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2018-06-30 06:03贺心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贺心妍

[摘 要]学习报告文,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写作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报告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思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报告文;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提问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007-02

报告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报告文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报告任何的人、事、物。它涉及的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报告文,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更能强化学生的探究能力。报告文,特别是其中的研究报告类,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能力、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类探索和改造自然界的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科学研究不是源于凭空想象,而是源于观察。然而,学生的观察能力往往被教师或家长忽视,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报告文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的基础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探究能力的培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养成乐于观察的习惯,也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正面能量,这对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以动物为主题的报告文写作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身边的动物或者自己饲养的动物为写作对象,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例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蚂蚁为写作对象,分工合作,进行观察。有的学生观察蚂蚁如何进食,有的学生观察蚂蚁搬家的行为,有的学生观察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还有的学生观察蚂蚁的洞穴。他们把各自观察到的情况,综合起来,形成一篇关于蚂蚁的生活习性的报告文,报告给读者,让更多的人客观地了解蚂蚁。这样,小蚂蚁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大世界,让他们体验到了观察的乐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报告文写作的过程中,身为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引导和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只要学生乐于、善于观察,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新的东西。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二、提问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是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从小时候的爱提问逐渐变得不会质疑、不想质疑了。出现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束缚。调查显示,超过76%的教师表示更喜欢听自己话的学生,68%的教师表示对与自己观念或想法不同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批评而不是鼓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变得越来越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然而,提问能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提问能力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水平、思维活动,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影响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教育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报告文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会有意识地采用各种促进学生提问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如果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就能让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问题。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让学生冲破课堂和自我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他们提问思维的灵动性,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创新性。

如,在进行以“腐乳”为研究对象的报告文写作指导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腐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即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豆腐乳是如何制作的?”“豆腐乳发霉了为什么还能吃?”“豆腐乳是谁发明的?”“豆腐乳是否有营养?”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连教师都未曾想到的问题:“豆腐乳是由豆腐发霉而制作出来的,那么制作成型的豆腐乳还会发霉吗?”只要教师多多进行鼓励,他们的思维就能插上自由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报告文的写作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活力,锻炼了他们的批判质疑精神。

三、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的社会已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成为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因此,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技能。而目前小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處理能力是教学中的一大重任。在报告文的写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信息。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的《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信息,然后及时进行交流和共享。这样,不仅能够形成一种快乐学习的氛围,而且有利于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提升学习效率。有的学生去学校的图书馆查阅关于姓氏的书籍;有的学生利用便捷的信息化工具——上网查找资料;还有的学生求助于家长,家长如果不懂的话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获取信息;有的学生甚至走进大学校园,找到专门研究姓氏的教授,通过采访的形式来收集信息。在这样的信息收集过程中,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能够极大地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今后迅速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有多种形式,有的是文字资料,有的是声音、录像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可以把收集到的信息做成卡片、绘本、作文集、小册子、课件、手抄报等形式进行保存。

由于小学生对处理能力非常薄弱,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筛选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在报告文的写作中,学生会对信息进行思考、分析、综合、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发展。

报告文虽然在小学作文中鲜有出现,但是它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报告文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载体。

[ 参 考 文 献 ]

[1] 谭帮换.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 葛英姿.浅论科普活动对小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研究[C].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2006.

[3] 朱钰.小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反思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 赵健英.小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6.

[5] 王幼佑.在团队合作中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合作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0).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观察能力探究能力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