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6-22 08:39陈进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汀钙缬沙坦阿托

陈进星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改变,使得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血脂与血压水平有密切相关性,两者互为因果关系[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因脂代谢紊乱,血液中TC及TG含量明显高于常人,可与高血压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病情若未及时得到控制,可导致心、肾、脑等靶器官受损,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血压、血脂水平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 38~75岁 ,平均年龄 (57.6±6.6)岁 ;病程 10 个月 ~6 年 ,平均病程(3.6±0.9)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5~74 岁 ,平均年龄 (57.2±7.4)岁 ;病程 11 个月 ~8 年 ,平均病程(3.4±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 ,80 mg/次 ,1 次 /d,可根据患者病情增加药量,最大增加至16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1次/d,术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测量两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并作比较。血压测量:患者取坐位测量血压,静坐15 min,排空膀胱 ,停止吸烟及饮用刺激性饮料,取右上臂开始测量,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血脂测量: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晨血 4 ml,经 3000 r/min 离心 10 min,取上层血清,以酶法测定TG、TC,直接法测定LDL-C,磷钨酸-镁沉淀法测定HDL-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s,mm 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s,mm Hg)

注 :与治疗前对比 ,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舒张压 收缩压观察组 46 治疗前 98.45±10.58 152.47±13.69治疗后 85.63±7.14ab 126.71±10.11ab对照组 46 治疗前 98.71±10.52 153.01±13.58治疗后 91.42±6.32a 138.63±12.08a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对比(±s,mmol/L)

注 :与治疗前对比 ,a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TC TG HDL-C LDL-C观察组 46 治疗前 5.42±0.54 2.12±0.32 1.01±0.14 3.01±0.38治疗后 2.63±0.32ab 1.38±0.24ab 1.78±0.21ab 2.11±0.23ab对照组 46 治疗前 5.38±0.52 2.11±0.36 1.06±0.11 3.05±0.35治疗后 4.84±0.47 2.03±0.28 1.22±0.16 2.86±0.41

3 讨论

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为持续高血压状态,可导致心、肾、脑等靶器官受损,是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相关研究发现[2],高血压患者中占55%~60%伴有血脂异常,两者相互影响。血脂异常会导致全身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血压上升,而血压上升会导致机体血管紧张素及活性胺水平上升,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脂蛋白进入血管壁后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因此,原发性高血压需要及时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结合受体,从而抑制醛固酮释放及血管收缩,进而达到降压目的[3]。缬沙坦对各种类型高血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也能保护心脑血管及肾脏,是临床常用降压药。但是从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表明缬沙坦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阿托伐他汀钙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可加速血浆LDL分解代谢,抑制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从而降低 TC、TG 水平[4-6]。经相关研究表明[7-9],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效果,能抑制炎性细胞向斑块内趋化及聚集,还能减轻炎症反应的自身免疫反应。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可相互补充、相互增强,同时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本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单用缬沙坦难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联合阿托伐他汀不仅增强降压效果,也能达到降脂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1] 王素杰.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疗效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111-112.

[2] 魏晓娟,常荣,苏晓灵,等.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069-1071.

[3] 牛连英,赵晓静,周辰光.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医学综述 ,2014,20(11):2103-2104.

[4] 漆良琴,王海涛.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4,52(8):54-56.

[5] 郑成根.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 中国乡村医药 ,2015(6):12-13.

[6] 梁瑞东.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3):48-49.

[7] 王德臣.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GHRP 及 Hcy 水平的影响 . 河南医学研究 ,2017,26(9):1618-1619.

[8] 王伟民.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8):2287-2289.

[9] 喻明书.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观察 . 浙江临床医学 ,2011,13(4):371-373.

猜你喜欢
汀钙缬沙坦阿托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不同晶型XRD方法研究
瑞舒伐他汀钙或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