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与思考

2018-06-23 11:20刘必水张斌胡伟陈玲丁耿敏
体育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学校

刘必水 张斌 胡伟 陈玲 丁耿敏

摘 要:2015年丽水市实验学校积极探索“1+X”体育课程,通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学生、教师、学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关键词:“1+X”;体育课程;成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4-0039-03

基于学校“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健康”为核心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着力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课程体系,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促进学生自主、多元、持续地发展。2015年学校积极探索“1+X”体育课程,通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图1)。

一、“1+X”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

(一) 学生方面的成效

1.学生运动能力和积极性得到提升

通过学校“1+X”体育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操场是学生的主阵地,学生在校园里随时随地可锻炼。

例1,积极性。在家庭体育作业调查中,随机调查了754位家长,有24.2%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积极主动地完成家庭体育作业,有72.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基本坚持每天积极完成体育作业。

例2,运动能力。在家庭体育作业调查中,随机调查了754位家长,学生每天坚持完成体育作业,有47%的家长认为孩子运动能力进步很大,有96%的家长认为家庭体育作业能够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

2.以体促智显成效

运动保证了学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孩子越是能拿下那些复杂、有挑战的体育项目,说明孩子大脑建立的神经网路越宽,思维越灵活,通常体育好的学生文化成绩也都很好。例如,在校运会上304班团体总分取得了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在2016学年三年级期末成绩测试中,304班以363.33分位列三年级平均总分第一名。又如,在2016学年三年级期末测试中,全年级共有275名学生,其中文化成绩前10名中,体质健康优秀率达60%,校运会上获得前六名的学生占了5个。文化成绩前50名中,体质健康优秀率达50%,良好率达78%,校运会获得前六的学生占了29个。其中304班前10名占了5个,体质健康优秀率100%。

3.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在2017届250个毕业生中调查得知,100%的学生认为自己真正掌握了1项体育运动技能,75%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2种及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其中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熟练掌握羽毛球技术并能够运用羽毛球技术锻炼身体,100%的学生认为基本学会打羽毛球。除了掌握羽毛球技术之外,还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轮滑、篮球、围棋、健美操等体育技能。

4.体质健康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1+X”体育课程的实施,学生在校园里快乐地运动,健康地成长。在运动中挥洒着汗水,彰显着青春的活力。近两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和良好率逐年上升,学生优秀率特别明显(图2)。学生体质健康的合格率也明显呈增长趋势(图3)。种种迹象表明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真正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5.学生竞技水平得到提升

2017年丽水市田径运动会上学生获得11岁以下组60米、100米冠军。在莲都区田径运动会上共斩获5个冠军并打破一项市纪录。在省国际跳棋比赛中获得100格U11岁组冠军、100格U8岁男子团体亚军。丽水市乒乓球比赛中男队获团体第二。2016年丽水市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14岁组团体第一,13岁组、12岁组团体第二,11岁组团体第三。莲都区乒乓球比赛中男队、女队分别获得团体第一和第二名。莲都区中小学生篮球赛女队第六名等。近两年,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共有300多人次获奖。

(二)教师方面的成效

以课题作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

在“1+X”體育课程的驱动下,每位体育教师都在认真钻研如何上好课。根据课程的指导理念和思想,在课堂教学上不断创新与实践。体育组每位教师每学期承担一节体育教学公开课,其中有两位教师承担了市级体育教学公开课。多位教师在区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2.教师科研能力提高

在“1+X”体育课程的研究下,每位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研究当中,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和思考,及时总结和改进。教师科研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其中2017年有3篇论文发表于《体育教学》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共有10篇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区奖项。

3.团队凝聚力提高

“1+X”体育课程的实施强调的是团队合作精神,最终所产生的影响力与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息息相关。体育课程实施的最大收获在于组内成员凝聚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从开始的组内研讨、分工合作、课程实施、信息反馈、课程改进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的力量。每个部分、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的,体育课程的实施提高了教师集体研讨的热情,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团队凝聚力,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方面的成效

2016年8月,学校创建学校体育微信公众号“实验之窗”,宣传学校日常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课程等,共推送微文123篇,阅读量达到2.3万人次。

“1+X”体育课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先进而务实的理念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本课题研究还促进了我校与其他地区同行之间在体育课程建设方面的交流学习,使得课题组在体育课程建设和研究中得以扩大视野,吸收同行的先进经验,在体育课程的优化设计方面和课程实施改进中起到积极补充作用。两年来,2篇相关论文发表,7篇相关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获一、二、三等奖。课题组在浙江省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现场会作专题发言,与嘉兴海宁、丽水各县(市、区)等十多个教研部门进行过交流,获得较好的评价。《浙江教育报》《丽水日报》、丽水电视台、浙江教育频道、瓯江报道、丽水教育网等各大媒体网络报道我校“1+X”体育课程40余次。

二、“1+X”体育课程实施的思考

(一)“1+X”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

“1+X”体育课程的建构与实施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因此,“1+X”体育课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力。

1.与原有体育教学多个环节发生冲突而产生阻力

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给教师留下了根深蒂固的烙印,新的课程实施势必会和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冲突。例如:原有的体育课堂教学一开始学生做准备活动,然后开始正式上课,教师教、学生学,最后放松练习等。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一开始要有队列练习,有情景导入,利用游戏让学生进行准备活动,然后基本部分要注重教材三个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最后游戏放松内容化,每节课当中还必须加入课课练,即身体素质练习。

2.对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摸索和实践,教师边学边做,然后真正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学生则是通过“自主、选择、展示”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

3.与各学科间易产生一定的矛盾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丰富,教师和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免会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矛盾。例如:学生在运动完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上课,势必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学生因为活动上课迟到了,注意力不够集中了,等等。

4.与学校场地器材不相匹配

学校体育课程的实施与开展需要有足够大的场地和器材设施,学校的场地大小和场地器材与学校体育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学校只有150米的塑胶跑道,篮球场2片,室内篮球馆一个,器材种类少,这些都无法满足体育课程的需求。

(二)“1+X”体育课程协调和改进

1.“1+X”体育课程强调其“服务学生”的功能

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化的发展。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选择、展示”的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真正服务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2.“1+X”体育课程需要对教师精练的培训

学校新课程模式是经过顶层设计和专家论证,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很多新的理论需要实践者学习,要通过简单易懂的理论和简单易行的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加教师学习的热情。

3.“1+X”体育课程的实施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

“1+X”體育课程是学校一项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复杂多样,需要学生、教师一步步去适应、去熟悉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体育课程的实施与开展其实就是一种对原有体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在实施与开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搭配时间。

4.“1+X”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与推广

“1+X”体育课程内容是呈现动态发展,随着实践的探索不断变化着。这些体育课程内容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对其价值和功能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通过举办研讨展示活动、组织专题论文案例评选、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形式,推广经验。

5.“1+X”体育课程实施的局限性

“1+X”体育课程模式实施与开展之后,如何把每项课程内容都进行系统化的设置是存在局限性的。例如:家庭体育作业目前主要是跳绳、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跑步等,如何针对每个年级、每个学生设计合理系统化的体育作业还是不够到位的,每个水平段的学生需要发展哪些素质或者达到的目标还是不够系统化的。这些局限性只能通过“1+X”体育课程在实施和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和改进。

注:本文为丽水市教育规划课题2017年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