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18-07-01 15:34张福洪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张福洪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从小抓起,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对数学课堂教学作积极的探索,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 创新能力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知识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建立和谐民主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建立起和谐民主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爱屋及乌的喜欢老师所任教的学科,学生也才能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热爱数学学习,才能激发出自己创新热情,才能使学生善于创新。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建立起和谐民主师生关系,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我们教师就要热爱关心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自己的师表,又是最亲、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才能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里创新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能力。

二、营建和谐民主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创新欲望,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幻想。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使他们善于创新。例如,在学习“平年、闰年的判断”时,我首先提出问题:闰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判断平年、闰年呢?同学们非常好奇,想一下弄清是怎么一回事。这时我先讲“一日”、“一月”、“一年”是怎么来的,然后让学生任报一个年份,教师都随口说出是平年还是闰年,而当全班学生感到惊讶、好奇时,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本上没有的判断闰年的简便方法,那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任何发明创造都源于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并且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问的情景,多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因为,只有“疑”才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同时,对于爱问“为什么”,爱提怪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能泼冷水,打击自尊心,面积应善加引导,保护其质疑的热情。另外,教师要讲究质疑的方式,做到学生自己能释疑的,绝不相帮,对于学生自己有潜心释疑的,要组织他们积极讨论、争辩、翻书查找资料等等,想方设法找到解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例如,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能为零,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等,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四、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例如,在六年级一道判断练习“在除法中,除不尽的,结果一定是循环小数”的教学中,在我评讲时就有些学生说提出:“教师虽然你说的是对的,但结果为什么是循环小数呢?你验证过吗?假如数字很大,又怎样呢?”又有一个学生提出:“教师,如果我用分数去表示结果呢?那它的结果就不是循环小数了,你又怎么解释呢?”诸如这些的同学,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们。通过师生的辩论,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可谓两全其美。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例如,我在教学六年制人教版五年级第一册的《分数乘法》时,教材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数乘以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这个结论是针对于教材上面的内容总结出来的。但有一个学生就提出:“我觉得这样是犯了科学性的错误,虽然这句话是根据上面的推导而得出的结论,我觉得作为结论,应该有它的严谨性,课本里面的这句话就缺少了严谨性。我觉得应该改为这样‘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这位学生的问题实在出乎我的预料,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说法,鼓励他写信向编委会提出意见,结果全班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合理的对权威的否定,不但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五、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例如,在一次班会之前,我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我后,我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进而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所以,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我们就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