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觉类艺术的审美感知力提升

2018-07-14 19:48颜兰华长沙学院410022
大众文艺 2018年7期
关键词:感知力细微处视觉艺术

颜兰华 (长沙学院 410022)

任何一个人对美的感知能力,既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的熏陶和培养。美的感知能力也即审美感知力,是指能迅速地从某个角度捕捉一个事物的美感并予以升华的能力,是需要较为敏锐的感觉或训练的。

感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如对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或质地等的的感官印象。虽说感官印象趋于生理说法,却也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和其他感知力不一样,视觉艺术上的感知能力更多的用眼睛来感知,从眼到达心的过程,是审美感知力作为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它既是直接也是间接的美感经验,它似乎很隐秘却又很直接,这种能力犹如神通,一旦领悟就会扩容,一旦拥有就无所不在。

那么,如何提升一个人的审美感知力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简而言之,一是横向角度,二是纵向角度。

横向角度的方面需要多看,既看整体,更看细节,尽其所能的看到细节入微处。从细微处可以感知视觉艺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如果说视觉艺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有着突出的第一吸引力,那么细节处就是一件视觉作品的持久度。审美的感知力也因为这一个个的细微而精彩和深入,视觉感知会从由粗看到细察的“进化”过程中,审美感受慢慢提高和升华。如中国传统艺术中典型的视觉作品——书法,其趣味和妙处就尽在细微的处理,笔画和空间的巧妙搭建,而这正是书法视觉艺术的精彩。再如魏晋时期人们对风骨之美的推崇、唐宋对大气磅礴的追求,审美感知呈现一个人生存状态和心相的表征,就是像人身体末梢神经的一个外现的一个东西,细微处的审美感知跟一个人本身基本是最接近的,也是最近于心性的感人至深处。

细微处当然需要一种观察能力,或者常言说的“眼力”,眼力又需要某种程度的锻炼。你需要锻炼如何去看,以及看什么,藉由视觉作品的锻炼,你可以进一步精准地捕捉到更细小的真实,这是有别于粗看之下的具体的体察观微,而聚集在一个视觉艺术作品,是会帮助人提升察微的这个能力。比如把书法字体放大到几倍,你就会发现,和看小字时候的细节,很多部分是几乎看不到的,那么体会到的感受,或者说审美的感知自然有天壤之别。所以细微的观察的时候,是放大了当下体察的密度,信息量更丰富,审美感知也更加具体和到位,或者说,和原作有了“近距离”的真正认识。当然,这也是观察的难度所在,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和方法的带入。

如果说横向的审美是指外在的观察和信息丰富密度,那么纵向审美更多的指向是一种内在的方面。首先,纵向方向的多思可以由外在引向更深远含义的内在,在视觉作品上的审美感知,可以让人从表面深入到一件作品的内在,乃至一个人、一个时代下的风格面貌和精神。其次,纵向的角度更多集中在于思量视觉图形背后的意义,从而得到视觉图形、图像内在的表征。就如同,如果我们不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不用审美的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事物,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 当我们用心去体会日常,阳光雨露都是在闪闪发光的一样。所以,不仅仅是视觉艺术,所有艺术作品的发生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内在籍由审美的产生而提升,比如文学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等等。

当然,今天的视觉艺术有一个综合的类别,即影视作品,这是一个包揽文学、戏剧、绘画、舞蹈、音乐等等造型的综合艺术。虽然不是单纯的视觉作品,但从感觉层面来说,这类艺术作品因多样的元素而更具有吸引力,审美的愉悦性在动与静、认知度、认知度的普及等等方面都更大众。同时,由于作品的审美感知更偏向直接感受,也是广泛度更高的一类艺术作品。那么,对于审美的感知度也聚集在人人均可受益的通感了。但是,这类视觉艺术作品,对本文上述的横向“多看”和纵向“多思”,其实是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发散和折射。因为,影视艺术不仅仅是视觉的,进一步在构思、声音、氛围中把观感综合化,籍由画面传达的视觉体验,可能成了眼力的第一把关。视觉传达的和体会到了,会因为其他元素而忽略,审美的感知也更多元化,其深度和广度也是多方位。

综上所述,本文所涉及的视觉艺术作品,特指在眼睛所到达的外在感受,再进一步精准地捕捉到内心真实的想法,它都是发自内心的很微小的那个心。紧密关系于心的内在体会,才是审美感知力的“起动器”。不管怎样,纯粹的视觉艺术和综合型视觉艺术,在审美感知上都有诸多差异,而最主要的差异还在于观者的差异,或者说观者的心的差异。前文说过,审美的感知是有着与生俱来的部分,更有后天的熏陶和培养。精微出自用心,是更能体现审美的感知度量。

猜你喜欢
感知力细微处视觉艺术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细微处
于细微处雕琢人生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书封与现代艺术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