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刍议

2018-06-28 10:23胡君叶
考试周刊 2018年55期
关键词:刍议生物教学应用

摘要:伴随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更强调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选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对于生物教学而言,在高中课程中占据关键地位,为确保其教学质量,将差异教学策略引入其中。通过对差异教学策略的运用,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个体差异与发展水平,增强教学针对性,实现生物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生物教学;差异教学策略;应用;刍议

传统生物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群体实施统一化知识传授,而教学目的与标准都相同,忽略了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差异,导致生物教学活动难以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将差异教学引入其中,在生物教学中借助差异教学的策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进一步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生物教学中的差异教学策略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 差异教学模式概述

所谓的差异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差异作为重要基础,有效结合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将学生学习基础水平当做参考依据,以增强实际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先天智力、基础层次、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接受教学知识方面也同样有所区别。差异教学模式能够正视学生个体客观存在差异,并在学生自身基础出发,确保其实现最大化地发展。通过个性方面的区别,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的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并了解班级内部个别学生或者是群体学习需求,结合教学的目标要求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增强教学活动质量。

二、 生物教学中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 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对差异性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细化成基础层次、提高层次与发展层次的目标。而层次的要求要从低到高,相对应的是班级内部的后进生、中等生以及优等生。以有丝分裂与呼吸作用教学为例,即可设置出三种不同的目标,以保证与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相适应。

在呼吸作用教学中,将基础层次目标确定为呼吸作用过程与意义的阐述,并阐释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特征。而在提高层次目标方面,则应要求学生详细地列举呼吸作用和植物其他生理作用间存在的联系等。对于发展层次的目标,则集中表现在结合呼吸作用的原理,阐释对呼吸作用产生影响的因素与农作物产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二) 分组的动态性与弹性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引入差异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针对学生实施分组,贯彻落实小组学习。其中,弹性分组与普通分组的最明显区别就是学生分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教学活动中随时调整,但必须将学生学习需求当做出发点。通过弹性分组的学习,教师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无须保证对各小组分配相同的时间,而是将有较多学习需求的小组分配更多的时间。另外,针对学习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一定要对其实施帮助。若小组中成员独立能力相对较强而不愿意以小组学习方式开展活动,教师应当为其设计其他的学习活动,以保证其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 分层布置作业

无论是课堂作业亦或是课外作业,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差異予以针对性地设计。其中,在作业设计方面,需充分展现其层次性,而教师则应当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对各层次学生设计相对应的作业内容。另外,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应具有一定梯度,保证难易程度与学生学习情况相吻合。一般来讲,可以将作业细化成基本层次作业、提高层次作业与发展层次作业。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层次的作业应面向班级内部所有学生,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作业的具体内容则是对基本知识加以练习和巩固。而提高层次的作业在设计方面,要重视各类知识间存在的联系,对其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而发展层次的作业,应强调对具备较强生物学习能力的学生加以引导,使其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增强,对其创新意识予以培养。

(四) 有机融合个别辅导和统一教学

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在面向所有学生的基础上,还应当兼顾个别学生学习的需求,并实施个别辅导,以保证班级内部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

其中,个别辅导针对性要强,最重要的就是对其他学生学习活动提前安排,以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班级后进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就是其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片面且过于直观,尚未在事物本质特征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为此,教师在实施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应确保采用的策略与方法科学合理,确保辅导更加有效。

(五) 学生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并不单纯只是对学习知识的评价,同时也涵盖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具体标准要求,检查个人学习情况与身心发展状况,全面归纳并总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进而确定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才能够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小组内部评价。为保证学生能够公正客观地评价自我,生物教师可以选择组内学生互评的方式。通常,学生间的了解远远超过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自我了解。为此,应提倡小组内部的互评方式,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展现出来。

综上所述,在文中结合差异教学策略的特点与内涵,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对差异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差异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并获取可观的教学成绩。由此可见,差异教学应用于生物教学中是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思想,对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差异给予必要的尊重,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需求,使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史琴.实施差异教学实现差异平等[J].当代教育论坛,2005(04).

[2]王树婷.地理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与实践[J].咸宁学院学报,2006(01).

[3]张英.浅议生物课程差异教学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实施[J].中学生物学,2012(10).

[4]李刚.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高校生物教学中的运用[N].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5]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生物学教学,2005,30,(2):46.

[6]徐辉.谈生物教学中对概念的处理方法[J].中学生物教学,2003,(10):21.

[7]吴遐.探究活动中构建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初步研究[J].中学生物学,2005,(10):15.

作者简介:胡君叶,浙江省慈溪市,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刍议生物教学应用
刍议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函数的应用
当代诗词创新刍议
吟坛八病刍议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武经七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