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与“敞开”

2018-07-13 01:19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89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胡塞尔意向性先验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100089)

故事也要从胡塞尔说起。刚开始的时候,之所以感觉这两个词具有比较的空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加登和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加登早年在哥廷根大学就认识了胡塞尔并跟从其学习,后来更是随胡塞尔一起前往弗莱堡大学(胡塞尔1916年接替李凯尔特成为弗莱堡大学哲学系主任),并在那里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业。至于海尔格尔,他和胡塞尔的“爱恨情仇”以及那句著名的“现象学,海德格尔和我而已”,可谓是稍对现代西方哲学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事情,毕竟很多西方哲学的导论书都会顺带提一笔。当然,较之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英加登和海德格尔在理论上都受到了胡塞尔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展现”和“敞开”的概念中。全面讨论几位理论家之间的渊源是一项宏大且精深的工作,我在此只能是简单介绍。

我们先从两个概念相近的地方开始看吧。海德格尔和英加登都与胡塞尔有师承关系,但两人又都不约而同地反对起他们的老师来。这种反对也在《论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显示出来。其中批判首当其冲的重点就是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我们可以把这一术语分为“唯心”和“先验”两部分来看。首先,现象学本身就是一个关注主体和主体性的理论,意向性的核心就在于“将某物作为某物解释”,所有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的意向性。“人将某物作为某物意向,也就是说,人总是在特定的概念和描述下,或者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来意向。”1世界只能是人的视野下的世界。质言之,主体可以没有世界,但世界必须拥有主体。实在依赖于主体,这种依赖所依赖的是主体性的意义系统和有效性,实在要想表述和表达自身,必须要经过经验性和概念性维度的引入。以上种种,明显带有“唯心论”色彩,而在胡塞尔转向先验想象学之后,“唯心”与“先验”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显起来。这里之所以说更加明显,是因为“考察知识和经验的可能性条件的现象学从一开始就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论。”2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概念,该概念可理解为一切判断的必要充分条件,它不仅独立于经验,甚至也独立于感官印象。是人从一开始就具备的能力。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是因为康德认为,后天概念是偶然性的,因此无法作为普遍的标准,而人人皆有的先天判断却可以。胡塞尔的现象学目标就是“现象学应该是对所显现之物恰到好处的忠实描述,并且应该避免形而上学和科学的预设和玄思。”3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对于防止预设“经验”而导致误导和对普遍真实的追求。如何摆脱经验的“幻觉”?最后只能是走向先验了。这和康德的思路是一致的,意向性本身就带有先天综合的意味,意向性的出发点不正是无法经验的先验存在吗?当然,胡塞尔更进了一步,他思考如何到达无前提的意识本初状态。简单说,胡塞尔要用“悬搁”来给实在“打上括号”,通过“还原”,明确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即主体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条件。虽然胡塞尔强调他并不是放弃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如此的极端必定割裂了主客体的世界。英加登和海德格尔都是反对这种“割裂”的。

“我和胡塞尔第一个实在的分歧在于;胡塞尔现在认为,他过去确认的所有观念的客体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向性的造体,因此他便将他的先验唯心主义无限地扩大了,可我今天依旧认定各种各样的观念客体都有其确切意义上的观念性。我甚至认为观念性的概念是存在的基础,它使意向性的客体具有交互主体的同一性,它的存在方式是一种不独立的存在。”4这是《论文学作品》导言中的一段话。这里着重的是如何看待“观念客体”。观念在传统哲学概念中本来就不是先验的观念,而是带有经验性的,从这一点来说,英加登排斥纯粹的先验。同时,指出观念客体有“确切意义”,实际上就是反对了胡塞尔所说的把所有观念客体都视作意向性造体,即客体是具有独立性的。如其下文所说,“我在这里说的实在客体和观念客体都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它们的存在不决定于对它们有什么认识的行动。”5可见英加登对纯粹“唯心论”的保留态度。综上,我们可以说,英加登坚持客观世界的实在性。

海德格尔对“先验唯心论”的态度和英加登基本一致。在对胡塞尔的批评说上,他或许比英加登走得还要远。“胡塞尔现象学中他最不能接受的大概有两点。一是胡塞尔始终把先验还原与先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而海德格尔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先验唯心论的立场。二是胡塞尔主张一切意义的终极起源需在先验主观中寻找,而海德格尔却拒绝接受一个与世界想脱离的主体。于是,海德格尔一面声称原则上追随胡塞尔的现象学,一面又坚持有权修正和发展它,虽然这种修正和发展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基础。”6这段评论很精炼地说出了两人的差异。《艺术作品的起源》中,在论述艺术和诗之前,却先从物这个课题入手,这是因为在海氏那里,艺术作品首先是一个物。“所有作品都具有这样一种物因素,倘若它们没有这种物因素会是什么呢?”7而这个物,它不是“唯心”之物,而是实存实在的,比如他所引用的希腊神殿的例子。由此可见,海德格尔的“唯物性”还是相当明显的。英加登和海德格尔大致所赞同的都是前期胡塞尔,但是对于后期胡塞尔极端的“先验唯心论”则都持批判态度。两者在这一方面相同的立场也反映到了“展现”和“敞开”两个概念中。

首先,两个概念都针对一个所指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并不会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在《论文学作品》中,它是“再现客体”,英加登的“链条”是这样的:语句中的意思和更高级的意思单元形成意向性的事物状况,而事物状况又构建出“再现客体”。这种构建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所有这些事物的状况再现它们要表现的客体时,总是要‘展现’它们这样那样的特征。这种‘展现’的目的是要我们认识那些客体……我们只是间接地借助于语句所表现的事物的状况,才能深入地了解那些东西的存在方式。”8第二种是“有事物的特定的观像或者确定事物的状况和在这种状况的发生中表现出来的,而这一切又给主体展示了那个事物的真实的和看得见的属性。”前者偏向于“形容”,后者类似于“描述,但是他没都是属于同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再现,即让话语符合实在,不过由于其中添加了意向性理论因素,这种再现又与传统相当不同。而海尔格尔的理论,在我看来更深邃一些。《艺术作品本源》里,这个对象是“世界”,“然而,正如作品要求一种在奉献着—赞美着的树立意义上的建立,因为作品的作品存在就在于建立一个世界。”9海氏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我想在下面比较两个概念不同的时候在稍做叙述。所谓“世界世界化(Welt weltet)”,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依旧是不同于主体及主体意识的世界。

其次,这两个概念的实现都有赖于作品本身。也就是说,作品是它们共同的扎根之所。英加登和海德格尔的文艺研究都是以作品本身为“跳板”的,都没有从作品以外寻找解释,只是这种依赖在程度上并不相同。《论文学作品》自不必说,题目已经说明了一切,英加登在开头的导言中就直接地宣称,“我在这里宣布,我要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基本结构和存在方式。”10相对而言,海德格尔并不注重于对作品内在结构的分析,而是把作品视作一种更具抽象和宏观的东西。海德格尔是这样叙述的:“然而,作品本身在某个时候是可通达的吗》为了成功地做的这一点,或许就有必要使作品从它与自身以外的东西的所有关联中解脱出来,从而让作品仅仅自为地依据于自身。”11此句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和英加登一样,强调作品在文艺研究中的首要性。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海氏让作品依据于自身,与英加登又有所不同,他是要回到更加本质的深处,这个本质与海德格尔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和“真理”息息相关,因此就更具有独特性。同时,我认为,两个理论家的理论都扎根于作品本身,也与现象学传统有相当关系,现象学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客观性,纯粹性的描述,这一追求反对来自外部的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的侵入。因此,“展现”和“敞开”也就共同拥有了鲜明的反预设性。

最后,“展现”和“敞开”就其字面意思,都包含有“揭示”的成分,具有动词性。上面提到,这两个概念都指向某一对象,而作用于这一对象,即是把这一对象的内容表现出来。这一内容原先是晦暗不明的,在“展现”和“敞开”之后,一切才处于光亮之中。我们因此可以说,在理论的逻辑上这两个概念的功能是相同的,那就是吧主体和客体,受者与施者联系到一起。

上文提到过两者的不同。英加登和海德格尔毕竟是不同的理论家,或许他们会在某个问题上分享相同的立场,但差异在是他们之间主导性的存在。体现在“敞开”和“展现”中,就是两个概念所针对对象的差异,“再现客体”与“世界”的差异。“再现客体”的概念具有一定的误导性,它非常容易被理解为在客观世界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种实在既可以是有形的,比如一个苹果,一艘船,一座城市等等,也可以是看不见的,比如一场梦,一段心情或者回忆。但英加登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再现客体和事实客体并不同,比如历史中真正的拿破仑和《战争与和平》中被描述的再现客体“拿破仑”必然是不一样的。可我们也不能因此说作品中的“拿破仑”是假的,因为文学的真,只能在再现的范围,在作品内部去判断。在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再现客体和事实客体之间的关系,为此,英加登引入了“代表”来说明。“代表”是指再现客体“假装”那个真正的客体,真正的客体在作品里只能是缺席的,再现客体即是弥补这种缺席。而“世界”要复杂得多,“世界并非现成的可数或不可数的,熟悉的或不熟悉的物的单纯聚合。但世界也不是一个加上了我们对现成事物之总和的表象的想象框架……世界始终是一个非对象性的东西,而我们人始终隶属于它。”12敞开的就是“世界”,未敞开的就是“大地”。海德格尔的“世界”观是这样的,“建立一个世界并不是指把某种新的现成事物添加到一些已经现成的事物之间,相反,万物由于世界的开启才获得自己的形象。”13要想廓清敞开的意义是超过我能力范围的工作。粗糙地说,敞开意味着主体的经验或经历,这份经历与客观现实相遇,纠缠,融合,于是产生了世界。世界既具有主体的理解性,又具有客观实在性。“人并非先是一个实在才去领会自己的,他人的,他物的存在并对存在有所作为。人之为人,倒在于他先就领会着他竟存在,领会到一切事物竟存在。”14简言之,人在“世界”之先。不过,需要说明,这和胡塞尔的先验唯心论不一样,其中既肯定经验也肯定物质作用。此外,“敞开”的作用是有限的,海氏认为,作品在敞开世界的同时,也必然带有某种封闭性,即大地。敞开的世界与封闭的大地处于永恒的“争执”中,两者互有区别,却又相依为命。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去观看一件事物的时候,我们必然要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既让我们看见,又让我们看不见。比如你看一个苹果,你只能看见正面的部分,而反面只有转动它才可能看见,而你转过来后,原先的一面又变得不可见了。“世界”和“大地”也是同理。

总的来说,“世界”和“再现客体”的差异,是两种理论聚焦于不同的层面所造成的。英加登的理论更微观,是一种对文学作品细致地解剖,小到语音,大到文学整体的框架。而海德格尔更加宏观,他在一开始就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我们不能说,这两者的理论谁高谁低,谁比谁更加接近某一个“真理”,因此应当选取一个,摒弃另一个。而是应当在运用时注意到我们所针对的问题更接近于哪个层面,之后才能从中选择并加以运用和思考。

注释:

1.[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2.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55页.

3.[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4.[波]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5.[波]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6.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29页.

7.[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4页.

8.[波]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9.[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4页.

10.[波]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11.[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27页

1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3页.

13.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32页.

14.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56页.

猜你喜欢
胡塞尔意向性先验
意向性运动干预影响局部脑缺血大鼠GLUA2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
康德定言命令的演绎是一种先验演绎吗?——论纯粹知性与实践理性在先天原则证成方面之异同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单幅图像去雾算法研究与实现
先验想象力在范畴先验演绎中的定位研究
时间现象学问题意识的源起
——论胡塞尔对布伦塔诺时间观的继承与批判
对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下的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先验的风
(简论诗创作的意向性)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原初动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