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思想及对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意义*

2018-07-12 14:30
观察与思考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选党的纪律民主集中制

马 用 浩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健全党内生活是全党最大的事情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优势。陈云高度重视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内政治生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称之为“全党最大的事情”,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重要论断。

1979年1月4日,在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云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实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是“全党最大的事情”。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充分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真正实现了毛泽东提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他强调把这种风气扩大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去,“是一件大事”,“是我们全党最大的事情”①《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0、240、273页。。之所以如此强调,是因为这件事对于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于实现党内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和值得关注的是,陈云在回顾和总结了国际共运史上党内生活方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健全党内生活、实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关系重大,“对我们这样一个在九亿人口国家中的执政党,是一种重大的工作,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一种重大的责任”②《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0、240、273页。。他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③《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240、240、273页。的著名论断,他从党内民主、党内政治生活方面深刻总结“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党内形成民主集中制气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不难看出,关于执政党的党内政治生活,陈云不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阐述其意义,而是从共产党、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和阐述的。

二、党员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用铁的纪律武装起来的政党,严格遵守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治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陈云一贯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论述。

严格遵守纪律具有重要意义。1939年4月或5月,在关于《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提纲中,他指出: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党章的中心问题。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是:每个党员都要直接参加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铁的纪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支部是党的基础和堡垒,党要经过党团去领导群众组织。“纪律是党的生存和斗争胜利的一个根本条件”④《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96、275、139页。1940年3月19日,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生毕业大会上讲话中,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特别强调纪律的意义:只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才能战胜强敌,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才能团结和领导小资产阶级;才能建立有铁的纪律的军队,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才能防止被资产阶级腐化;才能使新党员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因此,“严守党纪是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⑤《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96、275、139页。。1943年3月10日,在延安党的文艺工作者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不要纪律“那就是毛主席讲的六个字:‘亡党亡国亡头’……我们的党是一个战斗的党,我们在斗争中依靠的武器,唯一的就是纪律”⑥《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96、275、139页。。1939年5月30日,在《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一文中,把“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作为共产党员的标准之一,强调“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一个共产党员坚决地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是他的义务”,⑦《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96、275、139页。 《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96、275、139页。党员应该成为遵守党纪的模范。“根本条件”、“可靠武器”、“重要标准”,都说明了严格遵守纪律对于一个共产党员的重要意义。

党员必须无条件遵守党的纪律,不能以任何理由破坏纪律。1939年, 在关于《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⑧《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93页。提纲中,强调不能以任何借口——上级政治上正确与否;对方能力大小;地位高下;混淆不同的历史条件——破坏纪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为所有党员及各级党部之最高责任。无任何人物,无任何组织。”①《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即使党员个人(或下级组织)意见正确,工作能力强,地位比较高,资格比较老,都不能作为不服从纪律的借口。”②《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1939年5月,在《为什么要开除刘立功的党籍》一文中,强调“不管你是中央委员,还是一般党员,不管你是老党员,还是新党员,都要遵守纪律”,“不管是中央委员会,还是支部委员会,都要遵守纪律”,“党内不准有不遵守纪律的‘特殊人物’、‘特殊组织’”③《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真正遵守纪律就是“迅速确切地执行党的决议”,“用民主集中的制度来作出党的决议,统一党的意志和行动”④《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必须坚决维护和加强党中央权威。陈云认为纪律是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的重要保证。1989年,陈云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反对动乱,“要坚决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⑤《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80、231、187、190页。,指出 “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就无法稳定”⑥《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80、231、187、190页。,“只要全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同商量,同心同德,经过努力,这些困难是一定会克服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⑦《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80、231、187、190页。。

三、共产党是最讲民主的党

党内民主是指在党内生活中,根据党章和其他有关规定,党员按照有关的民主程序和形式,对党的事务的参与、决定和管理。陈云在强调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同时,也主张党内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是一个最有纪律的党,也是一个最讲民主、最讲自由的党。”⑧《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什么是民主?“在民主选举的政权机关和民众团体中,共产党员与非共产党员合作共事,应共同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⑨《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发扬民主“就是要使人敢说话”,“不能给人戴大帽子,不能把每个微小的错误都提到原则的最高度。”⑩《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有一个人说错的话,你就对他来一顿批评,不是说他是‘左’倾空谈主义,便是讲他有右倾机会主义的嫌疑。如果随便给人家戴上这类大而无当的帽子,一个人头上戴上三四顶,恐怕就‘差不多’了,不能工作了。”[11]《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197、126、126、197-198、248、117、115页。1947年4月,针对当时辽东党内存在着组织生活不健全,一些人闹无原则纠纷的状况,指出必须以严肃的原则性对付无原则的纠纷:一是正面地坦率地辨明是非。二是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是每个党员都有在党内发表意见、讨论问题的权利,但又必须有服从决定、积极工作的义务。这是陈云对党内生活的一次全面阐述。1960年11月25日,陈云在听取中共浙江省委负责人汇报时指出:“一个领导机关听不到反面意见,很危险。提倡讲老实话,但是要有讲老实话的条件……现在除了第一书记、组织部长还可以讲一点干部的真实情况外,其他人都不敢讲,这是党内一种不正常的现象。”[12]《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302页。1962年2月8日,陈云在参加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陕西省全体干部会议上对几年来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以及严重危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这几年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说话有时免不了说错,一点错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在党内不怕有人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13]《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80、231、187、190页。陈云认为,只有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广大群众和干部对我们的工作提意见,才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缺点和错误。只有根据大家的意见,切实改掉缺点错误,才能调动积极性,把工作做好。 “由于这几年我们党内生活不正常,有些人对是否能真正发扬民主表示怀疑,这是不奇怪的。”[14]《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380、231、187、190页。1979年1月,在中央纪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云指出,实现毛泽东同志所提倡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是“全党最大的事情”,实际上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从“敢说话”、“说实话”、“说真话”,到实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体现了陈云对党内民主本质的深刻认识。

陈云提出了关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系列思想。1939年12月,在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他指出:“党内斗争主要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共产党员只有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才可以不断前进。”应该反对怕斗争的倾向,“不主张乱斗,而是主张在原则问题上进行必要的斗争”①《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2、187、117、274页。。“领导着政权的党、领导着军队的党,自我批评更加重要。”②《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2、187、117、274页。1962年2月,他对参加七千人大会的陕西省干部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通气的条件。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③《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2、187、117、274页。关于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陈云提出,一方面,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正确方法,“在党内斗争中,不要滥用名词,要态度诚恳,多做解释,使同志们弄清事实”④《陈云年谱》(修订本·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344页。。“要能善意地、诚恳地批评人,态度要好,还要指出犯错误的原因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⑤《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2、187、117、274页。陈云还提出:“极端民主也是错误的,不能不顾环境要求民主,或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个人攻击的自由批评。”⑥《陈云年谱》(修订本·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113、344页。“对犯错误的同志可以批评,但不要扭住不放……对干部应该全面考察,既看到他犯了什么错误,也看到他做过什么好事;还要看到他犯错误时党内的整个情况。”⑦《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44、433、236页。粉碎“四人帮”以后,陈云指出同“四人帮”的斗争是党内斗争,“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否则后代不好办”⑧《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44、433、236页。。

党员是推动党内民主的重要力量,党员权利的充分行使是党内民主的集中体现。1940年3月,陈云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生毕业大会上指出“强调纪律并不妨碍党员、党组织应有的权利”,“党内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在决议作出以前,有争论的自由;在决议作出以后,有保留不同意见的自由(但行动上必须服从)”,“每个党员、党组织都有权上诉,直至中央。”⑨《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347页。1977年8月,陈云在中共十一大上海代表团讨论党章修改草案的会议上发言,提议 “党员对于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如有不同意见,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提出讨论,并有权越级直至向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主席报告,但在行动上必须坚决执行”这一条中,加上“保留意见”一句⑩《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44、433、236页。。

健全党内民主,要有制度保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战争年代,陈云就强调“党内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11]《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347页。“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陈云深刻总结十年浩劫时期党内民主生活遭受严重破坏的深刻教训。在审阅党的十二大报告讨论稿时,针对讨论稿中 “关于民主制度、民主生活很不够是‘文化大革命’得以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提法,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12]《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2、187、117、274页。陈云一方面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内政治生活的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概括和总结——两个“没有了”,更从制度层面对“文化大革命”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改革开放后,正是在邓小平和陈云等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下,党内恢复了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陈云指出成立中央书记处是党的一项重要措施,书记处的工作方法应该采取集体办公方式,要办的事立即办,不要拖延。“要认真实行集体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没有民主不好,没有集中也办不了事。”①《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353、359、239-240页。1985年9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闭幕会上指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章规定的原则。”“新进各级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要注意学会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要照党章办事,不要一个人说了算。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的充分讨论,以便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把事情办得更好。”②《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353、359、239-240页。1987年1月16日,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内要强调一下,要有民主生活制度。常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政治局多少时间开一次会,要立个规矩。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应该分开来开。这是党内民主生活。民主集中制要坚持。坚持开会讨论,经常交换意见,就不至于出大的问题。”③《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353、359、239-240页。

四、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责任重大

实现党内民主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党的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准则。在不同历史时期,陈云多次强调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

首先,这是由于干部的重要性决定的。“党的干部不同于一般党员,是党的骨干。干部在党的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没有坚强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的事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取得革命胜利。”④《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109页。“干部决定一切”这句话“是通用于全世界的,不但外国通用,中国也通用;不但共产党通用,其他政党也通用”。⑤《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109页。

其次,我们党历史上党内民主、党内生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表明,领导干部能否在党内民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具有关键意义。陈云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首先集中了几十个高级干部开了几个月的整风会议,大家面对面地指名道姓,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总结建党以来的经验教训……全党同志团结一致,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⑥《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0、353、359、239-240页。“从七大到全国胜利前,我们党都很民主。建国初期,民主集中制也贯彻得很好。”但是,“从一九五八年起,特别是庐山会议,民主集中制传统被一点一点地破坏。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说什么‘顶峰’、‘一句顶一万句’,民主集中制搞得很不好。”他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时特别强调:“这关系到民主集中制。”⑦《陈云年谱》(修订本·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266-267页。凡是党内民主搞得好,党内生活正常,革命和建设就顺利。正是基于对中共历史上党内生活状况的深刻反思,陈云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贯彻民主集中制、开展党内民主具有关键意义。

第三,“对于执政以后的党内状况不能盲目乐观”,“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其责任主要在领导干部”。1954年2月10日,在党的七届四中全会上,陈云郑重地提出:“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其责任主要在高级领导人员。”⑧《陈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针对高岗、饶漱石反党分裂活动,指出张国焘这样的野心人物是可能出现的。认为党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干部都经过锻炼,只要加强马列主义教育,加上毛主席在,就可以避免党内出现野心家的看法靠不住,单靠这三条还不能保证党内不再出野心家。革命胜利以后,“比起秘密工作和在山沟里打游击的时代,更容易出野心人物”,“对于执政以后党内的状况是不能盲目乐观的”①《陈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232-233、233页。,寄希望党内不出野心人物很危险。防止党内出现分裂的危险,可靠的、永久的办法“就是提高高级领导人的革命觉悟和革命嗅觉”②《陈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232-233、233页。。不能保证不出野心人物。出了野心人物,乱子闹得大不大,“关键是在几百个高级领导人,就是省(市)委书记以上的干部及军队中的负责干部”③《陈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1、232-233、233页。,这几百个人有高度的革命觉悟和革命嗅觉,出了野心人物容易把他揭露。如果这几百人觉悟不高、嗅觉不灵,则可能出大乱子。大乱子会出在这几百个人里面,“穿黄衣服,穿黑衣服的,党头、政头、军头这几百个人。”“高级干部要提高革命警惕,提高革命嗅觉……这是我们党的团结的可靠保证。再加上一条,我们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在胜利的环境中高级干部不要头脑发昏。”④《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352页。半个世纪过去了,陈云当年提出的执政以后更要警惕出现野心人物、不能对党内状况盲目乐观的思想,体现陈云的深邃思考和高瞻远瞩。防止野心家分裂党和国家,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四,在不同历史时期,陈云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党内生活提出了具体要求。“党内要发扬民主,负责同志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见以诚。”⑤《陈云年谱》(修订版·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上级领导人对下级的批评,务必要适当和正确,千万不要戴大帽子”⑥《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197、221、348、188页。。“领导干部、领导机关必须成为严守党纪的模范。要严防高级领导人破坏纪律的行为,如张国焘。”⑦《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197、221、348、188页。“当权的大党,领导干部很可能成为官僚。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⑧《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197、221、348、188页。“核心领导只有经过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并在实践中经过考验,才能建立起来。”⑨《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197、221、348、188页。“领导干部听话要注意听反面的话。相同的意见谁也敢讲,容易听得到;不同的意见,常常由于领导人不虚心,人家不敢讲,不容易听到。所以,我们一定要虚心,多听不同的意见。”⑩《陈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197、221、348、188页。对于整顿党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重视。要真正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在以身作则、关心党风党纪、发挥监督作用上,没有退居二线和离休、退休的问题。只要是党员,活着就永远处在第一线。”[11]《陈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3、352页。他还希望所有党的高级领导人员,在教育好子女的问题上,给全党带好头。决不允许他们依仗亲属关系,谋权谋利,成为特殊人物。在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方面“做表率首先从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国务院的各位同志做起。”[12]《陈云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43页。

五、陈云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思想对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下,重温陈云关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思想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对于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要深刻认识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时代,学习和继承发扬陈云关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是全党最大的事情”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学习和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陈云关于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论述,对于新时代严明党的纪律、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具有有益的启发作用。陈云反复强调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保证革命事业胜利的重要武器。这些思想今天不但不过时,而且更加可贵。党的纪律涉及党内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仍然需要做到陈云所提出的“无条件遵守”。因为新时代党面临的任务比过去更加光荣和艰巨,更加需要广大党员自觉而严格地遵守纪律,来实现党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

第三,继承和发扬陈云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发展。“无产阶级政党也是最讲民主的党”,是陈云提出的重要论断,他围绕党内要充分发扬民主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新时代仍需继承和发扬光大。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党内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必须执行党章党规确定的民主原则和程序。发扬党内民主关键是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内民主根本在于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第四,健全党内政治生活,要发挥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陈云关于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思想中,特别强调党内不存在特殊组织和特殊人物,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在不同时期他还针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党内生活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提出“保障党的团结,防止党的分裂,其责任主要在高级领导人员”的思想令人深思。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要求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在这方面,陈云的有关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文选党的纪律民主集中制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党的纪律发展历程简表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严明党的纪律强调“三性”“四要”
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