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究

2018-07-09 01:19肖毅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肖毅

摘 要: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在本科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识教育的当前,如何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梳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变迁历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并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职院校融合提出了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问题的提出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是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美国,通识教育的演进史就是大学发展史的主轴或缩影,通识教育在大学里受到重视程度的起起伏伏,正好说明了美国大学每一阶段的蜕变。[1]纵观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被视为现代高等教育雏形的是中世纪大学,不同于古代大学,他们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增强,均以某种专业学科教学为主,培养能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人才,以文学、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即“七艺”作为基础课程,以神学、医学、法学为主导学科,培养神职人员、医生、律师和教师,这是判断其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渊源的主要依据。[2]此阶段亦被视为专业教育的萌芽时期,考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历史发展脉络,能对大学教育的本质、理念等问题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知。

在我国不同历史发展时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出现了反复摇摆的现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政府封建统治,实现自强救国的诉求,洋务派意识到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倡兴“西学”,专业教育开始引入,出现了洋务派开办的军事学堂、科技学堂,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北洋政府时期,《大学令》规定大学的宗旨是“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之急需”,《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科、理科、工科等七科,共39门,专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更加系统化。为了固化思想、稳定统治者的政权,国民政府时期不断加强带有明显政党色彩的通识教育,《大学规程》要求大学开设党义、国文、体育、军事训练及第一外国语、第二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抗日战争爆发后,《文理法三学院各系整理办法草案》注重学术广博基础的培养,将三个学院的基本学科定为共同必修,大学一年级注重基本科目,不分系,第二学年起分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新时期国家建设的需要,自1950年开始,我国将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大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经验,开展专业设置改革。1957年,全国共设专业323种,随后基本在这一模式下不断强化。到1980年,全国共有1,039个本科专业,这一时期专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扩大,为了解决高校专业划分过细、范围过窄、门类间重复设置等问题。1982年起,开展专业目录修订,合并口径过窄专业,专业面得到拓宽,通用性得到加强。1993年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全国共有504种本科专业。[3]1998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并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5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十周年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四校共同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推动我国通识教育迈向新阶段。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这为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第三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建设者共同探讨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之道,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4所高校加入了联盟,其核心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内容。

高职教育同时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诉求,但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在当前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在高职院校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本文探究的问题。

理论探究

1.教育价值论

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底层蕴涵一个共同的哲学问题, 即价值问题。价值问题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活动的核心问题。[4]教育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阶级社会中,教育价值观念受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观点、科技发展水平、社会意识,以及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阶级立场影响。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教育目的体现着人的价值追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在古希腊时期,能够接受教育的人都是生活资料充裕,拥有较好物质生活条件的人,他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使用闲暇时间从事理智活动,接受的是“自由教育”,受教育是为了成为“自由人”“有道德的人”。当今,高等教育已经从“贵族化”转为“平民化”,个人的生存竞争压力与之前有权利、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便有充足的存在理由,高等教育应该教给受教育者实用的知识、就业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通过专业教育让个人在进入社会激烈的生存競争中获胜、获益,为个人未来具有一定的生存条件提供保障,这是高职教育应有之义,很容易被接受。但人不是一般动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的低层次需求,除此之外,还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高层次需求,人的高层次需求更关注人的生存价值、生活意义和健全人格的塑造,由此通识教育变得不可或缺。

2.知识价值论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世界上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对生产过程的高效率和个人生活的高质量都是必需品,是最有价值的,并对传统的以哲学、拉丁文、希腊文为主要内容的古典主义知识观进行了批判。与知识价值论相应,他提出了学校课程观,指出学校应开设五种课程:为准备保全自己的教育开设生理学、解剖学,为准备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开设逻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和社会学科等,为准备做父母的教育开设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为准备做公民的教育开设历史、社会学,为满足个人闲暇时休息和娱乐的教育开设文学、艺术等。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的报告中,将知识分为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 what)、关于原理与规律的知识(know why)、关于技能知识(know how)及人力知识(know who)四类。古典主义知识选择观侧重哲学、修辞学、几何和音乐等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实用主义知识选择观以选择使受教育者获取某些技能的“有用”专业知识为基础,侧重知识的工具价值。高等教育不是专业技能培训机构,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授未来获取物质资料、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认识世界、理解自身,构建健全的人格,指引他们认识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3.终身教育理论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发展呈现出空前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向人们提出新的教育要求,要求人们在知识、技能、精神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现代人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和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开始注重对高层次、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现代社会的这些变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产生了重要影响。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法国教育家朗格朗首次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结报告;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出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建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此后,终身教育理论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终身教育所具有的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及灵活性的特点,引发了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变革,学校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和技能传授,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理念。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标是促进被教育者形成完备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即智力、身心、责任感的全方位发展。这是对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工具化、功利化、专业化现象的摒弃,吹响了教育价值从注重工具价值向重视人的内在价值回归的号角,终身教育理论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理念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融合发展举措

1.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导向标,它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根本目标,体现了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表达了人才培养工作的使命和期望,彰显了学校的精神与品格。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发展阶段、办学定位相契合,各院校培养目标在具有特殊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遍的共性(见表1)。

表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发展”关键词列表

序号 类别 关键词

1 品德

修养 立德树人、德育首位、全员育人、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道德品质完善、职业道德、校企一体化育人、理想信念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攻坚克难、终身受益、崇尚劳动、敬业守信、职业理想、劳动光荣、公民道德、品德高尚、道德精神

2 身心

健康 身心和谐发展、外和内谐、健全人格、社会适应能力强、自知自觉、自尊自信、珍爱生命、幽默乐观

3 素质

养成 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素养、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职业素养、自主发展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合作精神、基础扎实、宽口径、厚基础、视野开阔、高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思辨能力

4 综合

素养 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基础文化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精神、艺术精神、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5 职业

技能 实践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技能型、学以致用、基本技能、专项核心技能、综合职业技能、实践技能、一技之长、职业核心能力、强技能

6 创新

创业 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创新务实、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创造力

7 社会

责任感 责任意识、职业责任、职业使命、社会意识、道德责任、集体荣誉感、公民意识、感恩意识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全体学生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当下,高职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关注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重视学生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素质养成、综合素养、创新创业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人才特质的培养,以具有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构建通专兼重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各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必须要将通识课程质量与专业课程质量提高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构建与专业教育课程同等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保证专业教育课程与产业需求、职业标准对接、生产过程相对接的同时,应全面梳理整合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健全通识课程建设体制机制,开齐、开足、开好公民素养、文化基础、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模块课程,倾力打造全过程、全方位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及成长成才大格局。

3.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北京市教委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为6.1万人,北京市安排市属高校2017年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总规模7.7万人,其中本科层次招生规模4.75万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方法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是推动信息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利用优质师资资源,推动教学资源库、网络在线开放课程、模拟仿真软件等建设,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加强精品慕课(MOOCs)等教学资源共享。二是开展通识教育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并非专业教育专利,通识教育教学中应挖掘课程内容,梳理通识教育中演讲训练、名著情景剧演绎、体姿礼仪与社交礼仪训练、团队拓展训练、计算机应用软件实操、英语情景对话、影视配音等真實工作项目,强化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三是实施项目教学。在高等教育阶段,教学与研究是同向同行不可分离的,拟定通识教育研究项目指南,开发通识教育研究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入图书馆、实训室乃至社会开展项目研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形势下,立足创客空间等实训室和孵化基地,建立创新创业项目运作机制,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 项目编号:SM201611626002)资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7.

[2]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86.

[3]张富生.我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制度变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349-355.

[4]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5):7-14,80-81.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