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障”与“桥梁”:教育的两种作用机制

2018-06-25 10:07冯帅帅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屏障教育

冯帅帅

摘要:教育作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中间变量,作用于从分层到流动的逻辑过程之中,并且在不同的逻辑单元内扮演不同的角色:“屏障”和“桥梁”。其中,前者的分析单位是家庭层面,后者的分析单位是个人层面,分析单位的不同造成了现有研究的理论分野。本文构建了“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上梳理三者的关系。

关键词:教育 社会分层 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79-02

一、问题的提出

1905年9月,清光绪帝颁布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杨学为,1992)至此,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考试制度终于寿终正寝,退出历史舞台。如果对维持传统社会秩序的各项因素进行考察,科举制居功至伟。在传统社会,科举制绝非是一种仅作人才选拔的文官考试制度,它也是一种社会整合机制,“嵌入”在传统社会结构秩序之中。

学术界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派观点:一方认为教育至今仍是下层向上层流动的主要渠道,无数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飞上枝头变凤凰”,实现阶层转变;另一方却突出教育对社会分层(阶层流动率)的阻碍作用(李春玲,2003;刘精明,2005;吴晓刚,200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统计1978年至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11年,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①对这一冲突现象该作何理论解释?教育的“促进”抑或“阻碍”究竟是在怎样一个逻辑中实践,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仅是单向的促进抑或阻碍作用吗?本研究将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

二、社会分层、教育与社会流动研究综述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密切相关,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提出,“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的动态的结构和系统。”(周作宇,2001)本文赞同周的观点,我们认为,社会分层概念本身具有两重意涵,一重是作为社会流动结果的、静态的社会分层状态;另外一重则是作为社会流动过程的、动态的社会分层过程。两者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因而讨论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自然避不开对社会流动问题的关注。就内容而言,可将学界关于教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文献划分为两类: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阶层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上。(教育不平等)科尔曼报告(1990)指出,家庭背景对儿童的受教育机会影响巨大。国内学者李煜(2006)的《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一文在结合对我国制度变迁的分析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获得的三种类型,即高教育背景家庭的文化再生产模式、高阶层背景家庭的资源转化模式和一般工农家庭的政策干预模式。

相对于理论分析,国内学者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分层/流动与教育关系的成果更多。余小波(2002)选取某电力学院2000级新生为样本,考察家庭背景(农民、工人和干部)对学生实际录取分数响及专业选择(冷门、热门)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其大学入学机会和专业选择存在明显不平等,社会分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十分突出。张杨波(2002)通过对17名大学贫困生的访谈,考察了家庭經济、社会背景对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贫困生往往倾向于报考录取机会较大的学校,对专业的考虑是次要的。一方面,经济资源的匮乏限制了他们的志愿选择(即不敢报考东部经济消费较高城市中的学校),而社会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他们对填报志愿信息的获取,因而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西方学者对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的系统研究最早体现在索罗金的《社会流动》(1927)中,他在书中开创性地提出“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这一命题,该命题的提出也成为学术界关于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引证一些调查数据和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来描述和分析教育对我国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杨凤英、袁刚(2007)分析了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条件,提出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是建立在它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文化资本、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资本和提高受教育者成就动机而实现的。针对“教育能够促进社会流动”的观点,李莉(2007)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教育除了对社会分层/流动具有促进作用之外还有抑制作用。具体地说, 教育系统控制着文化资本的生产、传递和转换,因而乃是支配着社会地位、形塑着社会意识的重要体制, 也是不平等社会结构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董泽芳、陈新忠(2013)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分析了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现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合理分层流动上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从历史比较看,目前还存在着中下收入家庭的社会成员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正逐渐减少、学生“重分轻能”“重学轻用”等诸多问题。

整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者都选择从某一方向作为研究的基础,或从社会阶层入手探究其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或从教育入手研究其对社会分层、流动的作用。本文认为,学界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理论分野是由其分析单位不同所致,前者的“屏障”作用,其分析单位是个人,后者的“桥梁”作用,分析单位则是家庭。如果将其放入一个完整的逻辑顺序中,社会分层在前、教育在中、社会流动在后。

三、“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理论框架

形同地位获得理论研究通常把教育作为一个中介变量考察其在出身与地位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教育是作为中间环节运行于“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的逻辑顺序之中的,这一逻辑顺序由两个环节构成:社会分层→教育、教育→社会流动,教育在不同的逻辑流程和环节中体现的作用和运作机制并不相同。如下图所示:

首先是“社会分层→教育”环节。阶层差别一般体现在经济基础、文化环境、社会交往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刘精明、李路路,2005),落到对教育的影响层面,则往往表现为不同阶层为子女提供的各种支持,包括教育期望(怎么看待教育)、教育激励(培养学习兴趣)、教育素养(学习能力)、信息提供(志愿、专业填报)和经济支持(就读学校层次、其他硬件基础)等。通过这些支持,不同阶层的子女在教育机会上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学者关于教育“屏障”作用(阻碍社会流动、加剧阶层固化)也正是基于此而展开。围绕这一环节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上,理论基础为冲突理论。

其次是“教育→社会流动”环节。教育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它往往以“资本”的形式作用于受教育者(陈卓,2010),在职业选择(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高校或者科研机构)、收入状况(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社会资本(在学校获取的关系网络)、个人素养(学校生活学到的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促进个人发展和阶层上升。学生在教育中的收获越多,越容易实现社会流动。目前学者关于教育“桥梁”作用(推动社会流动)也正是基于此而展开。围绕这一环节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积累”问题的探讨上,理论基础为功能理论。

最后,我们认为学术界时常将“社会分层→教育→社会流动”的逻辑顺序割裂来看的原因在于学者们研究层次和分析单位不统一。在这一结构中,“屏障”阶段的研究主要基于家庭层面(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而“桥梁”阶段的研究层次是个人层面的(个人的教育收获对阶层流动的影响)。正是因为它们研究层次和分析单位的不同,造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分野。本文认为,教育的两种作用机制都是存在的,两者不应该是“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应该看到并且承认教育的这两种看似矛盾但逻辑自洽的作用机制。

注释:

①参见网址:http://edu.china.com.cn/henan/2013-10/16/content_30308642.htm.

参考文献:

[1]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青年研究,2010(5):75-84.

[2]董泽芳,陈新忠.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实证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5):79-81.

[3]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 2007(3):5-7.

[4]李煜.制度變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4):97-109.

[5]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2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6]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3):52-81.

[7]吴晓刚.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J].社会,2009,29(5):88-113.

[8]杨凤英,袁刚.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和条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农林教育版,2007,9(1):4-8.

[9]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10]张杨波.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对农村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2(11):20-26.

[11]Coleman Coleman,J.S.,E.Campbell,C.Hobson,J.McPartland,A.Mood,F.Weinfeld,and[R].York.1966.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2]Sorokin P,Heberle R.Social Mobi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7.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屏障教育
筑牢冰雪之约的安全屏障
春日守护
屏障修护TOP10
一道屏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防洪屏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层层深透 肌底的保湿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