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路径探讨

2018-06-27 10:13孙海
报刊荟萃(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政治教学生活化

摘 要:随着人们对教學认识的逐步加深,教学生活化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思想政治教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担负着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的重要使命,学生在政治教学中接收间接经验,从而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本质与意义。笔者在本文中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并对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方法做出探讨,以期能够让政治教学工作更好的还原社会、回归现实。

关键词:政治教学;生活化;路径探究

根据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思想政治课程是教学中的“副科”,可有可无,甚至在很多时候要为主科让出课时,并不能够真正的实现我国设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不求甚解的死读书,教师应付了事的照本宣科,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在我国应试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一味的追求应试化教学、追求高分不免存在舍本逐末的嫌疑,中学政治课程教学只有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激发起学生参与探讨的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政治教学目标,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中学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与其它课程相比,中学时期的政治课程有着其独特的个性特征。教学内容中纯理论知识过多,如果政治教师没有及时调节教学内容安排,极易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想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出现,政治教师就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力,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降低中学生对纯理论知识学习的抵触心理。

(2)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中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的所见、所学、所感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一生。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社会生活,感知社会责任,从生活的点滴积累中塑造良好品德。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从内心认识自己,自发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合格的一员。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就是把理论枯燥的政治思想具体化、形象化,把教材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实践链接起来,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教学趋势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情感体验,以兴趣为导向观察生活,改善中学生死记硬背的思想政治学习方法。这个过程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进步的过程,中学生在其中获得健全人格,自发的利用所学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去做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情。

二、中学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目前教学现状呼唤中学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在应试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教学环境中,我国政治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甚至与社会发展进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轨现象,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的政治学习热情产生影响。由此,政治课程必须寻求突破,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政治教师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应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把政治教学与社会发展相同步,把理论知识与时事政治相联系,用真实可感的社会现象来讲解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

(2)新课程改革和发展要求中学政治课“生活化”。目前,中学教学正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教育工作者们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对政治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做出改革势在必行,把传统的“听说式”“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能让学生切身参与其中的转动课堂等模式,从而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3)学生身心的发展需要中学政治课“生活化”。中学是于学生成长的中转站,在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逐渐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促使中学生产生对权威的反叛心理并急于得到他人的认同与尊重,由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特殊学情,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给予其足够尊重,以适应其身心发展需要。

三、中学政治教学的生活化途径

(1)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想实现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必须破除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①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理论基础等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②把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③教师对既有知识理论进行转化,把其转化为生活故事,通过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正因如此,中学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教学理念,由内而外的从思想和行动上接受和践行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学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特点在于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可表现为以下三大方面内容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①良好的校园氛围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比如创办校园文化长廊等活动,都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资源。②教师应积极关注社会新闻与现象,在时事中汲取生活化的教学素材。③充分利用其各种媒体、网络等消息源。教师要具备从新闻源中汲取有效教学信息的能力,挑选更多的具备现实意义的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学科功能。例如,在我们讲授《拒绝诱惑》一课时,可以适当在新闻报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瘾少年偷盗、犯罪事件,从而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健康上网。

综上所述,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教学活动与具体形象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学以致用,从而改善中学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使中学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拉群.中学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学周刊.2015(31)

[2]赵彦张.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祖国.2018年01期.

作者简介:孙海(1976—),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学政治课侧重教研。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政治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