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游戏设计的重要性

2018-06-28 10:23徐文静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游戏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可以使数学教学更有活力和趣味性,本文主要从数学游戏教学的教育价值及重要意义入手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游戏设计

一、 数学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 数学游戏教学的教育价值

1. 为学生营造融洽的求知环境

处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普遍活泼好动,胜负欲强,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通常不能长时间集中,不随意注意多,随意注意少,数学游戏教学正是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这一特征,可以让学生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将不随意注意转化为随意注意,在融洽轻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数学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数学游戏通常包含诸多有趣味性的内容,比如在教学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加入的“乘车游戏”,学习图形时的“搭图形”游戏等等,这些充满趣味的游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探索精神、沟通协作的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

游戏同数学之间的连通性决定了数学游戏对于数学思想培育的促进作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精神的理解,借助游戏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多姿多彩的数学活动,比如“猜你心中想的数”这一游戏,学生在理解数值大小的同时,还能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 促进新课程实施的一种资源和手段

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加入数学游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独立性、能动性得到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得到提升,这些提升都有助于变革以课本内容为重点的教学模式,落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其个人发展为重点和以增强其个人素养、推动其全面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模式,这对于新课程模式的开展而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 数学游戏教学的重要意义

1. 数学游戏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佳导师,缺乏兴趣的学习活动将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自然也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目的,唯有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有兴趣去学,主动参与,积极配合,自主思考,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喜欢玩耍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的本性,游戏于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强的小游戏,符合孩子们的喜欢玩耍、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使本来乏味无趣的数学课充满乐趣,本来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也变得生动形象,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到更多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可以被4整除的数的特点”这部分课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同自己玩一个小游戏,随机说出某个数字,计算这一数字能不能被4整除,看哪个同学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出正确的答案,一说要玩游戏,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对这部分内容不太熟悉,在计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此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好奇,老师究竟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迅速做出判断呢?如此在小游戏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2. 数学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各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改变固有的以教授知识为主的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正处于认识世界,打牢基础的小学教育阶段,这一时期的教学活动要兼顾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趣的游戏可以使学生放松身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欢乐的游戏氛围中,学生将消极的情绪释放出来,身心更加放松,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 课堂游戏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游戏的教育价值,在设计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 目的要明确

数学游戏不同于普通的游戏,普通的游戏以娱乐性为主,而数学游戏的目的性更强,任何一个小游戏的设计都要立足于教材内容,将乏味无趣的数学知识同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既要融入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也要体现游戏的娱乐价值,同教学内容相脱离的游戏不能称之为数学游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研读教材,立足于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出兼顾数学价值和娱乐价值的游戏,进而实现寓学于乐,增强学生学习效率的目标。

(二) 游戏要充满趣味

“趣味性”是决定某一数学游戏能否获得认可的关键因素,为此教师在策划游戏时要结合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及理解能力,使游戏在立足于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加入更多趣味性因素,如果缺乏趣味性,学生游戏过程中很可能会觉得无聊无趣,丧失积极参与的热情,此外,还要注意游戏不是数学课堂的装饰物,不能纯粹因为游戏而游戏,应当努力规避为了营造课堂氛围、一味强调热闹的系列举止,有趣并不代表数学性强,形式是为内容而生的,只有将有趣和数学知识完美结合,方能达到寓游戏于教学的目的。

(三) 对象要全面

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数学游戏主要为学生而设计,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明确自己作为游戏设计者、实施者及指引者的身份,在设计游戏时,要扩大游戏的参与面,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感受到快乐,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加入游戏当中,也展现了教育的公正性,特别是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三、 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游戏,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与數学课程的学习策略相符,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重要措施,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认知水平策划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让孩子在欢乐的游戏当中学到更多数学知识,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娟梅.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12).

[2]张秀玲.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6(12).

作者简介:徐文静,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游戏设计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VR技术现况及其未来对游戏设计的影响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