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优质课堂构建刍谈

2018-06-28 10:23陈德彬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优质课初中数学问题

摘要: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如下问题:提问刻板,问题流于形式;铺垫过细,学生缺乏思考空间;教师不敢放手,过度关注答案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优质课应当具备的要素,认真选题,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上好优质课,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优质课;问题;对策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优质课,则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当前初中数学优质课存在的问题,阐述教师上好数学优质课的有效途径。

一、 当前初中数学优质课存在的问题

1. 提问刻板,问题流于形式

结合以上分析可见,优质课应当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目标。而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提问是实现互动交流目标的有效途径。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优质课的教学中,整体而言,教师对教学节奏的控制是比较明显的,但其中存在着学生提问较少、学生想法没有得到教师关注的现状。而所谓的创设教育情境、提出问题等,都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形式刻板,有些问题甚至可以用“是”与“不是”来回答,这种单一化的他问模式,并不能引领学生思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得问题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2. 铺垫过细,学生缺乏思考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如概念形成、性质研究、解题方法等问题,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存在着急于铺垫、铺垫过细的现象,对于一些学生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铺垫得过细,往往会导致问题的难度降低,从而使得学生缺乏思维和思考的空间,这样的问题铺垫形式,最终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3. 不敢放手,过度关注答案

曾有一位特级教师,把“特级教师”解读为“特别不着急教师”,如今笔者看来,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不着急”的教师,在学生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往往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结汇,这对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不敢放手,过度关注答案,问题的具体解答过程明显要多余学生的思考。在观摩课堂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先讲解、和学生一起分析解题的思路,并把解题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乍一看,教师是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而实际的效果是:学生的思维受到教师解题思路的影响,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照搬教师的解题思路。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称为教师“不敢放手”,过度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从而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最终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新课改下如何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一) 初中数学优质课应当具备的要素

1. 内容主题应当全面

当教师选定相关教学课题时,对内容的准备应当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而内容主题的确定,教师应当从难度水平、联系性以及连贯性等方面入手。首先,在难度水平上,教师应当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空间,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避免因为铺垫过多而导致问题难度降低的现象发生;其次,在内容的联系性上,教师应当将数学教学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延伸数学学习空间,以达到拓展学生视野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因式分解》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阶段的“分解质因数”,采用“数式一体”的思想展开教学,利用数学思想方法建立的联系性,更加能够突出问题的本质;第三,在内容的连贯性上,包括课与课之间的连贯性以及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性。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开展教学,充分做到“思前想后”,而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取复习旧知识导入的方式进行上课,这样就可以实现课与课之间连贯性的目标。

2. 注重学生广泛参与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广泛参与度,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指标。而学生的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以及情感参与。初中数学的优质课,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参与课堂教学的框架或者空间,实现学生行为、认知以及情感全面参与的目标。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基本采取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体现了学生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目标。

(二) 优质课教学注意事项

1. 精心选课

上好初中数学优质课,精心选课是关键。在选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情,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动、好奇和逻辑思维欠佳的现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区分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同时,教师中,教师还要善于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能够扬长避短的课程,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实现优质课的教学目标。

2. 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要想上好初中数学优质课,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不可或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如微视频教学导入、音频导入、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等等,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枯燥無味。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科学借助几何画板、同屏软件、flash动画等等辅助教学,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互动,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手机“同屏软件”,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学习状况,实现现场投影的效果,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实现优质课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上好初中数学优质课,需要具备以下要素:内容主题全面,学生广泛参与,语言运用得体。因此,在初中数学优质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精心选课,科学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实现优质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勤华,张海营.论“优质课”的优与忧——从初中数学“优质课”之活动谈起[N].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

作者简介:陈德彬,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铁厂镇中学。

猜你喜欢
优质课初中数学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
插翅还是折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