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筒射无人机外形设计与气动分析

2018-07-04 02:46杨磊松李松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迎角升力机翼

杨磊松,李松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27研究所, 郑州 450047)

在近2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无人驾驶飞行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信息化战争中表现出的多用途能力和特种作战能力备受重视[1]。小型筒射无人机是一种可存储于发射筒中的无人机。作战使用时,筒式发射,无人机能够迅速抵达目标区域,执行侦察监视、毁伤评估及攻击目标等单一或多种作战任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相继开展了小型筒射无人机的研究工作。其中美国的“弹簧小折刀无人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款小型筒射无人机,飞行速度28~44 m/s,续航时间10 min,具有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已经正式步入实战阶段[2-3]。国内对小型筒射无人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出现成熟的产品。

小型筒射无人机飞行速度低,低雷诺数效应明显,并且在发射筒外形尺寸的约束下,要求具有较好的升阻特性,对相关气动设计构成了一定的挑战[4]。本研究根据某小型筒射无人机的特点,构造了具有串列翼特征的无人机气动布局,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分析了无人机的升阻特性、纵向静稳定性和横航向静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方案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小型筒射无人机总体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气动布局设计

本研究要设计的小型筒射无人机是一种攻击型无人机,具有筒射起飞和末端攻击双重性能。无人机起飞时需要高的升力系数,而末端攻击时要求升力系数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这两者对气动设计的要求互相矛盾,所以在选择翼型和设计机翼形状时需要综合考虑。

对于小型筒射无人机而言,其机翼面积与机翼厚度成反比,因此翼型以相对厚度较小的NACA某翼型为基础,后缘下弯修剪为等厚度曲面,形成后加载增大弯度提升了翼型的零迎角升力系数[5],接近于复杂外形翼型的升阻特性,并能较好适应小型筒射无人机折叠展开要求。

在发射筒直径尺寸的约束下,为增大机翼面积,采用串列翼气动布局。前后机翼均为矩形机翼,V形尾翼气动布局、后推式动力系统,前后机翼可折叠于机身下部,V尾向前折叠与机身两侧。为最大利用发射筒空间,机身主体上半部采用圆形截面,下半部与机翼协调设计。无人机升力由前后机翼共同产生,重心居于两者之间,故易于在产生升力的同时维持全机力矩平衡,避免配平阻力产生[6]。无人机外形如图1和图2所示。

2 数值仿真计算

2.1 控制方程

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3个基本传递方程。对于小型筒射无人机而言,飞行速度较低,流过机体表面的空气密度不变,因此把空气看作不可压缩性流体,在笛卡尔坐标系(x1,x2,x3)中,定义速度分量(u1,u2,u3),采用求和约定惯例,基于雷诺平均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分别具有如下形式[7]:

湍流模型采用SST剪应力模型,该模型能适应压力梯度变化的各种物理状况,可应用于黏性内层,通过壁面函数的应用,准确地模拟边界层的现象[8]。物面为无滑移条件,远场为自由流条件,采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进行推进求解,计算残差收敛精度为10-5。

2.2 网格结构

数值仿真计算需要离散流场空间,生成适于求解流场的计算网格。无人机近壁面附近的流场参数变化梯度比远场大得多,对于近壁面区域网格需要特别处理。计算流域采用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进行划分,以更好地适应机体不规则区域;同时在垂直于机体表面方向添加附面层,以适应附面层内法向速度梯度的剧烈变化[9],附面层为结构化的三棱柱网格。整个流场的网格总数约为318万,网格密度合适,行列式determinant的值大于0.3,网格品质理想,如图3所示。

2.3 计算方法验证

为了验证计算方法的精度,对文献[10]中的低雷诺数翼型FX63-137升阻性能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条件为马赫数Ma=0.1,雷诺数Re=5×105。对比计算所得数据如图4和图5所示。

本文计算结果与文献[10]中的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说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来进行无人机的气动性能计算。

3 气动性能分析

针对所设计的小型筒射无人机,给定相关参数,分别进行纵向气动性能和横航向气动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果如图6~图11所示。

由图6可知,迎角从-4°到6°时,升力系数近似线性增长;迎角从6°到14°时,升力系数呈非线性增长,但增长率逐渐减小;迎角超过14°时,升力系数随着迎角的增大反而减小,这是由于机翼上表面产生气流分离,造成机翼失速的缘故;因此无人机失速迎角为14°,对应升力系数有最大值1.02。

由图7可知,阻力极曲线近似抛物线形状,随着迎角的增加,全机升阻比先增大后减小;升阻比最大值等于8.2,此时无人机处于有利巡航状态,对应巡航迎角为4°;全机最小阻力系数为0.04,近似等于零升阻力系数。

由图8可知,随着升力系数增加,俯仰力矩系数近似线性减小,其导数∂m/∂L=-0.12<0,可知无人机具有纵向静稳定性,静稳定裕度为12%;全机零升力矩系数等于0.15,此状态下无人机具有一定的抬头力矩;当迎角大于失速迎角14°时,无人机具有较大的低头力矩,表明气动焦点位置快速向后移动,前翼较后翼先失速,纵向静稳定裕度迅速增大,无人机具备从失速状态恢复的能力,符合串列式布局的设计要求。

由图9可知,随着侧滑角的增大,偏航力矩系数呈线性增长特点;此时无人机在平衡状态下受到外界非对称瞬时干扰,产生小量的侧滑角Δβ>0,根据曲线结果无人机将产生右偏航力矩,这个力矩有使机头向右偏,以减小Δβ的趋势,因此设计的无人机具有航向静稳定性。

由图10可知,随着侧滑角增大,滚转力矩系数具有线性负增长趋势;同样考虑无人机在平衡状态下受到外界非对称瞬时干扰,产生小量的右倾斜角,此时无人机将产生右侧滑角Δbeta>0,根据曲线结果无人机将产生左滚转力矩,这一力矩具有减小右倾斜角,使无人机具有保持机翼水平的倾向,因此设计的无人机具有横向静稳定性。

由图11可知,侧力系数随侧滑角近似线性变化;随着侧滑角增大,侧力系数具有负增长的特点。

4 结论

1) 小型筒射无人机飞行速度低,低雷诺数效应明显,在发射筒尺寸的制约下,要求具备良好的升阻特性,采用串列翼布局是一种较好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案。

2) 对于串列翼布局的飞行器,前机翼应先于后机翼失速,保证残余升力位于重心后方,从而使飞行器在失速状态下能够维持纵向静稳定性并改出,以确保飞行安全。

3) 对于串列翼布局的小型筒射无人机,机翼翼型相对厚度较小,因此最大升力系数和升阻比受到限制,文中设计的无人机最大升力系数为1.02,最大升阻比为8.2,同时具有较好的纵向和横航向静稳定性,可以为总体设计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1] 朱自强,王晓璐,陈泽民,等.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气动特点和设计[J].航空学报,2006(3):161-163.

[2] 庞艳珂,韩磊,张民权,等.攻击型巡飞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兵工学报,2010(12):150-152.

[3] 宋怡然,陈英硕,蒋琪,等.国外典型巡飞弹发展动态与性能分析[J].情报交流,2013(2):37-39.

[4] 陶福兴,张恒,李杰.一种小型单兵巡飞弹的气动外形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5(12):111-113.

[5] 吴书山,周洲,甘文彪,等.低雷诺数下翼型后缘变化的气动特性研究[J].飞行力学,2012(12):494-497.

[6] 唐胜景,刘真畅,周运强,等.后翼上反串置翼无人机气动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12):1212-1216.

[7] 李凤蔚.空气与气体动力学引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41-445.

[8] 邬明,孙善春.基于SST湍流模型的二维操纵面空化流场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2(3):115-118.

[9] 刘毅,靳宏斌.盒式翼无人机气动特性数值计算分析[J].航空工程进展,2014(8):303-306.

[10] MA Rong,ZHONG Bowen,LIU Peiqing.Optimization design study of low-Reynolds-number high-lift airfoils for the high-efficiency propeller of low-dynamic vehicles in stratosphere[J].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10):2800-2803.

猜你喜欢
迎角升力机翼
连续变迎角试验数据自适应分段拟合滤波方法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基于常规发动机发展STOVL推进系统的总体性能方案
民用飞机迎角传感器布局气动分析
“小飞象”真的能靠耳朵飞起来么?
轴驱动升力风扇发动机性能仿真方法
机翼下壁板裂纹扩展分析
机翼下壁板裂纹扩展分析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机翼颤振主动抑制设计
你会做竹蜻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