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师生都幸福在当下

2018-07-09 11:22管文华
教师·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地班级心理

管文华

2013年3月,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开始整体筹划、申报省级课程基地建设。同年7月,学校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省课程基地答辩论证会议,“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的方案得到了与会的专家的高度评价,并以高分通过立项。与此同时,学校也随之全面积极推进课程基地建设。

一、课程理念突出,有效承载基地

学校自筹备、申报课程基地以来,就确立了“让每一位师生都幸福在当下”这一核心理念。

(1)核心理念融入建设。在功能场馆,学校在翔翼楼对原有的校史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房、篮球馆进行了改造,整体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了近6000平方米的“积极心理教育”功能场馆区。课程基地下设三个中心,分别为积极教育中心、积极欣赏中心、积极运动中心。积极教育中心下设“心智学习室”“心绪感同室”“心优发现室”“心能生长室”四个室;积极欣赏中心下设“心颜美术室”“心印美术室”“心悦音乐室”“心曲音乐室”四个室;积极运动中心下设“心和篮球室”“心宁瑜伽室”“心誉乒乓室”“心动力量室”四个室。课程基地功能场馆的建设为积极心理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校本教材的开发、教师专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平台。

在整体校园环境打造方面,学校在校前广场铺设了26个积极品质组成的“探索路”和“能量路”,增添了以求知、真理、圆融、幸福为核心要素的雕塑小品,并且对校前广场上紫藤连廊进行了改造。在辩日楼大厅,将提炼出的“启道明理 福泽桑梓”的震川精神以及相关的诠释上墙,并在课程基地核心理念引领下,既赋予学校文化传统新的内涵,也将核心理念融入震川基因。在震川楼大厅,学校将此作为课程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新添置了一块全彩P4LED的显示屏、三块60寸触摸互动屏。LED显示屏将以班级为单位用学生笑脸来呈现课程基地的核心理念和班级品质,三块触摸屏将以师生互动、人际互动的形式呈现课程基地建设、学生风采风貌和学校整体工作。在从信楼底楼,学校建设了“心之湾”图书漂流站,形成以学生自觉捐书、自主管理、自由阅读为特征的师生开放空间,二楼和三楼也分别建设两面景墙。学校整体环境的建设,让震川校园弥漫着浓浓的幸福味。

(2)核心理念引领学科。学校从2013年9月开始,在高一年级开设了“幸福的蓝图”的校本课程,做到心理教育进课堂、进课表、进学生,有师资、有团队、有计划、有评价,来实施校本课程。在高二年级,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团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拓展活动,将积极心理教育拓展课程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将高一课程内容落实于社会实践中,作用于自己成长中。在高三年级,学校以自愿报名、总量控制、确保有效为原则,开设了生涯规划选修课程,目前有近50名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程。本类课程以师生一对一的形式进行,辅之必要的心理测量,为学生目前在校学习生涯、选报高校升学生涯、选择专业的就业生涯等多方面提出专业性、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这一举措,也引起了苏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苏州市及昆山市多家媒体也给予了报道和宣传。

二、课程模型科学,有效构建基地

在课程基地筹备、申报、论证、建设过程中,学校对基地建设中重点、难点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建构了“以心启道”的课程模型。“以心启道”教学模型构成要素就是“优势测评”“生涯规划”和“认知体验”。

(1)以优势测量为起点,突出课程基地重点。学校把以优势发现为核心的心理测量作为课程基地重点来抓,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品牌力和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对所有在校学生做了两个批次的心理测量,其中高一年级做学校生活适应和多元学習风格的测量;高二年级做HHL的适应量表;高三年级做学校生活适应和多元能力量表。这样通过同一学生不同类型和同一问卷不同年级的段测量,可以多角度、长时间地发现、分析、对比学生高中的心理变化。学校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问卷均有相应的分析报告,同时对不同班级、年级也有不同的群体报告,从而为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加有效性和针对性地提供了实证性的数据。这样,学校已经完整地构建起高一到高三的近3000名学生的10000多份心理测评报告。学校也将可以为苏南地区的高中学生提供心理测量的样本,为课程的基地的有效辐射示范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

(2)以生涯规划为主线,突破课程基地难点。在高一年级,课程基地以“积极心理教育”的校本课程来对生涯相关资讯、理论、知识有所了解,通过学习风格的测量,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提升自己的生涯规划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在高二年级,课程基地以“积极心理教育”的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地认识和了解相关的职业信息和专业要求;在高三年级,课程基地以“积极心理教育”的选修课程,以一对一的方式,为有生涯需求的学生量身订制相关生涯辅导方案。

(3)以体验调适为评价,凸显课程基地亮点。在基地实践中,学校坚持了“两条腿走路”,既重认知又重体验,以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在认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提升师生心理认知水平,拓展师生情绪体验途径,使得认知和体验互相影响,融会贯通,共同提高。通过对心理数据的跟踪性测量、心理数据的对比性分析、师生行为的多主体的描述等多种途径,将师生的自我调适能力的变化度、变化量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平台互动,有效支撑基地

课程基地建设离不开课程平台的支撑,课程基地平台的质量决定了课程基地能走多远。为此,基地已经初步建成了以技术支撑有力、人机互动有效为核心特征的课程平台。

(1)技术支撑平台基本建成。建立了“昆山震川高级中学积极心理教育网站”。全面呈现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进程、成果,集心理测评、心理分析、心理调适、美文阅读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同时构建起震川师生的心理资源库,为每一个学生能够出具相应的心理测量报告,为每一个班级和年级出具相应的群体心理测量报告,将为学生的优势发现、生涯规划、文理选择、专业选报提供独特的、专业的支持和帮助。该网站实现公开性和隐私性统一、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主动性与互动性统一。在积极教育中心心智学习室,基地配备了一台可移动式液晶显示一体机、两台电子白板、两台42英寸的显示器、一台电脑,目前是学校各个专用教室配置最高、互动性最强的教室;在心绪感同室,配备了相关心理测量专用设备、软件,还有音乐放松、宣泄设备,目前在苏州地区也是处于领先的;在心优发现室,配置了心理沙盘等设备;在心能生长室,配备了图书、沙发、桌椅等,供师生访谈学习之用。在震川楼底楼大厅,建设了一块全彩P4LED的显示屏、三块60寸触摸互动屏。

(2)人机有效互动基本实现。人机互动的课程平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积极心理网站的人机互动。学生可以登录学校课程基地专用网站进行相关信息搜索,了解课程基地相关信息,还可以以个人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站,进行相关心理测量和优势发现,其中高一年级是学校生活适应量表和多元学习风格测量表,高二是习惯、健康、生活量表,高三是学校生活适应量表和多元能力表。未来基地还要开发相应的以介绍课程基地为核心内容的手机App,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更加便捷地实现人机互动。第二,震川楼大厅LED显示屏和触摸屏的人机互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屏对课程基地课程内容的呈现,相关视频、电子书的观看和阅读,全天候、无障碍地了解基地建设。

四、教师发展专业,有效提升基地

(1)教研活动在基地。学校重视课程基地建设与教师日常课堂教学相统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觉运用相关积极心理学知识来重构学科课堂文化,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学科教学和课堂实践,形成“宽松、和谐”课堂心理氛围。学校在2013年11月5日进行了积极心理与有效教学的大型教学公开展示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名优教师为领衔,以同题异构为形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集中展示了课程基地建设对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影响成果。

(2)教师培训在基地。课程基地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推进。没有教师的改变,就没有学生的改变,课程基地也就没有了价值;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校的发展,课程基地也就没有了前途。自2013年9月以来,我们启动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基地教师学习共同体项目。分别对学校近150人次的教师进行了系统专题培训,其中第一期项目与苏州新心理培训机构进行战略合作,以心理职业咨询师为项目载体,进行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培训。第二、三期项目基地与台湾PAC测验出版社合作,引进台湾地区高校和高中心理教育的资源,对60多名教师分别进行了“情绪管理师”初高级、“生涯规划师”初高级的培训。

(3)教育科研在基地。学校依托课程基地建设,以学校三个与课程基地高度相关的省级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了课程基地建设成果的有效研究、有效转化、有力推广。这三个省级课题分别为“积极心理引导下的问题化互动场”“积极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影响的实践研究”“积极心理引导下的问题化自主学习实践”。2013—2014学年,在课程基地建设的带动下,课程基地建设吸纳了广大教师的主动参与,他们在基地建设中做研究,在研究中做建设,学校教师申报的昆山市级课题研究中有十多项课题与课程基地高度相关。在课程基地建设中,教师们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水平,学校“积极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影响的实践研究”被苏州市教育课题规划办评为苏州市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学校主课题“积极心理引导下的问题化互动场”在开题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省市专家的高度评价。

此外,教师不断总结,不断开发校本教材。组织了近30多名教师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初步编写完成五本校本教材,其中《幸福的蓝图》已在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他四本《幸福的启航》《我眼看职场》《我心观同伴》《我与同伴话生涯》将作为校内教材印刷装订。

五、学生实践创新,有效体验基地

(1)学生体验在基地。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学生在基地的体验和感悟集中三个方面:一是从个体来说,每个学生在基地开始的校本课程中,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更加阳光。二是在群体层面,每个班级选出性格最阳光、最乐意助人的,一男一女两名学生担任班级阳光大使,通过对班级同学的日常交往、日常观察和撰写心理案例等方法,从而使得学生人际关系更融洽。三是在班级层面,对全校所有班级进行一个班级品质的选择、定位、强化、固化的主题活动,也就是让每个班级在积极心理学二十六个积极品质中经过集体讨论,自愿选择、自觉定位一个积极品质作为本班的班级品质。学校统一为班级制作班旗,在班旗上印上本班的班级品质,让班级在学校主题活动中能够主动亮出班级、亮出Logo、亮出品质,从而让自己班级和其他班级与众不同起来,通过班级之间的差异,来强化学生对自己班级的文化认同,从而提升自己的班级的凝聚力。

(2)学生社团建设在基地。在课程基地推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基地建设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课程基地中获得成长。从两个层面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从个体层面选好种子,每个班级选出一男一女两名阳光大使。二是在学校层面组建社团,我们以每个班级的阳光大使为主体,组建了学校阳光社团,分年级进行了不同主题定位,进行一些社团活动,比如心理知识的普及、心理活动的拓展、心理小报的编辑、教室环境的布置评比等,构建了学生个体—阳光大使—阳光社团三级联动,班主任、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三维交错课程基地校内平台,使得让学生不仅在课堂内,而且在课堂外都能感受到积极心理课程基地的存在。

六、建设成果丰硕,有效辐射基地

(1)質量提升明显。近年来,课程基地建设成果丰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明显。高考成绩连年提升,学生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取得优异成绩,多人通过了以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为代表的“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取得相应的加分政策。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获得出线资格人数在昆山市占比近50%。

(2)教师发展明显。学校课程基地作为校本培训中心、课程科研中心、名师孵化中心,对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近年,学校新增了一名江苏省特级教师、两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三名昆山市学科带头人、四名昆山市学术带头人;在课程基地的专业培训下,学校新增17名心理咨询师和23名生涯规划师,从而初步形成了具有震川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教师团队。

(3)辐射示范明显。学校一方面邀请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比如,我们邀请了东南大学郭晋林教授、浙江师范大学任俊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心理与咨商学系副教授林蔚芳女士给家长们做专题讲座,反响极其良好。学校从2013年9月以来,承担了昆山市心理教师进阶培训三次、昆山市全体教科主任培训一次,为昆山市全体心理专兼职教师近200多人提供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学校在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甘肃省山丹县第一中学、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等学校介绍学校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学校课程基地被昆山电视台、昆山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学校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发起的全国幸福学校的发起学校和理事单位,在苏州市教育局对2013年度课程基地督导中,被评为苏州市示范基地。学校课程基地也作为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承担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

目前,课程基地已经构建起了具有心理特点、幸福特质、震川特征的课程教学环境。课程环境特色鲜明,对于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的科学思想、学科思维、方法手段和文化品位等多要素的呈现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在此,非常感谢苏州市教育局及昆山市教育局领导对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基地的支持,我们将竭尽所能,让每一位师生都幸福在当下。

(策划编辑:黎佳星)

猜你喜欢
基地班级心理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班级“四小怪”
心理感受
我的基地我的连
不称心的新班级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