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提升策略浅析

2018-06-28 10:23刘清新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

摘要:在初中数学的课堂追问中,教师应当把握层次性、有效性的原则,科学评估学生、选择问题、搭建平台,在矛盾分歧时、在学生思维空白时、在出现错误时进行追问,不断提高追问的有效性,实现良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追问;有效性

2011年版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发展水平上。并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掌握数学学习的基本知识、方法、技能及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效率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通过有效的课堂追问,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地思考数学问题,有效地改变学生思维停滞的学习状态,不断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 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原则

顾名思义,所谓“追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的“再次提问”。这种再次提问的方式,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 层次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过程中,有层次的追问,主要是指教师的提问过程应当能够有效地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等逻辑过程,这种有层次的追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是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一次性提出来,学生难以理解,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可以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对较易的问题,依次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步深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有效性原则

课堂追问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活跃学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经常会有一些可以用“是”“否”回答的问题,这样的提问方式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但却难以实现有效的课堂追问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追问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考虑问题的有效性,避免无效的追问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追问的“三部曲”

有效的课堂追问,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教学活动的。在初中数学的课堂追问中,有效的追问,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科学评估学生是基础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在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追问效果,首先需要科学、动态地评估学生。如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加工能力、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在学生解题、思考的过程中,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过多干预,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明确自己追问的难度、范围等,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堂追问,将会取得好的效果。

2. 問题的选择是关键

选择恰当的问题,是确保课堂追问有效性的关键。问题的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几点:首先是符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其次,问题与问题之间应当具有逻辑性,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并逐步深入的,能够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第三,在课堂追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本着“折重而问”的原则,选择重要的、关键的问题进行提问,尽可能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出现,问题的提出应当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平台的搭建是保障

课堂提问具有艺术性。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存在的困难,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全程包办。该如何处理问题呢?笔者认为:平台的搭建格外重要。而课堂追问,则是教师给学生搭建平台的有效途径。教师首先选择几个相对容易的问题,将学生导入既定的情境,再一步一步地通过追问,给学生指明方向,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三、 初中数学有效追问的对策

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说是学生迷茫时的指明灯,能够让学生在矛盾中、在迷茫中找到思路,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1. 陷入矛盾时追问

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因此,当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遇到有学生的思想见解不同、思维处于矛盾状态时,就可以通过课堂追问的方式,达到拨云见日的目的。例如,教师提问:一个正数+一个负数=?。针对这个问题,部分学生说是正数,部分学生说是负数,部分学生认为是0.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中时,教师追问:等于正数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学生开始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继续追问:谁有好的办法判断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加的结果呢?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 在学生思维空白时追问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课堂追问的最佳时机。若学生已经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现象,则表明学生已经处于思维空白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积极地进行引导,那学生将难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状态下,教师一个最佳的手段就是将问题转化为几个层层递进的小问题,然后通过课堂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和思考。这种层层追问的方式,有利于为学生搭建好回答问题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从无到有,最终能够解决问题。

3. 错误之处追问

“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充分把握错误背后所隐藏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错误中求知和探究,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已经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给学生纠正错误给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正确的做法时: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当把握纠错时机,通过追问的方式,扭转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追问,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和思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应当把握层次性、有效性的原则,本着“最近发展区”理论,科学追问,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追问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新芸.实施有效追问构建生命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05).

[2]赵绪昌.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追问的时机[J].中学数学杂志,2010(10).

作者简介:刘清新,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