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基于“雨课堂”的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以师范生《英语语言学概论》教学为例

2018-07-14 06:02金春伟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多义探究性课件

金春伟,曲 洪

(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微时代”指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利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时代。[1]61在教育教学领域,各种学习软件被相继开发出来,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开发、构建和应用,正以一个强大的势头改变着目前的课程教学。以短小精悍、资源丰富、主题突出和交互性强等为主要特点的微课更是成为当下的新宠。现代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模式改革需要处理好资源建设、依托的技术平台和教学具体实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雨课堂”这一智慧教学工具在师范生《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中实施具有微课特点的教学,从教学模式的构建、“雨课堂”支持下的教学总体设计和以戴炜栋、何兆熊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中语义学(Semantics)一章的个案教学三个方面阐述“微时代”下课程教学的特征、存在的优势以及客观地分析“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一、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究的问题

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结果。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具有系统化、简约化、结构化和操作化的特征,同时每一种操作模式都具有内在的价值定位、教学观点和主张、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程序、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62《英语语言学概论》是英语师范生的必修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双重职责。”[3]3在应对英语专业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招聘及任职以后的教学与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如此,关于该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所倡导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者和学者通过现代化教学平台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交互式教学体现的是一个多元互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师生与机器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动。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使交互呈现的方式和特征明显不同。我们在多年语言学教学探索和实践中,结合课程特点、培养目标、师生素质、现代化技术,构建了《英语语言学概论》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互动的内容、方式、时间、频率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更加宽泛的“学”的动态过程。学什么、怎样学、何时学、何处学都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在三者交互过程中,“学”处于核心地位;“导”是为了更好地学、更有效地学;“研”既是一种学的途径,也是对学的检验和应用。“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学习方法和探究方法的学习。“导”包括引导和指导两个方面,任务的安排、问题的设计、课堂新课的导入方式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学习,起着引领学习方向的作用。导入依据具体情形可由教师导入,也可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任务的汇报导入。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课程本身的学习方法以及探究问题的方法予以指导。“研”在这一模式中并不是指某一课题的学术性研究,而是由一些微小的话题组成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研讨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在研讨的过程中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促进理性思维的发展,检验学有所用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程考核方式呈现多元化态势,由传统教学重终结性考核逐渐向过程考核倾斜,并且使过程考核的项目更加丰富和具体。

二、“雨课堂”支持下的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雨课堂”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雨课堂”使教学中的各种互动不受时空的限制,能够实现一个多元化的教学过程。下面是基于“雨课堂”和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雨课堂”+多媒体支持下的教学模式结构图

学生通过回复邀请码或扫描二维码加入教师创建的授课班级,教师便可以进行管理、授课、监控、统计数据等。首先,教师需要课前完成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课件、音频、视频、素材收集、试题编制等,并将这些资源推送链接至“雨课堂”微信公众平台,保存于“课件库”和“试题库”中供长久随时调取使用。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师生的时间已被碎片化,因此,每章的教学内容被分割成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衔接的微课。在一个大话题下,围绕着各个微话题制作成短小精悍的系列微课件,录制5-8分钟左右的微音频和微视频等材料,以及为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的微任务和组织若干个行之有效的微活动。教师将资源提前推送,学生便可以合理地利用已被碎片化的“微时间”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课程教学突破了课堂授课的限制,得以向课前课后适当延伸。教师依据“雨课堂”平台中学生的留言,及时对授课内容、方法、采取的手段进行调整,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方案。课堂授课过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快速问答、难点答疑、补充讲解、协作探究、汇报答辩、试题检测和总结反馈等一系列教学微活动使课堂成为师生和生生频繁互动的场所。教学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内化知识和深化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实践者。课堂上,学生可在自己的移动终端同步观看教师的课件,发送弹幕信息或发起投稿等做出反馈。教师可以快速地掌握全班的状态,采取灵活手段组织各项活动。“雨课堂”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便利条件。学习效果当堂检测,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手机完成答题,而教师端可以实时观看作答情况。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屏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答题情况。授课结束查看平台中记录的学生发送的“不懂”、弹幕和投稿信息、单测题用时及排名、习题错误人数及学生答案、优秀学生和“预警”学生名单,并在QQ邮箱中查看上课的详细数据。课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拓展与个性化学习指导是交互式教学模式中另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环节。教师需要对当天授课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并通过线上互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的能力以及进行一些个性化学习活动的指导。

三、基于“雨课堂”的导·学·研交互式教学的实施

《英语语言学概论》中“Semantics”一章教学内容较多,概念繁杂,容易混淆。教学时数一般以4学时为宜。在此介绍利用“雨课堂”开展导、学、研交互式教学的课前、课上、课后活动过程。教学内容包括语义学的范畴、意义研究理论、主要意义关系、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和分析意义的方法。课前需要完成本章教学资源建设,将整章内容分解制作成包括以下话题的微课件(每个课件5-8页)1.Definition of semantics;2.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3.Synony⁃my and antonymy;4.Polysemy and homonymy;5.Hypony⁃my and meronymy;6.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7.Ways to analyze meanings,并录制相应的微音频和微视频。利用“雨课堂”预约发布功能通过微信平台提前一周将预习课件、音频、视频或其他预习材料推送至班级,提出一些供预习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布置独立探究性学习任务。学生在一周内根据自身需要浏览课件、观看视频、问题留言等。为培养学生课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本章为学生设计了4个微话题:1.beautiful/ugly和teacher/students两例中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2.英语中询问年龄、高度、重量、体积、长度、宽度、深度等句型中使用的形容词的特点;3.查阅2-3本常用词典,说明“银行”和“河岸”对应的英语单词是一词多义现象(bank),还是同音同形异义现象(bank1;bank2);4.animal;panda;pig;tiger和body;head;leg;arm词汇教学的语义学理论基础之不同。要求学生完成领取任务—查阅资料—制作课件—与教师沟通—课上汇报与答辩等“一站式”探究性学习活动。

通过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问题留言,教师及时调整原来的授课计划。课上,通过设计的各种活动由教师或学生导入各个话题的探究性学习,包括学生独立探究性学习结果的展示与答辩,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问题的方法、课件制作的水平、语言表达水平及应变等能力,实时引出阶段性重要话题,进而循序渐进开展各个相关内容的授课活动,采用大量实例通过随机点名快速问答、全班发送弹幕信息、课件中插播限时单测试题等了解全班学生及学习个体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及仍然存在的困难。课上所用的例子,如petrol/gas;father/male parent;die/de⁃cease;accuse/rebuke;literate/illiterate;vacant/occupied;steed/horse;policeman/cop;animal/horse;vegetable/cab⁃bage;bird/swallow;seafood/crab;car/wheel;teacher/stu⁃dent;tree/trunk等与同义现象、反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同音/同形异义现象、下义关系等教学难点密切相关。针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学生理解有难度、容易混淆的内容,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除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外,开展以4-5人组成的小组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协作探究的结果予以展示。教师不但要积极思考发现的问题,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1.由于词语意义边界不清引起的某些词能否构成同义词或反义词以及归类问题的争辩,延伸至课后通过雨课堂“讨论区”进一步讨论;2.如何界定一词多义现象和同音异义现象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两者涉及的都是相同语音形式下多个意义之间的关系。同音现象是语音形式相同的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一般在词典中分列为独立的词条(entry);一词多义现象中几个意义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词典编撰者常将其各个意义分列在一个词条之下。[4]64-65意义是否“相关”是词典词目编排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关键问题是,有些意义之间的关联不够明显,甚至无从考究,不同词典在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也就不可避免。以“银行”和“河岸”两义对应的“bank”为例,《朗文当代英语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5]87依据词性将其列为两个词条,“银行”和“河岸”两义列在名词之下,看做一词多义现象;《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AdvancedLearner’sEnglish-ChineseDiction⁃ary)[6]140处理方式趋于简化,动词和名词作为一个词条,上述两个意义列在名词之下,显然也是作为一词多义看待;《新英汉词典》(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7]98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标准,列为三个词条,“银行”和“河岸”分列在两个词条之下,明显视为同音异义词看待。因此,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并非泾渭分明。作为国内较有影响的教科书也存在着标准不一的情况。杨信彰在其主编的《英语词汇学教程》中将其归为“一词多义”[8]26,而在其主编的另一本教材《语言学概论》中却将“银行”(bank)和“河岸”(bank)视为同音异义。[9]43类似的词还有很多,如 ball;pupil等,教师可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词典进行比较。3.ainimal/dog两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和body/head两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常被部分学生混为一谈。前者为下义关系,而后者为部分—整体关系。《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未提及,但对于这种极为常见的关系,教师有必要加以补充。诸如此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还有很多,此处不一一赘述。

授课内容结束后,教师调取“雨课堂”试题库中的“Se⁃mantics小测”,发送给学生并要求其限时完成测试。课后,教师查看“雨课堂”记录的课堂学生表现和小测的详细数据,并将课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名单、各题的正确率截图通过“群发公告”功能发布至班级。课后鼓励学生对仍然存在的问题,通过网络课程平台、QQ群、微信群等多方平台与教师进一步沟通,实时有效地弥补单一媒体或平台的不足。教师应及时对授课的内容、方法、手段及教学效果做出反思并进行整改,推荐进一步阅读的语言学文献,深化课程学习。

“微时代”背景下的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重构了师生角色,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参与者。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增加了师生和生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满足了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教师的“导”贯穿于教学始终,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够学到理论联系实际研讨问题的方法,感受协作学习带来的快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师生的探究问题水平都会有明显的提高。“雨课堂”支持下的导、学、研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的“讲”仍然不可忽略,“要充分发挥教师先知、博知、深知的优势以及‘讲’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10]5在使用“雨课堂”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主观试题还无法根据教师设置的标准答案提供分数、自制视频无法直接上传、链接视频播放器受限等。但“雨课堂”在“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11]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多义探究性课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锦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