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随园小考

2018-07-13 08:50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210037
大众文艺 2018年24期
关键词:随园袁枚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210037)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曾任溧水、江浦、溧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在江宁知县任上,以“三百金”购得用雍正时江宁织造隋赫德的旧园,经过修整改造后,以“随园”之名闻名于世。

一、随园方位与造园理念

1.随园方位

随园在金陵城北门桥西二里处的小仓山一带,“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袁枚《随园记》)小仓山为清凉山的东脉,又分为南北两支,其中“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的”中间谷地便是今天的广州路。现广州路南有五台山;北部峰岭已不可见,为晚清太平天国建都金陵时,为筹备军需削成梯田以种植粮食所造成,然其高亢的地势仍然依稀可见。

2.造园理念

购得随园后,袁枚对之进行了完善:“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袁枚《随园记》)这里,袁枚根据原有山势高低、涧谷宽窄等地形,或置江楼,或置溪亭,或为桥,或为舟,随意安排,很好地体现了“随”的本义,更是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因地制宜”原则的运用与发挥。

二、随园营建过程

嘉庆二年(1797),袁枚以八十二岁高龄临终遗嘱之际,对随园孜孜有念:“所谓能忘情者,随园一片荒地,买价甚廉;我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所费无算,与我贫贱起家光景相似。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袁枚《随园老人遗嘱》)在近五十年的随园生活中,袁枚对之倾注了太多了心血和感情,遗嘱中对随园所谓“一造三改”,正是其一生经营随园的高度概括。

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从隋氏手中所购的,是一座倾颓的荒园,经过一番“就势取景”的整治后,才有了新的整体框架和规模,是为“一造”(《随园记》)。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从外地回到南京,看到随园“所植花皆萎,瓦斜堕,梅灰脱于梁,势不能无改作。则率夫役,芟石留,觅土脉,增高明之丽。治之有年,费千全而功不竟。”这一次花费了“千金”而未能完工,可见改造工程之巨,是为“一改”(《随园后记》)。乾隆二十二年(1757),袁枚再次改造随园,这次袁枚“有所弃”“有所成”。所弃者,如放弃对小仓山南侧营造,使之成为空旷之地;放弃对内堂卧室的修整,满足妻儿和自己的日常居住即可;山坡起伏之处不修墙垣,山谷低陷之地不建厅堂;人的寿命没有房屋长久,故弃用精细的材料。所成者,如在不便造屋的空隙之地开水塘、种竹子;地基高处的窗户造得宽敞,以便开阔视野;以短护长,以疏彰密,更要储备钱财,保证财力有徐,才能维护日常家用和稿赏工匠,才能不断营治园林。这种有所弃有所为的做法,正是袁枚“人之无所弃者,业之无所成也”的理念在营园中的体现,是为“二改”(《随园三记》)。乾隆三十三年(1768),袁枚阔别故乡“西湖三十年,不能无首丘之思”,因此仿照西湖,为堤、为井、为里外湖、为花港、为六桥、为南峰北峰,改造工程完工后,能够“居家如居湖,居他乡如故乡”。次年,袁枚又在随园西边的空地墓地安葬已故去十八年之久的父亲,之后在父亲坟茔旁为自及家人预造生圹,“将植梅花树松,与门生故人诗饮其中”。是为袁枚“三改”随园(《随园五记》《随园六记》)。至此,袁枚对随园的营造大致完备,随园格局也基本定型。

三、随园景致

1.随园建筑与景点

袁枚曾作《随园二十四咏》以咏叹,计有仓山云舍、书仓、金石藏、小眠斋、绿晓阁、柳谷、群玉山头、竹请客、因树为屋、双湖、柏亭、奇礓石、回波闸、澄碧泉、小栖霞、南台、水精域、渡鹤桥、泛航、香界、盘之中、嵰山红雪、蔚蓝天、凉室等24景。袁枚嫡孙袁祖志《随园琐记·记堂榭》亦记载了随园中38处建筑:小仓山房、夏凉冬燠所、盘之中、金石藏、古柏奇峰、环香处、小眠斋、书仓、琉璃世界、嵰山红雪、绿净轩、蔚蓝天、水精域、捧月楼、诗城、小香雪海、悠然见南山、南轩、因树为屋、诗世界、南台、绿晓阁、群玉山头、柳谷、竹请客、双湖亭、鸳鸯亭、渡鹤桥、水西亭、澄碧泉、小栖霞、判花轩、天风阁、六松亭、半山亭、回波闸、藤花廊、山上草堂。袁枚族孙袁起曾绘《随园图》,并在《图记》中,详尽描绘了这些建筑、景点的布局和方位。后今人童隽以之为据,绘制了随园总平面布置图。

2.随园景致

随园建成之后,景致颇佳。园中一年四季皆有花开,尤其在农历春三月牡丹盛开和秋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前来赏玩的游人最多。到了冬天,随园满山红叶,又别是一番景致。初春的时候,随园一园新绿,更是可人。其他风景、雨景、月景、雪景、声景更能频添随园雅韵:

风景:“在夏时,忽而黑云在天,万绿皆暗,竹摇松撼,柳舞荷倾,或坐楼头,或依亭际,自有一种爽适之趣。倘飞花落絮,乱舞庭前,时值深宵必增惋惜。”

雨景:“春夏皆佳。盖小雨润花,最适人意。一雨而众山皆绿,尤觉宜人。若时当酷暑,非雨不足以生凉。凭栏观荷上之珠,倚枕听竹间之响,清境也,静境也。或大雨滂沱,则四山之瀑布齐飞,更觉爽人心目,恍入天台、雁宕间矣。”

月景:“四时皆妙,而梅花开际,尤觉清绝。若雪月交辉,则真如仙境,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也。此外,秋高气爽之天,月到中秋分外明,洵足供人赏玩。然花底寻阴,池中掬水,亦何时非腾境哉!”

雪景:“领略于梅花枝上,固矣。然压竹之声,枕上惊闻,亦称清绝。至于岭上山门,篱旁屋角,除却红栏,一白无际。置身高阁,目炫神清,此是何等境界!”

声景:“春则燕语莺簧,以及反舌催耕,各极其妙;夏则蚓笛蛙鼓;秋则促织莎鸡;冬则寒鸭塞雁。”

四、随园地位

袁枚在世时,随园业已经成为南京地标性园林,春秋时日,前来游园的人非常之多。南京又是江南贡院所在地,若逢乡试的年份,因秋闱而来游之士子,更不可胜计:“缘应试士子总有一二万人,而送考者、贸易者又有数万人,合而计之,数在十万人左右。即来白下,必到随园。故每年园门之槛必更易一二次,盖践履太繁,限为之穿故也。”(袁祖志《随园琐记·记四时》)到金陵者必到随园,说明随园虽然属于袁枚私有,但已经具有公共空间意味了。造访袁枚随园的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在南京任职的地方官,如历任两江总督、江宁布政使、上元知县、江宁知县以及来南京主持江南乡试的考官们,第二类是钟山书院的学者,第三类是日常交友的士人,其中绝大部分是三年一度来南京参加江南乡试的士子。从这些人员的构成及活动来看,能够参与随园雅集的人,大多是在南京任职的官员,随园的核心弟子也多是这些官员的后代,可见袁枚交友圈呈现出比较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一特征与南京的地域社会的特征紧密相关。明代,南京作为陪都,是江南地区的核心城市;清代,南京仍是江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城市,但是从江南城市的经济地位来看,苏州第一,扬州第二,南京第三。随着经济中心向苏州、扬州转移,城市的文化地位也随之让给了苏州和扬州。南京士人强烈地参与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随园活动,正是对南京文化中心地位丧失的一种补偿。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袁枚随园所形成场域,具有了政治权力的干预和再分配的功能。

袁枚去世后,随园留给了子孙。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南京,居住随园的袁枚之孙袁祖志携母逃往上海,随园随之落入太平军之手。刚开始为夏官丞相的住所,不久后搬走,随园呈现无主状态,日趋倾圮,里面的一切陈设、器皿以及花木、竹石,被人随意搬取,以致最后房屋均被拆毁殆尽,太平军于是在随园垦荒种植,以致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克南京后,随园“并无寸椽片瓦”(袁祖志《随园琐记》)。袁枚“一造三改”苦心经营,并在其身后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随园,终于成为一片废墟。之后,又有棚民继续开垦种植,以致清末民初陈作霖探寻故址时,只有“平原一片,双湖水仅一泓可辨”(陈作霖《炳烛里谈》)。

猜你喜欢
随园袁枚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南京大闯关
聚是一团火 散作满天星
——“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10周年学术论坛活动掠影
一百顶高帽子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袁枚也曾被难倒
随园捶虾
随园·袁枚
才子袁枚缘何富得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