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的下一步:打造用户美好体验的精神产品

2018-07-12 10:06汪毓楠
出版广角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用户产品

【摘 要】 无论是未来的知识服务,还是未来的产品,内力都是最重要的。用户不一样了,他们更内敛,更深邃,更关注自我成长、心灵安顿,所以,我们要帮助用户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帮助用户看懂这些复杂的秩序,满足他们高级的好奇心,满足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一切更高的精神需求。知识服务的下一步就是,用精神产品帮助用户接近他们心中的美好生活,实现用户的美好体验。

【关 键 词】知识服务;用户;美好体验;精神产品

【作者单位】汪毓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知更社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7.003

知识服务仍然很热。虽然知识付费不像去年那样火爆,投资方也不像去年那样疯狂,但广大用户的需求是实实在在地被调动起来,用户的生活场景被实实在在的知识产品填满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好产品的出现。

文明的演进一定是个体的精神需求比例越来越大,物质需求的比例越来越小,人们获得愉悦感的途径越来越多,不自由的压迫越来越少。用户的需求早就不是炫富、吃好等那般简单了,知识文化位于需求金字塔的顶端,势必会越来越受追捧。做好知识服务,不必着急收费,也不必着急探索商业模式,首先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要知道,满足一项需求,或者使这项需求刚性化,是多难的一件事。举个例子,需求是什么?就像钻木取火,人人都知道这个方法可以生火,但真生起来谈何容易。用户的需求就像火一样,有一点点火星,就要拢好,给它添柴吹气,直到熊熊燃烧。我们要相信,一旦有了火,就没有任何人愿意离开它了。因此,知识服务的下一步就是,用精神产品帮助用户接近他们心中的美好生活,实现用户的美好体验。

一、未来知识服务的用户什么样?

要想知道知识服务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就要知道未来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想要什么。很多人进入出版行业的第一天,就知道了出版的意义,即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那我们现在所做的知识服务呢,它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想,它肯定包含原有的出版形式,还包括各种借助互联网的新出版形式。这种服务绝不仅是纸质出版的自救行为,还是一次升级,知识服务显然能满足人们更有深度、更复杂、更丰富、更挑剔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升级。那么,答案很明确,未来的用户更看重的是精神需求与内心体验。

精神需求与内心体验是无法使用任何经济指数来测量的,唯一能用的方法就是心理画像。比如,知更社区成立之初,就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读者们的精神需求,他们早已不满足于只读我们的书,还希望坐在一起聊我们的书,讨论书里引申出来的话题。开始,作者还是中心,后来,作者是否参与进来已不重要了;开始,书还是中心,后来,话题成为中心。起初,知更社区基本以阅读推广与读书会讲座活动为重点,做到了以丰富的知识服务为中心,如游学、心理沙盘、读书会、诗歌会等。简单说,知更社区是把知识服务作为基础,把知识付费当作窗口,根据用户的心理需求不断地自我更新、服務用户。我们的一步步转型,是与我们对用户的理解离不开的,我们为未来用户做了四个层面的画像,由此敲定了知更“知性疗愈,理性成长”的风格。第一个画像是成长型;第二个画像是自我型;第三个画像是深邃性;第四个画像是佛系型。

1.用户的青春期拉长了,一生都追求成长

很多流行词汇都在印证这种现象,如巨婴国、本宝宝等。成长有两层含义:一是对率性、自由的渴望与认可;二是对自我的看重,人们会把更多注意力放在“更好的自己”上。拉长后的青春期,人们可以继续保持叛逆与乖张,年过中年,他们仍一直在报各种学习班,希望从导师型的朋友那里获取力量。

2.无法再用社会阶层来划分人群,用户更自我,随聚随散

这个论断初看可能有点夸张,因为这些年我们习惯于以社会阶层来划分人群。尤其是这两年,中产阶级的提法用得很多,如中产阶级的焦虑、中产阶级的崛起、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等。阶层分析对做产品最大的用处就是为用户画像。为了使我们的产品能精准到达用户,我们会做一些调查分析,如调查用户的收入、职业、购买力等,调查分析采用的模型,一般是金字塔结构,这也是很多畅销书的成功做法。

而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出现了一种叫作“自我屏蔽”的新现象。什么是自我屏蔽?就是有一部分人开始把不喜欢的世界拉黑,只与喜欢的世界交往,拒绝阶层分析,拒绝金字塔结构。这些人用审美、价值观、趣味与偏好等非经济因素打造“个人城堡”,城堡很坚固,他们可以走出来,但你无法走进去。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了一盘散沙,相反,城堡里的个体很容易被认可的价值观打动,很容易被相似的审美观吸引、聚集,这种现象我把它概括为金鱼缸效应。怎样才能了解我们的用户在想什么呢?既然每一个用户都依靠审美、价值观、文化趣味为自己打造了一座“个人城堡”,那我们就用贴个性标签的办法破解这座城堡,不断地贴标签,然后分析。据说小米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能给一个用户贴100个标签。

3.用户变得深邃起来,向内转,关注自己的小世界

这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至少在我们组织的很多线下活动中,我发现内向人群不知不觉地成为主体。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内向性格是复杂的网络互动造成的,维多利亚时代造成了集体的压抑性格,20世纪20年代造成了世界的革命性格。结合中国现实,我把内向性格分成5类:程序员式的内向、工作狂式的内向、叔本华式的内向、孤独者的内向、演员式的内向等。多年以来,我们认为外向的性格好,因为外向的人天生就有社交优势,可以结交人脉、获取信息,外向几乎是成功者的首要因素。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发现,做事情认真、有创造力、专注等品质的人也可以获得成功,甚至获得更大的成功。基于此,我们的产品也要向内转,简单说就是走心。走心,就是把知识设计到人们的心灵结构里。

4.佛系审美开始流行,社会变得低欲望化

最近流行一个词,叫佛系青年,后来派生出不少类似的词,如佛系审美、佛系生活等,这是一种与世无争,不拼搏也不躲避,顺其自然,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佛系这个词的流行,证明了中国开始进入低欲望审美时代,佛系背后所代表的柔性心态会逐渐成为审美主流。我们的年轻用户,别看他们天天吐槽,其实他们过得比哪代人都好,生存焦虑少之又少,而像成功、竞争、出人头地这类以往刺激性的刚需,属于70后、80后的焦虑,好奇心、成就感、创造性、陪伴感这类非刚需才是年轻用户的新宠。不得不说,我们的用户群体确实变了,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世界,这个小世界偏重于人的内心,随之而来,时代性格变得内敛,审美也开始走低欲望路线。这些变化给我们什么启发呢?第一,我们在策划产品时,要偏重向内转,我们教给用户所有的知识与方法,都要内化成“心法”;第二,我们运营产品时,要沉住气,平静下来,举手投足,既要像个心理学大师,又要像个美学大师。

二、既然要知识服务,未来哪些知识会受欢迎?

未来哪些知识会受欢迎,这是摆在每一个知识服务者面前的问题。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和上一部分的判断密切相关:用户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需求?我认为,就我们现有的文明框架而言,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就是“通识”,即一种“内行讲给外行听,外行听了不仅长知识还能受启发”的知识。而我们要做的是把人类文明史上的知识重新生产一遍,打破学科界限,重组“通识”,因为“通识”最能满足上面我们给用户做的四个层面画像的需求。下面以几个学科为例。

1.社会学:生活场景的背后是秩序感

社会学是西方主流的一门学科,有三个奠基人,一个是马克思,一个是马克思韦伯,还有一个是涂尔干,这个学科诞生了无数经典著作。然而,社会学在中国,几乎被挤成了边缘学科。其实,社会学这个学科蕴藏着巨大能量,能开发无数知识服务的选题。

社会学是干吗的——解释社会,社会在哪里——在一个个场景里。社会学家不断地解释一个又一个生活场景,如公司、家庭、生死等。知乎有一门私家课,叫“职场社会学”,得到有个专栏,叫《关系攻略》,讲的都是在这些场景中如何解决人们的问题,它们深受欢迎。然而,这只是用到了社会学的第一层——解决人们的方法焦虑。方法焦虑之后还有认知焦虑,在我看来,这才是社会学的精髓。比如,在任何一个场景中,除了解决问题,人们还需要立场、表态、秩序感。如个人身在职场中,他不一定想干掉竞争者,他想与世无争,又不想身居人后,怎么办?这时,他特别想彻底搞清楚这件事,不仅要学会还要真枪实弹地用上。显然,社会学家能提供帮助,他们提供了那么多场景,提出了那么多理论,理论是什么?就是帮你认知社会规则、万物秩序的。我们知更正策划一门课,叫“第一秩序”,副标题是“社会学的安顿”,满足的就是人们对秩序感的追求。

2.哲学:深邃理性的背后是疗愈力

有人说,哲学除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没什么实用价值。我认为,哲学的最高价值恰恰就是实用,救人生死,摆脱抑郁,还不够实用吗?在课程“隔壁住着柏拉图”里,我们突出了柏拉图哲学的陪伴屬性,柏拉图的人设是一个为你解决问题的高手。尼采的超人哲学也很受欢迎,尼采的奋斗理由是和一般的鸡汤文章不一样的。当然,当你不想奋斗的时候,可以找叔本华,叔本华被认为是痛苦体验师,他总结过上百种痛苦的形式。总之,哲学里的人生哲学以其深邃的方式展现了疗愈功能。

3.心理学:教人成长、超越与向上

心理学是一门显学,很亲民。不过,一进入中国,心理学马上变得严肃。大学研究所的心理学研究更多被归入认知科学,基本是通过实验室、按照理工科的套路来生产知识;在民间,心理学研究更多应用在心理咨询上,但应用得并不好。我们如何让心理学搭上互联网知识付费这趟快车?第一,把科学主义的东西剔除,因为实证的心理科学基本是后浪推前浪,我们主要看前沿的结论,看能刷新你认知的结论。第二,我们要把心理学的病人预设给倒过来,心理学研究的不是老弱病残学龄前的人的心理,如果做成付费产品,内容应该是一些教人认知自己、超越自己的东西,这也是马斯洛一直赞同的观点。目前,整个社会都向内转了,大家更关注心灵秩序,我们不能孤立地去传播知识。因此,心理学的知识生产要回到教人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角度,重新组织体系。传统心理咨询里的心理沙盘、人格测试等,只要符合这个角度,就可以拿来设计产品,为我所用。

4.经济学:模型的背后是行动

经济学产品我们做得并不多,我们发现最近流行一种论调,认为很多经济学规律失去了解释力。如同《资本论》需要一本迭代的《21世纪资本论》一样,经济学可能需要进行一次自我更新,至少需要围绕普通用户来一次知识重组。近十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很多都是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国内更多将其称为经济心理学。我们能否进一步大胆猜想,从用户的心理需求上看,经济学的阐释、理解是否要被经济“行动”所替代。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经济学领域的知识突围,很可能要走“行动者之路”。

5.艺术:佛系审美的背后是心灵的重塑

艺术领域太重要了,尤其是对中产阶级而言。中产阶级更多是一个文化概念,和财富关系不大,如果现实中的中产阶级想拥有一个精神共同体,那么,艺术世界是唯一选择。一个缺乏想象力、体验力的人,无论再怎么富有,都只能活在单维的世界里,无法获得更完整的快乐。知更社区请过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研究院的老师开过好几次线上直播,专门讲鉴赏中国画,我们正在与北大朱青生老师共同设计一门“艺术的心灵史”的课程,专讲“艺术如何帮你安顿心灵”。此外,过去一年,我们还组织了敦煌游学、宗教建筑游学。游学中,我们不仅普及知识,还把服务的点放在“艺术为什么能打动你”。我们策划这些艺术课程,除了提升用户的审美品位,增加用户的社交资本,还看重提高用户的想象力、感受力与体验力。

6.生物学、天文学、军事、法学、医学:这一系列学科的背后是场景

很多知识看起来冷门,甚至很多都没有上过知识付费的桌面,其实,冷门里面也大有学问,这些学问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且真有用。我们一直在推崇一个概念——高级外行。生物学、天文学、军事、法学、医学这些领域才是高级外行真正感兴趣的。一个将军如何组织一场战役?一个医生如何组织一台手术?一个法官如何断案?一个生物学家如何发现细胞的秘密?这些内容看起来是科普,实际上折射了管理学、社会学等有用的知识。为什么高级外行对这些感兴趣?因为这些学科提供了原始场景。现代人不缺理论,不缺思想,最缺的恰恰是场景,场景就像疑难案件的判例一样,直接能给那些高级外行以启发。生物学、天文学、军事、法学、医学这些领域还没有引入知识付费中,但畅销书已经有了,如《洞穴奇案》《致年轻律师的信》《三体》《街角社会》《圣杯与剑》等。

上面分析了几个学科在知识服务时代的意义,知识服务要想深远地走下去,必须放眼于人类现有的知识文明框架,从中重组一套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我们将之概括为“新通识”。

三、知识服务产品的未来策划,应该是什么样的?

策划是相通的,知识服务产品的策划是一次能力的迁移。若没有在传统领域做出畅销品的能力,那么在知识付费领域也是很难的。策划能力的迁移体现在很多环节,一一讲清楚很难,但是几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变的。

第一原则: 产品是帮助人解决问题的,但我们反对将产品工具化

知识服务要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不是卖答案、卖秘籍、卖工具。像“99招”“108式”这样的课程,我们是拒绝的。我们要给用户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心智方案。比如,“如何拥有一个成熟人格”就是一个既能解决用户的方法焦虑,又能解决用户的认知焦虑、表达焦虑与立场焦虑的例子,用户最终得到的是一个“赋能于自己”的心智方案。

第二原则:价值与价值感不一样,解决问题后,如何让用户付费

你为用户解决了问题,只能说明你的产品有价值,但用户不一定付费。用户要付费,他必须要得到一种看得见的“价值”——价值感。有没有价值感是免费产品与付费产品之间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怎么做出价值感?一是向用户解释,这个产品是专为你设计的,是针对你的特点量身打造的,而不是随便其他一个平台过来分销的;二是让用户知道,主讲人是为你优选的,他的独特经历与独特背景特别适合讲这个;三是要告诉用户,不仅是老师讲得好,我们还为这个产品做了幕后深加工。如知更和壹心理合作开发的“决定人生的21个心理学效应”这门课程,其中的21个心理学效应是我们从近500个心理学效应里筛选出来的,引入了社会学、经济学等延展知识,拓宽了课程深度,增强了价值感。

第三原则: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进化而来的

只有产品做出了价值感,用户才会付费,那么怎样才能让用户持续付费呢?答案只有一个:不断升级产品。知更的“哲学闪耀时”就是迭代升级的典型。之前,我们与一些读者交流,发现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市面上常见的人生鸡汤了,我们尝试做了几次尼采、叔本华、罗素的课程,发现这些课程大受欢迎,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项工作,请中国人民大学一位哲学老师把西方哲学史里“人生哲学”部分全都整理出来,相较于之前零散的课程,这算是一次内容升级。然而这还不够,我们又研究了其他平台的哲学课程,发现那些课程很多都是照搬教材,基本按照教材的顺序罗列,内容也侧重知识普及。于是,我们打算再做一次升级。我们和主讲人一起把人生哲学这个大主题细分为自我、世界、他人等七个小主题,并且打破时间顺序,创造性地以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为顺序,呈现给用户。这门课程在豆瓣时间上线后,好评如潮。我想下一次迭代,很可能就是一次中西贯通的“哲学闪耀时”。

总的来说,你帮用户解决了问题,你的产品才有价值;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你提高了用户的心智,用户才会向你付费。如果你想让用户持续付费并成为你的会员,那你就要不断迭代,通过产品升级推动用户升级。

最后,我想谈几句未来的作者,即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谁都知道名家是重要的头部资源,流量大,变现容易,但是没有头部作者怎么策划产品呢?我觉得,头部是可以孵化的,未来知识服务的生力军很可能来自腰部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激发腰部作者的潜能。知更有一个选题叫“权力简史”,需要一个跨界高手来主讲。权力本身就是跨界问题,主讲人要懂历史、心理、社会、政治,语言风格还要尽可能通俗,我们联系了好多名师觉得都不适合,最后发现一位经常参加读书会的学友反而是合适的人选——他是人大附中的老师,教文科,阅读面广,口才也好,关键是他本人能和我们高度配合。高度配合很难。罗永浩的课程停更了,因为罗永浩低估了做产品的难度与投入的精力。有人問我,知更那么多作者是从哪找到的?答案很简单,有了选题,我们去知乎找,去简书找,去豆瓣、微博、公众号找,去找那些有学习热情、视野开阔、功底扎实又不受学术羁绊的终身学习者。只有先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成为知识服务者,否则产品怎么迭代,用户怎么升级?

总之,无论是未来的知识服务,还是未来的产品,内力都是最重要的。用户不一样了,他们更内敛,更深邃,更关注自我成长、心灵安顿,所以,我们要帮助用户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帮助用户看懂这些复杂的秩序,满足他们高级的好奇心,满足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一切更高的精神需求。

猜你喜欢
心理学用户产品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