》 戴望舒 教材 学情 教学

一.说教材

《雨巷》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之作。该诗通过对雨巷、丁香姑娘等意象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中国的新诗领域树立了一座丰碑。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鉴赏新诗的兴趣,教材中选编的四首中国现当代诗歌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诵,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体味诗歌独特的意境和作者充溢于作品中的真情。

二.说学情

高一新生正处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对于现代诗歌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加上此首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反复诵读,联系时代背景,将学生带入诗境,唤醒诗情,从而引起强烈共鸣、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之前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点:

1.通过反复诵读,领略诗歌的音乐美并分析其成因。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与情感特色,逐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其中,目标二为重点,目标三为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诵读对于诗歌语言的品味、内容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诵读法会贯穿我的教学活动始终。在研读部分,我将采用多元解读和问题探究的方式,有效促进对话教学,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根据本首诗歌的特点和高一新生的学情,在学法上,我坚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联想、查阅资料,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让教法学法充分运用,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導入语的设计对于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兴趣的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将这样开始我的新课:江南,是茉莉飘香,是杨柳轻扬,是青石板上绵绵布鞋的柔韧,是河水中静静淌去的忧伤。看!蒙蒙烟雨中,一位丁香般的姑娘正撑着一柄油纸伞,从江南幽长的小巷中向我们缓缓走来。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她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走进迷蒙的江南,如烟的雨巷。

2.初读梳疑,走进雨巷。为了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诗歌,为进一步的研读奠定基础,我的初读设计主要有如下三个环节:首先,我会以检查预习的方式让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读准字音,齐读一遍此诗。接下来,我会播放一遍名家配乐朗诵版的《雨巷》,让学生边跟读边思考自己与其差距所在,并提示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为诗歌划分节奏,标出韵脚。最后,我将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诗歌在节奏韵律等方面有何特点,最终明确本诗的第一美:语言的音乐美。

此初读步骤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检测预习效果,扫清文字障碍,指导学生断句;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对此诗形成初步的画面感。

3.合作探究,感悟雨巷。语文学科知识需要学生在语言实践中逐渐领悟学习,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会大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实践中习得诗歌知识,形成鉴赏能力。本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在上一环节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象、意境、创作背景等方面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读。

因此,本环节伊始,我将平均分配班级人数,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3个问题:①找出本诗的主要意象,并从原文中找出描述其特点的语句,试着概括这些意象的共同点。②诗人为何用“丁香”而不是别的花来形容姑娘?③诗中的主要意象有何象征意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选择典型景物来表达特定感受,这些寄托了作者感情的典型景物,是理解诗歌的突破口。因而,我将首先引导学生找出雨巷和丁香姑娘这两个主要意象,再回归文本找到意象的主要特点。

最终完成问题一,明确二者为诗歌营造出凄美朦胧意境的共同点。即本诗的第二美:意境的朦胧美。

为解决问题二,我将结合图片及中国古典诗词来适当点拨学生了解丁香的特点,并明确:雨中的丁香不仅写出了姑娘的淡雅美丽,还刻画出她楚楚动人的忧郁神情。

通过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同学们已对诗中的意象特点及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解决问题三时,我将结合作者戴望舒的人生经历及《雨巷》的创作背景与同学们展开讨论,得出丁香姑娘多种可能的象征意义,并归纳出作者的情感。

至此,我们又领悟了这首诗歌的第三美:情感的含蓄美。

4.总结梳理,走出雨巷。在结课之前,我将对《雨巷》的艺术特色进行简要的回顾梳理,并安排全班同学回味诗情,体悟诗境,再次跟随音频集体朗诵。

最后,为了巩固知识,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我布置了以下两项作业:①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②合理想象并联系本诗内容,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姑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课堂线索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使教学更有实效(设计略)。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介绍:王晞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猜你喜欢
戴望舒雨巷学情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冬季的雨巷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再见雨巷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萧红墓畔口占
在天晴了的时候
烦忧
走出“雨巷”的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