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三国人物 学习京剧分类

2018-06-30 06:03潘峰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6期

潘峰

[摘 要]比较是一有效的思维方法。在“三国任我行”的动态阅读中,我们充分利用音乐课程中的京剧引导学生对三国人物进行比较,让学生深入理解三国人物,掌握比较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视频创设情境,让学生比较京剧角色的异同,进行比较文的写作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比较文;京剧分类;三国人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013-02

【设计理念】

无论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比较都是一种比较清晰高效的思维方法。在开展“三国任我行”名著动态阅读中,我们以读为基础,让学生表演体验,以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同时,在音乐课堂中引入京剧中的三国唱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体会三国人物在京剧中的形象,并完成比较文的习作。在教学中,读、演、写互相融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国演义》人物的认识和京剧知识的学习。

【教学亮点】

在音乐课堂上的比较文写作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表演性的特点,让学生在京剧中感受人物的异同,同时也体现了动态阅读活动中的“表现之乐”。整个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整体到部分,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比较、综合,不仅掌握比较文的写作方法,而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文的写作策略,探索比较京剧中分类的特点。

2.掌握比较方式和比较文的语言特点,并在习作中运用。

3.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初识京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它的分布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2.三国人物的不同京剧角色。

看几段视频,比较片段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生——《捉放曹》中的陈宫。

(2)旦——《凤凰两乔》中的大乔、小乔。

(3)净——《群英会》中的曹操 。

(4)丑——《群英会》中的蒋干。

【设计意图 直观形象的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短短的几分钟视频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为下一环节比较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比较京剧角色的异同

通过比较,学生初步学习京剧中角色的分类。

1.整体比较。

通过上面的视频,我们整体比较一下,京剧角色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小结归纳。

(1)相同点。都是京剧人物;都穿着戏服;脸上都有油彩画出来的;都有京剧的音乐伴奏。

(2)不同点。脸上的颜色妆容不同;性别有男有女;鞋子有高底靴、绣花鞋;音乐有快有慢。

2.部分比较。

(1) 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京剧中的人物视频片段。

师:同学们欣赏后发现了很多相同和不同点,能感受到京剧在表现时有着细致的分类。那咱们再来看视频进行比较,研究一下京剧的分类。因为大家对京剧剧目不是很熟悉,教师就都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以帮助大家感受分析。之前我们是进行整体比较,这一环节我们将进行部分比较。这样,你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

按不同颜色分小组,看视频和上网查找,在表格的括号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出示表一)

完成表格的填写后,小组合作展示。

【设计意图 对京剧的角色进行整体与部分的比较,目的是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京剧角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借助表格来呈现比较的结果,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

三、比较丑行当中的分类

在了解京剧分类的基础上,选择同一行当进行对比,研究行当里具体的分类。

1.观看视频,了解行当分类。

在了解京剧分类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同一行当进行对比,研究行当里具体的分类。让学生重点比较蒋干和夏侯尚。

教师出示两段京剧视频——《蒋干盗书》《定军山》,引导学生比较蒋干、夏侯尚。

2.快速抢答。

两个人异同点之比较(教师随机板书)。

3.填写表格,具体内容比较。

出示(表二),引导学生比较。

【设计意图 此部分的教学聚焦到两个具体人物的赏析。这样,借助人物的比较达到复习前面知识点的目的,同时将音乐赏析与比较写作结合起来,既能促进学生的深入赏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四、运用比较文,展示学习成果

1.学习比较文妙招。

刚才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比较了三国人物京剧角色分类、行当里的具体分类。如何更好地展示我们的探究成果呢?用比较文的形式最简洁明了。想知道写好比较文有哪些妙招吗?

一是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用上一些表示比较的词语。相同的方面,用上“也、像什么一样、相同的是……”这些词,提示读者这是介绍讲同点。在此基础上,表示内容不同,常用转折关联词,如“但是、却、可是……”三是要写出比较的结论,也就是观点。

2.课堂小練笔。

请大家从三国人物的京剧角色分类、行当里的具体分类中自选内容进行比较,注意用好关联词语。如,京剧中生旦角色的比较、京剧中净丑角色的比较、京剧中蒋干与夏侯尚之比较、京剧中文丑与武丑的比较等。

3.集体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 通过上面的比较分析,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比较文习作素材。此时,小练笔将写的训练落到实处。同时,教师适当地强调比较文的写作要点,使学生更加清楚明了比较文的写作特征。】

五、评价修改,总结提升

学生完成比较文的习作后 ,要求学生按照以下标准(表三)进行评价和修改。

【设计意图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教学环节,教师给出比较文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又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京剧的角色特点。】

【教学反思】

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并利用京剧角色进行比较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这节课的定位。认识京剧的众多角色,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比较。教学中,通过观看视频、回顾《三国演义》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归纳京剧角色个性,并以比较文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不断地比较中感受人物形象,加深对经典名著的理解,掌握比较文的学习方法,而且对京剧角色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到位,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法。这样,便于学生今后在学习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