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下的历史体验式教学

2018-06-28 10:23陈文杰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体验式教学跨学科

摘要:历史包含了过去事件及发展过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交叉性,在历史学科中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对实施历史体验式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以“家国情怀”这一主题为例,来探讨跨学科研究下的历史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跨学科;历史;体验式教学;家国情怀

历史体验式教学是近几年提出的教学模式之一,它强调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图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为了充分发挥历史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历史教师要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要注意“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本文以“家国情怀”培养为例,来谈谈如何通过整合其他学科资源进行体验式教学。

一、 兼容并蓄——历史跨学科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拥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注重人类历史各领域发展之间的联系。跨学科研究下的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炼学习方法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1. 促进历史体验式教学的开展

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丰富而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通过跨学科研究,把其他学科好的资源融入我们的历史教学之中,让学生开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体验活动,在体验中使学生汲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为全面、更为客观地去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

2. 与“合生长课堂”对接

去年,笔者所在学校提出了“合生长课堂”的理念,主要强调从各学科的分科发展走向综合生长,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达到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综合生长,成为打造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学校的苏州市课题中提出“跨学科横向融合的课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即围绕一个相关主题把多个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活动设计,从问题或兴趣出发组织开展主题性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历史学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通过课堂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来研究学生的综合生长,进一步阐释学校特色的“合生长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追根溯源——家国情怀在多学科中的体现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经过了国家的严格修订与完善。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兼顾了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衔接,突出各门课程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个或某类主题,比如“法律”“先进人物”“道德”“爱国”“亲情”等,以“家国情怀”为例:

1. 家国情怀在各科课标中的体现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层面,除了历史学科外,在其他很多学科中均有所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和高中阶段学科中涉及家国情怀的情况是:“历史课标涉及21次,高中历史课标涉及15次,义务教育语文涉及12次,高中语文涉及13次,其他学科涉及频率为1到10次(数学除外)。”由此可见,当前国家重视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培养。

2. 家国情怀在各科教材中的体现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在发扬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还是涉及的历史事件,能体现出家国情怀之处真的是比比皆是,比如七年级的“丝绸之路”“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八年级的“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那么,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家国情怀是如何体现的呢?笔者经过对一些学科教材的查找与翻阅,罗列部分如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从世界看中国”,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歌唱祖国”、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祖国情”,蘇少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5课“故乡情深”等。

三、 躬行实践——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融合其他学科中“家国情怀”的元素,创设相应的情境或进行探究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下面笔者就以《语文》《地理》《综合实践》三门学科为例,介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1. 借助语文学科(诗词部分)

“在强调活动、参与和体验的体验式教学实践中,活动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以部编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为例,在讲解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影响的过程中,教师可用唐朝诗人的诗来进行串联。如杜甫经历过安史之乱带来的国破家亡,他诗中的家国情怀是很突出的:757年写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对国家时局的伤感。759年写的《石壕吏》“……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些都体现出战乱给人民百姓带来的苦难。

2. 借助地理学科(疆域部分)

以部编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例,教师在讲解“清朝的疆域”部分时,可以通过描绘中国地图,熟悉中国的轮廓、国土面积、四至点、四海、邻国和岛屿等主要知识,教师准备“领土知识的拓展”部分,布置学生活动(介绍南海问题以及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国家领土分为领陆、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3个部分,上及高空,下及底土。再通过南海热点问题的介绍,明确领土知识的具体概念,使学生知道国家的领土不只是960万平方公里,还包括南海、东海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保卫领土完整的意识。

3. 借助综合实践学科(调查部分)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后的“活动与探究”中的小调查,学生需要调查家乡在土地改革前后发生的一些变化。教师在设计时,可以与综合实践学科中的专题“调查家乡的历史”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有的同学从网上找到了太仓岳王“新中国成立前,土地私有,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地主通过出租土地,对贫、雇农进行残酷剥削,其地租名目繁多,主要形式有:单租、双租、分种田、包三转青”,有的同学发现了1951年发给农民的“苏南区太仓县土地房产所有证”,有的同学找到了“保护农民已有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为私有产业”字样的图片。还有部分同学出乎我意料的从网上找到了电子书籍《(沙溪镇)岳王志》,从书中的2张表格《(沙溪镇)岳王土改时没收征收土地财产情况表》和《(沙溪镇)岳王土改时土地财产分配情况表》中寻找农民在土改时分到土地、耕畜、房屋、粮食等的事实。这些材料足以印证我们家乡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地区在土改前后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我们岳王的孩子们为自己能够“发现历史”欢欣鼓舞。

总之,被动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思维日益僵化、日益禁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类学科进行研究,整合相关资源,服务于历史体验式教学,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只有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6-37.

[2]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07.

[3]唐江澎,张克中.在亲历中感悟意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42.

作者简介:陈文杰,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体验式教学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