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的应用

2018-07-01 15:34谭小宁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图像教师教学

谭小宁

在初中地理中,图像形式多样化初中地理教科书中,插入了很多图像,这些图像的类型包括地物、景观图、等,这些都是教材中常见的图片形式。地图在整个图像系统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通过观看图像了解到事物的大致分布情况,发现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它兼具直观性与抽象性。目前,初中生使用的地理教材相较于以前有了很多变化,特别是图片的使用上,增加了图像的种类,在教材中的比例要多于文字。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增加图像的用途。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或者插图, “以图导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地理的理解、思维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能够有效的提升地理教学的作用和价值。《黄土高原》这一节教学内容中,教学重点是黄河中游地区产生水土流失问题的原因。教师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类型图和黄土高原表景观图及气温曲线图等,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成因、泥沙含量大成因进行讲解,学生根据地图和教师的讲解,对黄河中部地区产生水土流失现象的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书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地理知识表面简单,理解较难。在遇到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点时,很多学生无法对地理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更无法在头脑中建立健全的地理知识体系。与课本文字描述相比,地理像是文字的载体,更是文字的解释物,能够让一个地理现象的多个侧面得以形象化地展示。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用地图提高地理知识的形象化程度,激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让学生找到地理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图上了解青藏高原时,教师可以利用一张青藏高原的地区图与数据图,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壮丽,使地理知识更加立体与形象,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找到地理学习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地图能够让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得以延续。在初中地理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地图,让学生亲近地图,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多结合地图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地图中找到地理学习的成就感,有助于学生地图意识的建立。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册,让学生找一找亚洲位于哪一个半球,中国的南水北调路线是什么样子,湖北在哪里,三峡工程在哪里等,让学生在读图中重新认知地理知识,建立深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生比较喜欢具有趣味性和竞技性特点的游戏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这一性格特点组织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填图游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例如,在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时,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开展有趣的填空游戏。以台湾省的地图为游戏道具,教师说出台湾省城市的名称,如台北、高雄等,学生在地图上指出教师提到的城市的位置。指图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学生加一分。以此类推,在几轮游戏过后,教师给予得分高的学生及时鼓励,以满足学生渴望表扬的心理。在课堂中游戏,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活跃参与度,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反应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将一些常用的地图张贴在教室或者走廊的墙壁上,比如中国政区图、地形图以及世界地形图等,方便学生随时浏览。如在教学《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材第20页的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图片中符号代表的含义,并结合图片了解日本火山带、地震带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日本的地质特点;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将认知的要点以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在黑板上,从而为学生的深入研读与探究提供了直观、鲜明的认知资源。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捕捉到很多真实的地理相关照片,这类知识信息能够丰富学生的地理感性知识。但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这些资源,甚至需要老师学会拍摄数码照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图像教学,增强学生们利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们的画图能力。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地理填充图册,让学生记忆并填出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或纸上根据自己的记忆画出一个简单直观的地理图像,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如“欧洲西部气候类型”,要求学生用不同颜色表示与气候类型成因有关的地理事物:红色标注“北大西洋暖流”;蓝色标注“大西洋、地中海”等海洋环境;紫色标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等山脉;绿色标注“西欧平原”等地势低洼处……通过这样加工,一幅艺术性强而又不乏知识性的图像脱颖而出。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让学生们通过亲身观察、调查、搜集地理素材,描画家乡的交通图或学校的平面图,多给学生们创造一些动手画图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们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地理技能,让学生发现并掌握在地理事物发展中所存在的规律。

很多学生往往会把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记混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旅游路线的游戏,帮助学生回顾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把前后桌同学分为一组,设计一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出行的过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线路参考,比如学习欧洲西部时,让学生设计欧洲十日游的路线等,启发各个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喜欢的景点设计旅游路线,鼓励学生站到讲台上,把自己设计的旅游路线展示给同学们,比一比谁设计的路线合理、有趣,学习同学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灵感。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绘制地图,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可能會遇到按照什么比例绘制、学校大门的位置如何确定、学校的建筑形状怎么画等问题,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了解比例尺、方向坐标和图例的使用方法,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总之,地理教师要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在实际生活中,便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参考文献:

[1]赵建青.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2]谢旭光.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地图教学的意义及基本要求[J].新校园:阅读版,2016(10).

猜你喜欢
图像教师教学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最美教师
有趣的图像诗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