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浅探

2018-06-28 10:23黄丹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新课改

摘要: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教学问题,现代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时代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新课改;教育改革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事关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不可否认,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促使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和城市的基础教育相比,农村的基础教育尚有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教学设施的落后、师资结构的不合理等,影响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同时,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很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数学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计算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索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一、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是教育不公的一个直接体现。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无论是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师资力量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1. 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在教育设施上,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设施是比较薄弱的。如校园图书馆的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多媒体教室等等,相对而言都比较薄弱。正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导致在部分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依然停留在传统落后的状态。如黑板、粉笔等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學工具,这种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难以跟上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发展。

2. 师资力量建设薄弱,师资结构不甚合理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不公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还体现在师资力量分布不公上。一般而言,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难以吸引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在农村基础教育上,师资力量建设薄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在师资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在年龄结构的分布上,农村小学存在着师资力量“老龄化”的现象。这样是师资建设,这样的年龄结构,往往导致农村小学教师在学习上缺乏动力,缺乏激情,从而难以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难以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最终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3. 应试教育普遍存在,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不足

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强化了现代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夯实学生的知识为基础,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强化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相比较传统的只关注学生知识形成的教育模式而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15年,“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更加明确了现代教育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程改革理念、素质教育理念、核心素养理念等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明显不足,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应当与时俱进,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在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师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当不断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与时俱进。

1. 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素质

有俗语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由此可见,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质得有多么的重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师资力量建设薄弱,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分布不平衡的现象,笔者认为: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继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促使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专题讲座、优质课等方式,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方法,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为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奠定基础;其次,开展教育教学评比活动,督促教师自主去学习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全校形成一个竞争性的教学氛围,改变过去死气沉沉的教育现状,奖惩分明的教育评价模式,能够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 引入自制教具,克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

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但是,要想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那么容易,基础设施的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等等。而对于教师而言,以自身的力量并不能影响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通过自制教具的引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所带来的教育困境。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通过自制教具的引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这种自我创作的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实践的欲望,为促进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3. 创新教学评价,促使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是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模式落后、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因此,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方能有效地促进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例如,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评价模式,将能力要素、价值观要素等与知识要素有机统一起来,这样的教学评价模式,有助于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灌输成为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存在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对策。

参考文献:

[1]鞠桂兰.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2):53.

作者简介:黄丹,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鸭溪小学。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