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大教学论》之我见

2018-06-23 09:17杨建才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形式班级学校

杨建才

清风流岚,冬阳如春。

手捧教育名著,心生万种情结。掩卷深思:在300年后的今天,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何仍焕发着无限的活力?

也许你会说,今天我们做得比他说得好。那么,你错了。这正像书中讲的一个故事:“一个鸡蛋不加支持怎样才能直立不倒呢?每个人都试过,都失败了。他便把鸡蛋在桌子上轻轻一敲,鸡蛋破了,就这样它立住了。别人都大笑,说他们也会。”

“你们现在看我这样做当然会做了,但在我以前为什么谁也不会做呢?”

而夸美纽斯做的正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你用现在的眼光来看300年前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的观点,当然没什么了,那是因为你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请想:我国那时的教育形式是什么?基本还是私塾教育,何谈班级授课?那时教育艺术是什么?还是背书,何谈便宜性原则,又何谈彻底性原则?

基于此,我们不得不说《大教学论》正闪耀着百年之光,一直影响着我们。我是带着一种虔诚之心,和这位异国的教育哲学家在这文字构建的空间里对话的,内心洋溢着一种满足与冲动。我的心始终提醒着我:记住这颗闪亮的星光,为了感怀先哲的智慧,更是为了启迪有志于学校教育的我们。

一、《大教学论》是教育理论之光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原因就在于人是一种有理想的动物。夸美纽斯对于教育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期望,一种执着的追求,我真是佩服!夸美纽斯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是这个时代诞生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主张实行全民的普及教育,并为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统一的学校教育体制,为后来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身上的这种面对困难决不退缩、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很值得后人所敬仰的。

二、《大教学论》是学校完善之光

夸美纽斯认为新学校教育体系应该是这样的:

1.一切青年都应该受到教育。

2.他们都能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

3.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能在成年以前完成。

4.实施这种教育的时候不用鞭笞,无须严酷或强迫,它可以实施得尽量温和轻快,尽量自然。

5.这种教育不是虚伪的,而是真实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入本质的。

6.这种教育将不是吃力的,而是非常轻松的。

他主张“人人应当受到一种教育,进学校的人应不限于有钱有势的少数人的子女,而是一切人的子女,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也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应该送入学校。”他认为一切人都要受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要想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富强,就必须加快培养建设祖国所需人才的步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我们的强国之梦才能早日实现。

这里还渗透着夸美纽斯的一种思想,那就是普及教育。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推行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教育就应该是“一个都不能少”。可要做到这一点,得多难啊!它得需要我们做许多背后的工作。时值初三报考,为保证报考率,老师们白天打电话家访(因为还要上课),晚上就到家里亲访,苦口婆心地动员那些已经辍学的学生回来报考。殊不知,夸美纽斯早在300多年前就认为该这样做了,只不过是我们到现在做得还不够罢了。但它绝不是一个新生事物。

三、《大教学论》是教育艺术之光

夸美纽斯对于教育力量的坚信是毋庸置疑的。他认为人心如同树木的种子,树木实际已经存在于种子里面。“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须使他固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展露出来。”这就是说,人有发展的极大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有的时候学生都不知道他竟这般聪明,教育却让他认识了自己。

人心又如土壤、白纸与蜡,“只要园丁当心”,土壤可能长出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白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什么都能写上”;“蜡能变成各种形式”“人脑也是一样,它能接受万物的影像”。这就是说,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规范的。这外力有两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但是教育可以左右环境的影响。这归根结底还是说教育的力量大。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不能忽视这一点。

具体到每一个人,夸美纽斯认为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他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晦涩的镜子晦涩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境地,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多么贴切的比喻啊!学生于整个班级是几十分之一的小分子,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全部。当我聽到老师们对这些所谓的“笨”学生大表不满甚至是说出“不可救药”的话来时,我就让他们换位思考,想一想别人这样说你孩子时,你是什么感受?

四、《大教学论》是班级授课之光

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班级授课制这种基于学生共性要求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实践证明,采取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传播新知识、传授新理念和提高教学对象的整体素质,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说,班级授课制是实施有效教学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他还大胆地提出,要创设大班型,甚至是100多人都行。按他的道理来说,你要是能在这样的班级里上课,就非得有两下子不可,那得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主张让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判作业、批试卷等事情全交给学生干,因为你根本就干不过来,你就得想办法。这反倒锻炼学生的能力。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谋而合啊!不,应该说是我们谋了人家的思想、借了人家的教育之光。

猜你喜欢
形式班级学校
班级“四小怪”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不称心的新班级
学校推介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班级被扣分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