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活动有效实施的思考

2018-06-28 10:23姜春林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高中生

摘要:高中生普遍存在读写能力低下的状况,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这一现象,针对性采取措施,加大学生阅读量和技巧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读写活动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读写活动;分析研究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中,许多教师面临着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笔者在工作以读写活动的有效开展有抓手,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 高中读写活动实施的背景

讀写活动是多读多写综合学习活动的简称,是指在日常语文学习之外增加阅读和写作的频率、容量,让学生在多读和多写的过程中提高文学积累,增强文创作能力,提高理解水平。这一教学活动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中生阅读量偏少导致文学底蕴不足,二是缺乏深入阅读分析影响语文理解能力,三是作文写作缺少技巧影响作文能力提升。

二、 将读写活动有效融入语文整体教学之中

1. 制定读写计划,统筹学生读写活动。首先,笔者在日常工作中拟定语文教学计划时,单独列出读写活动版块,使读写活动与语文教学各个流程实现了完美融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体现对读写活动的训练要求,并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够对读写活动地有效开展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其次,有了读写计划的引导,每学期、每个月、每一周读写活动的开展情况,都能够按照既定计划有序推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实践证明,列出读写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读写活动,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外,在读写计划安排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在每周的早读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专门用于读写技巧指导,每天下午有20分钟小课用来读写专门训练,使整个读写活动能够与语文教学实现完美融合。

2. 加大阅读容量,增加学生文学底蕴。笔者注重加大阅读容量,让学生在多读中夯实文学底蕴。首先对学生明确提出阅读量的要求,高一、高二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高三学生不少于80万字,通过明确的目标引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并且对学生阅读的内容画出圈圈,向学生推荐了432本优秀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这一范围进行阅读,有效地避免了一些参差不齐的读物进入学生视野。在这样的目标要求下,学生每学期的阅读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笔者要求学生将阅读量落实到具体的书目,每一本书的阅读都要落实到具体时间,一个月、一周下来阅读了哪些内容,都要明明确确地制定计划,确保整个读写活动均衡有序推进,防止为了完成任务而囫囵吞枣。其次,笔者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面,要求每位学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组成班级图书角,并且每人从家庭藏书中选出5本优秀书目或是添置相应书目,在班级建立了数量相对较多的图书角,按照学号顺序轮流阅读。每人贡献5本书,每位学生可阅读的书目就有几百种,通过这种聚沙成堆的方式为学生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另外,在阅读的积累方面,笔者也进行了明确的要求,阅读之后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不能一读了之、前读后忘。可以对优秀的篇目进行提纲摘记,将一些精彩的片段摘录下来,针对一些文章创作读后感等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有序的阅读、深入的阅读形成一定文学积累,从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3. 课内渗透指导,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技巧地渗透,包括分析理解的技巧、文章创作的技巧两个方面。首先,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方法,例如整体阅读法,从文章的整体感悟中初步熟悉相关内容,快速浏览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感知印象,接下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逐步加深理解,达到掌握教材内容的效果。也可以选择重点词句分析法,选择其中一些重点的词句、重点的段落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对事件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阅读理解过程也是对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一次有效训练。另一方面,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强化写作技巧的指导。选入高中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雕细琢、千挑万选而收入的精品美文,每一篇课文都有着其独特之处,有充分的创作技巧值得借鉴。对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设置思想题及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意识地分析这篇课文特点,如何进行人物刻画、事件描述的,如何凸显思想主题的,如何展示人物特点的。通过这些方面的启发引导,结合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对文章的一些写作技巧就有了初步的感知。许多时候,课后还要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及时内化吸收为自己的能力水平。

4. 课外专题活动,增强学生创作能力。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从两个方面着手开展课外专题活动。首先,结合校内各种兴趣组织开展专题活动,组建了文学社团,让学生在课外有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更好地阅读,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交流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等等。这样的课外专题活动是建立在课堂延续基础上的,教师可以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技巧指导,让他们在分组研究、讨论的过程中获得写作的技巧、技法。另一方面,课外专题活动可以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例如要求学生选择生活中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笔者组织学生对金钱观、价值观这一话题进行认真分析,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人的价值是什么,金钱是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有了感知,接下来对校园流行的一些拜金之风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这样的充分讨论为基础,学生言之有物,思路清晰,道理深刻,起到较好的效果。笔者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生活,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认真调研。例如环境保护问题,既观察现象又分析原因还要提出建议措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分析研究能力以及同步进行表述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读写能力。

三、 结束语

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广大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弥补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读写活动中充分体现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训,让学生开展大量而有效的阅读,进行技巧的渗透指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读写活动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庞蕊.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力课堂的建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2]王乐乐.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作者简介:姜春林,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
美国高中生如何度过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