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声隐没人情多娇

2018-06-28 10:23陈燕娟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矛盾

摘要:孙犁的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中,往往略过血腥场面,而用平和笔调叙述战争的故事,将人文主义的原则,融入多面饱满人物形象之中,高扬人道主义的旗帜,塑造战乱年代人性人情之美。

关键词:观察人心;平和的氛围;刚柔并济;矛盾;人性人情之美

说到战争,你的脑中会想起什么?战火?硝烟?血流成河的战场?还是堆积如山的尸体?或许看看孙犁1945所做的《荷花淀》会收获另一种心情。小说的氛围安宁纯净甚至让我想起沈从文笔下世外桃源一般的边城。《荷花淀》《嘱咐》和《钟》都是孙犁写于40年代中期的作品,在他笔下以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却浸泡在平淡舒缓的氛围中,直接展现的是质朴亲切又动情真实地娓娓叙述平凡百姓战士的平凡悲喜,语言举重若轻,血腥残忍的场景常常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荷花淀》中描写到女人们在荷花淀经历袭击的场面,战场上枪弹无眼,然而他们似乎全没有伤亡,大家只沉浸于伏击胜利的喜悦之中。其实在《芦花荡》中,作者刻意避免血腥场面的痕迹更为明显。撑船的老头与小女孩一起遭到敌人袭击,老头“踏着水用两只手推着小船前进”,老头中了枪伤又浸泡在水中,这是必定满池血腥,对血色场面的描写呼之欲出,却生生被压下去。作品《钟》里,有大段大段汉奸逼迫百姓供出游击队队长的对话,到最后刺刀刺向慧秀时,却笔锋一转,轻描淡写,“鬼子一刺刀穿到她胳臂上,她倒在地上,血在地上流着。”便再无下文。他用平和的语气将残酷血腥过滤,文章的整个基调和氛围都平淡安宁,似乎有了一种与战争格格不入的儿女情怀。但是这看似矛盾的处理,如果他是细心联系“人文主义”作家的身份,便会发现正是作者革命浪漫主义的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俭朴刚强不屈,人性光芒与这平凡又美丽的村庄乡土交相辉映;而对于战争残酷,作者越是举重若轻,越是给人遐想。

孙犁真实而不介意表现革命和个人情感之中的矛盾,尊重人性最原始朴实的感情,是他张扬人文主义的基本方式。他并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创造人物,而是善于观察人心,从细节中刻画人性。在他笔下,英雄也是平凡人,《嘱咐》中的水生也有自己深爱的妻子,有牵挂的孩儿,有不能及时尽孝的父母,有血有肉有忧愁。作品《钟》里,大秋一开始因為害怕影响上级对自己的信任,不敢娶慧秀。但是鬼子“扫荡”时,慧秀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大秋,最终大秋与之结合。许多革命主题的诗歌、作品对阶级感情的强调,常常超越父女母子夫妇之间的情感,而孙犁所坚持的人道主义原则却更为真实生动,勾勒活了他笔下的人物。很明显,为献身革命者在生活中都是有所取舍的,但是感情才是支撑人一路坚毅勇敢的最好盾牌,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常栩栩如生、引人怜爱。《钟》因为慧秀本是命苦的女尼,基调不免有些阴沉灰暗,不妨看看《荷花淀》中,他对于对最平凡质朴的夫妇之情的还原简直动情有趣。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是留守家中的年轻妇女的对话,每每读来都觉得有趣可爱,而开头的“藕断丝连”是大有乾坤的。黄秋耘的《介绍〈荷花淀〉》中提道:“据作者告诉我们,他当时想到了好几个意思大致相同的词儿,经过几番斟酌,才决定采用‘藕断丝连这一个。”它之所以比“牵肠挂肚”一类词更好一些是因为“文学的语言应当考虑到联想,荷花淀的风味,荷花淀的情调,都包含在‘藕断丝连这四个字之中了。”这样的过渡句,浓淡得宜,恰恰把女人的情感和整个生活背景联系起来,人性人情之美,与景色相辉映。再看妇女之间的对话,便更觉得有趣,她们挂念丈夫,却找来各种理由打掩护,嘴上说着不要,心却早已经飞到他们身边。她们越是将心事隐晦表达,越是哀婉深情。如此淳朴刚强、至情至性、平俗真诚的人性之美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荷花淀》中,水生回来之后,水生嫂“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胀,说话也有些气喘”;几句交谈之后,又发现“他笑得不像平常”,当她听见水生明日就往大部队去了,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每次读来,眼前仿佛看见水生嫂欲言又止的神情,心中想必千言万语不知何从说。这是一个普通妻子的柔情婉转,人性总是复杂矛盾的,革命军民不过也是平常人,而人道主义是孙犁构成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价值尺度,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并非完美而事事都可以坚决潇洒,大义凛然。不论男子女子,都是有柔有刚,心路历程委婉曲折,使人物饱满多面、不显单薄,人情人性的光芒更是闪烁其中。再看看《嘱咐》中,水生嫂最后嘱咐丈夫“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这样信誓旦旦的承诺在饱经战乱和分离的水生嫂口中说出却给人一种果决有力之感,她不只是一个思念丈夫的妻子,更是一个勇敢深明大义的革命后方的女斗士。

不仅是水生嫂,《荷花淀》中水生初到部队上时,女人们来探望他,他不过冷冷一句,“不管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一直到《嘱咐》中水生八年之后回归故土,也是柔肠千百转,夫妇见面却“唯恐相逢在梦中”,只是他们又能在有所权衡之后,做出顾全大局的选择。《钟》里慧秀对大秋的爱缠绵深情,甚至有时只要远远望上一眼便无所怨,但是面对林德贵和鬼子汉奸的淫威,她却誓死保护大秋,践行那句“我要为你死”的誓言。这种刚中寓柔、爱憎分明的个性,是孙犁人道主义思想对角色刻画的主线。

孙犁的小说爱写女性,整篇文章读起来也常常给人一种舒缓和谐的氛围,就算是抗战小说,也不愿以血腥的场面来给人震撼刺激,细致柔和地将枪声掩去,只求以情动人。不借用战争的黑暗来反衬人性之美,甚至刻意过滤,在平和的氛围中,人性之美在对角色真实动情的语言、动作刻画中,人情百媚多娇,直至如今读来都引人共鸣。

作者简介:陈燕娟,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湖美中学。

猜你喜欢
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如果和别人发生矛盾,你会怎么反应?
这个圈有一种矛盾的气场
医患矛盾处理中的“七个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