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2018-07-12 14:30
观察与思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心思想

涂 大 杭

习近平同志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行了一系列论述,确立的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相应的原则,遵行一定的思路。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确立和践行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时第一次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加以确定。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确立

习近平同志在论述和阐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过程中,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首次提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也就是说,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围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而发展,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发展思想与习近平其他方面的思想一起,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包含的“八个明确”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这一个明确鲜明回答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阐明了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目标就是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个明确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正因为有了这一基本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以及其他方面矛盾的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践行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不仅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且强调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②《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光明日报》2016年1月19日。,也就是要求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这一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落细落小。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这是一种实践思想,不仅仅是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思想环节,而且是行动,要体现在实践环节,特别是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因而特别强调要践行这一发展思想;另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调这是一种围绕着人民这个中心推进发展的思想,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践行方式,才能体现和实现这一发展思想的价值。例如,要通过改革这种方式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使“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③《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改革既要往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光明日报》2016年4月19日。。

二、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

要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这一发展思想体现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落细落小,就必须符合一些相应的基本要求,这就是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

唯物史观是我们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而确立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和决定因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占有主体地位。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最高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特别是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为人民的责任重于泰山,同人民的期盼心心相印,与人民的甘苦息息相关,为人民的利益团结奋斗,践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完全、更彻底地体现出来,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主人地位,始终把我国人民当成是国家的主人,当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更加尊重和重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推进人民当家作主,激发人民作为历史主人去追求美好生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尊重人民所拥有的民主权利、所提出的合理诉求、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所创造的美好生活。概括而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中心地位,始终围绕人民开展工作,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来指导,用制度设计来确立、维护、实现和保障人民在发展中能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我们党既代表人民的眼前利益,也代表人民的长远利益;既代表人民的局部利益,也代表人民的全局利益。”①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5-88页。他还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0页。并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③《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光明日报》2013年6月27日。。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必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要围绕着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况、条件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路线和方略,解放和发展好社会生产力,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的各种利益得到具体地实现;要在实现好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和基础上维护好人民利益,特别是要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全面保护和相应保障;要在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过程中和基础上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断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够得到不断地满足,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的目标不断迈进。

(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5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的政党,坚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执政党,坚持的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使发展顺应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原则。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谋取自身利益特别是谋取自身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社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社会,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国家,我国在创新理论、制定路线、确立方略时,都要顺应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加美好,因而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是为了人民的全面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目的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概括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原则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我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0页。。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要使发展依靠人民来实现,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原则。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依靠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实现发展,要尽可能地调动人民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的积极性,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要尽可能地使广大人民都能够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规划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能够形成和拥有自己的梦想,产生实现自己梦想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在主动为实现自己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尽可能地使广大人民认识到,我国为了调动广大人民的创造性,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广大人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目的就是要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特别是首创精神,让广大人民中所蕴涵着的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源泉能够尽可能充分地涌流,使人民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概括而言,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在尽可能充分地调动广大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基础上,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搞好发展和实现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广大人民自己的个人的美好梦想。

(五)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原则

发展成果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既然人民是创造人类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发展的成果就应该由广大人民共享,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得到了制度等方面的保障。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原则。必须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全民共享,就是我国的发展成果是属于广大人民的,是属于大多数人的,而不是属于一部分人的,不是属于少数人的,发展成果应该人人享有,各得其享;全面共享,就是人民享有的发展成果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人民各方面的合法权益都要得到保障;共建共享,就是我国的发展成果要通过共建取得,要通过广大人民的共同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在共建中实现共享,让共建的过程成为共享的过程,并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集中民智、汇聚发挥民力,形成人人尽力建设、人人参与发展、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局面;渐进共享,就是发展成果的共享是一个从不均衡到比较均衡再到更加均衡的共享过程,是一个从不充分到比较充分再到更加充分的共享过程,因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使将来到了发展成果较为丰富直至极为丰富的时候,人民共享的程度和水平仍然会存在着差别。概括而言,坚持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就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其它矛盾,使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三、新时代着力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若干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要实现新发展,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发展目标是我国人民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总体性概括,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必须遵行一定的思路,着力践行好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一)着力贯彻和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为此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之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因此,新时代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着力于贯彻和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这是因为:这一基本方略阐释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作为检验发展成就的根本标准。也就是说,这一基本方略为新时代怎样着力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贯彻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过程中,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加以具体化,落实落细落小成为具体的发展任务,不断地实现这些发展任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来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来思考全面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0页。,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拥护,获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爱戴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正因为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我们党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地将事业发展壮大。在确立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来促进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创新理论、制定路线、确立方略,在新时代就是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坚持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和落实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把握发展需要、分析发展状况、解决发展问题,特别是要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解决各领域存在着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促进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就是要统筹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市场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统筹推进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全国实际、各地各部门实际,围绕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搞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围绕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和党的工作制度方面的改革方向、改革目标和改革举措,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为更好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供内在动力;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确立各项建设目标,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分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领域落实落细落小,特别是要着眼于补齐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短板,通过统筹推进发展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共创美好生活。

(四)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同志2014年12月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协调推进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不仅要尽力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方面的更高要求,而且要尽力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大举措来“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2、21页。;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来处理好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接下来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设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接下来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四个伟大”战略设计

习近平同志在“7·26”讲话中首次提出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是全面建设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设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设计。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四个伟大战略设计。在统筹协调的过程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统筹协调实现伟大梦想,要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49页。,“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49页。,“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197页。,人民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主体力量,力量之源,我们党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够更好地调动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统筹协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通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来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来统筹协调四个伟大战略设计,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统筹协调好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

(六)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0、197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12、21页。。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坚定不移贯彻的过程中,必须将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落实落细落小,使得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正确处理发展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五大发展理念,能够在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过程中,通过确定发展目标、采取发展举措等方式得到更具体地贯彻;必须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去,五大发展理念虽然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提出来的,因为其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理念,因而要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中去,使得我国能够在新时代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发展目标,以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国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20、50、11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20、50、11页。。这些奋斗目标也是我国在新时代的发展目标,归结起来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在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主要目的。因此,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20、50、11页。,党的领导既是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承担和履行的一份历史责任,党“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20、50、11页。;必须解决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29、20、50、11页。,要不断关注这些新要求,将新时代的各项发展目标以人民为中心落实落细落小,不断地加以实现,进而不断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必须不断地践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才能更好地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中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思想与“剑”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唐山专场二)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邢台专场一)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唐山专场一)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既要靠近制造中心,也要靠近科研中心 人工智能如何“聪明”地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