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准噶尔洼:领略大湖风采与地峡神奇

2018-07-18 00:00李德新
新疆人文地理 2010年4期
关键词:阿勒泰地区

李德新

随这新疆奎屯至北屯铁路的修通,人们开始关注到这条铁路所纵横的地带,恰恰是一个开阔的洼槽,呈南北走向,被称为“西准噶尔洼”。北准噶尔洼槽北端在阿勒泰地区境内,由于位于准噶尔盆地最北端而被称为“北端噶尔洼”。北准噶尔洼位于阿勒泰地区中心地带。而奎北铁路的通车,无疑将给这一区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准噶尔盆地最北端点

介于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其东北、西北及南面皆为高山环绕,呈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端点,最北面的是阿勒泰市的苛苛苏沼泽湖,最西面的是精河县的艾比湖,最东面的是巴里坤县的大红柳峡。准噶尔盆地东西长800多公里(从艾比湖至大红柳峡间距离),南北宽约500公里(从苛苛苏沼泽湖至乌鲁木齐间距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盆地。阿勒泰地区北依阿尔泰山脉南麓,南据准噶尔盆地北部,全地区11.8万平方公里面积有一半在准噶尔盆地。

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西准噶尔洼槽,走向与苛苛苏沼泽湖至艾比湖间连线相一致。这一地势低洼的洼槽,由一系列的湖泊、洼地和古河道所组成,其中包括准噶尔盆地中最著名三大湖泊——乌伦古湖、玛纳斯湖和艾比湖。在很久远以前,源出阿尔泰山南麓和天山北麓的河流,大都汇入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的玛纳斯湖。那时,玛纳斯湖水面比现在高出70多米,与现在离它直线距离200多公里的艾比湖连成一片;除有天山北麓多条河流注入外,一条源出阿尔泰山的大河从东北流来,经福海县顶山附近向西南注入玛纳斯湖。后来额尔齐斯大断裂和乌伦古大断裂发生,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全都改向西北流。但此时乌伦古河向西北流至顶山附近,依然沿着那段向西南流去的古河道注入玛纳斯湖。后来,因受局部断陷洼地沉降作用,乌伦古河才开始形成独立的水系,并最终注入乌伦古湖。在额尔齐斯大断裂发生前,源出阿尔泰山的河流在准噶尔盆地北部孕育出巨大的洪积扇,这决定了后来的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间的平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随着额尔齐斯大断裂的发生,新产生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受到断裂带的控制,其大量的冲积物开始被河水带向新出现的大湖——古苛苛苏湖。古苛苛苏湖东起阿勒泰市切尔克齐,西到布尔津县东部,北抵阿勒泰市阿拉哈克,南至今额尔齐斯河南岸。古苛苛苏湖接纳了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和阿拉哈克河等河流的来水和冲积物,经上百万年的淤积逐渐变小,其残留部分现已成遍布水洼的沼泽,如今这里被划为苛苛苏湿地自然保护区。

由于受阿尔泰山地掀斜隆起作用影响,西北流向的额尔齐斯河主河道总是紧靠断裂带南岸。在阿勒泰市锡伯渡至喀拉斯亚山之间,额尔齐斯河南岸是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的古洪积扇平原,即千百万年前由源出阿尔泰山的河流造就的古洪积扇。建国以后,军垦战士们将河水引上这片沉睡的土地,开垦荒地近百万亩,先后建成兵团183团、187团、188团、190团和青河农场等团场,使这里成为阿勒泰地区最大的产粮区。位于额尔齐斯河南岸的北屯镇是这片垦区的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师部就在这里。

乌伦古湖旧貌新颜

经过千百万年的漫长时期,准噶尔盆地原有的湖泊大都消失,即使位于西准噶尔洼槽内的玛纳斯湖和艾比湖情况也非常糟糕。由于原有的河流来水逐年减少,以致最终断流,五十多年前尚有500多平方公里水面的玛纳斯湖,如今变成了水位已降至湖底下两米处的盐碱滩,有关方面正规划设法引水恢复其为湿地。艾比湖湖面水深已由从前的90多米降至目前的1米多,湖水因矿化度过高鱼类难以生存,而干涸的湖底扬起的沙尘又污染了环境。与这些湖泊的命运相比,位于北准噶尔洼的乌伦古湖就幸运得多了,它依旧保留古老的风貌,以它浩渺的水波和甜美的水质跻身于中国十大淡水湖泊之列。

位于福海县境内的乌伦古湖(包括吉力湖)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由东而来的乌伦古河是经吉力湖再注入乌伦古湖的,所以湖区水质以吉力湖最优。这里盛产鲤鱼、五道黑、东方欧鳊和白斑狗鱼等,每年捕鱼量在3000吨以上,最多年份超过5000吨。北疆的乌伦古湖和南疆的博斯腾湖。是新疆两大渔业基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乌伦古湖捕鱼量约占全疆的一半,福海县因有乌伦古湖而闻名遐迩,外地人“去福海看海,去福海吃鱼”,看的是千古波涛水天一色,吃的是大自然中绿色美味。湖的周围地貌迥然有别,不同的地貌与同一座大湖相连,这是乌伦古湖的一大特点。环乌伦古湖一周,我们会发现:湖的西北是山地,山脚下有不少煤井;湖的西南有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湖的东南多农田,铁路从这儿通过;湖的东北台地上,是规划中的北屯新城。走在湖岸较低的地方,人们能捡到一颗颗被湖水冲刷上岸的琥珀。这一颗颗橙黄可爱的琥珀,不仅给予人们几分难得的愉悦,而且也传递出这儿有煤层存在的信息。

吉力湖与乌伦古湖相距仅7公里,两湖间有水道相通。每年旅游季节,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这儿成了车水马龙之地。到这里来的游客有两大去处:一是去“食鱼一条街”吃鱼宴。这儿的鱼畅游过上千平方公里的湖水,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野鱼”,其味道之美不言而喻。二是去吉力湖领略“海上魔鬼城”风光,瞧瞧那些天造之物是怎么雄立于岸边,又是怎么倒映于湖面。位于吉力湖东岸的砂泥岩断崖,经漫长年代的侵蚀,成为矗立在湖边的“海上魔鬼城”。在那里,湖边断崖经过大自然的雕刻,形似一栋栋高大无比的建筑物,这些庞然大物之间有八九条通向湖边的深谷,深谷弯曲而狭窄。从湖边进入深谷的人,除年轻灵活者能攀登而出外,大都只好原路返回。但对每位游人而言,他们都会以走进“海上魔鬼城”而自豪。

喀拉斯亚地峡的神奇

乌伦古湖北岸与额尔齐斯河南岸最近处仅隔两公里。这段被湖与河所夹的地峡,因北端有座名叫喀拉斯亚的小山,所以被称为喀拉斯亚地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根据这儿至布尔津间距离是73公里,习惯把这儿叫“73公里”。

喀拉斯亚地峡中央有个名叫“大凹坑”的小湖,它与东北面的额尔齐斯河间是一片沼泽,而与南面的乌伦古湖间是一道石垄。1970年5月,一条以“大凹坑”为中心,两端分别连通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湖的人工水道被凿通,从此,额尔齐斯河水从这儿被引入乌伦古湖。额尔齐斯河水面比乌伦古湖水面高约4米,这显示乌伦古湖水位从前也比现在高不了很多,否则它会溢出注入额尔齐斯河的。因“大凹坑”曾是额尔齐斯河边的河湾,它的水位和河面不差上下,所以,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之间的落差,主要集中在“大凹坑”至乌伦古湖间那段长1025米的水道上。利用这段落差,可以从“大凹坑”向乌伦古湖漂流,还可以在湖中和湖边设置一些河水喷泉,既经济又美观,也很有特点。

利用地峡开凿水道,世界上才有像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样的著名运河。抛开其经济

价值不说,仅因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地理现象,也会让每个人都想多看一眼的。位于内陆地带上的地峡,与其相关的水面虽只有几千平方公里或几百平方公里,但这种特殊地理现象依然能叫人触目惊心、赞叹不已。我国西藏有座名叫羊卓雍错的大湖,其湖北岸与雅鲁藏布江南岸间为一道山梁相隔,湖水与江水直线距离仅8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通过在这儿凿通一条隧洞,羊卓雍错湖水直接注入雅鲁藏布江,利用湖面与江面之间800多米的落差,建起西藏自治区最大的水电站。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西端,一段宽约7公里的地峡,将伊塞克湖和从天山中流出的楚河隔开。为缓解伊塞克湖水逐年下降的趋势,前苏联时期,曾在那儿开凿水道,将楚河水引入伊塞克湖。有专家指出,连接楚河和伊塞克湖的那段水道处,在很久以前曾是伊塞克湖的出水口,那时伊塞克湖是楚河最大的来水源,只是后来注入伊塞克湖的河水少于湖水的蒸发量,才导致湖面下降低于地峡外的楚河河面。那么,乌伦古湖是否也有类似的背景呢?它在很久以前是否也通过喀拉斯亚地峡外泄额尔齐斯河呢?若带有这样的思考,前往喀拉斯亚地峡观光,即使再浮躁的人也会放慢脚步,用心把所见的一切细细品味一番。

欣赏地峡风光,需要有可供游人登高远望之处。而在喀拉斯亚地峡,恰有两座这样的小山,一座位于“大凹坑”之北,一座位于“大凹坑”之南。位于“大凹坑”之北者,是一座叫喀拉斯亚山的孤山,其东、北两面紧靠额尔齐斯河,河的对面是平阔的苛苛苏沼泽湖。位于“大凹坑”之南者,是一排沿着乌伦古湖西北岸展开的山头,这排连绵于湖边的山体名称为那林喀拉山,它的南面是碧蓝的乌伦古湖。两座小山间,有道并不很长的沟谷,一条东西方向的柏油路从谷中通过,它是连接阿勒泰地区“西三县”(阿勒泰西部的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和“东三县”(阿勒泰地区东部的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间最重要的公路——319省道。有意思的是,以这个沟谷为中点,其之东尽是“东三县”之地,而其之西尽是“西三县”之地。太多太多的偶然巧合,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议,构成了喀拉斯亚地峡奇特的景观,成就了喀拉斯亚地峡神奇的美丽。

若依托北屯城市建设发展,新规划的城区由目前的北屯镇向西延伸,这意味着北屯将成为一座濒临乌伦古湖的城市,将成为一座连接喀拉斯亚地峡的城市。北屯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密不可分的。依托乌伦古湖和喀拉斯亚地峡发展旅游业,应该是北屯城市发展的重要思路。与外地旅游资源多以人文古迹为主不同,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古迹的背景大多在一两千年内,所言多是传说故事,自然景观的背景至少跨越几百万年,所悟重在科学知识。随着铁路的修通,北准噶尔洼和整个阿勒泰地区将迎来更多的游人。

尚待开发的宝地

北准噶尔洼南北长约18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其范围,北部有苛苛苏沼泽湖和乌伦古湖,包括阿勒泰市的克兰河下游平原,福海县的乌伦古河下游平原和额尔齐斯河南岸的古洪积扇平原,南部还有黄花沟盆地、吐孜多依拉盆地和萨依多依拉谷地等盆洼谷地。北准噶尔洼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开发优势,随着这种优势的开发,这里将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区域,并对周围地区起到辐射拉动的作用。

因从前源出阿尔泰山的河流曾经这里向南流,所以承袭这一形迹的北准噶尔洼区,地势大致是北高南低。例如,苛苛苏沼泽湖水面比乌伦古湖水面高出10多米,乌伦古湖水面比黄花沟盆地底部高出90多米,这种地势便于由北向南引水,进行开发建设。黄花沟盆地、吐孜多依拉盆地和萨依多依拉谷地位于乌伦古河西南,那里有上百万亩土质肥沃的荒地可供开发。近年来,依托由顶山向南延伸的引水工程,福海县规划在黄花沟盆地开发土地24万亩,并着手建立1.8万亩中草药基地。需要说明的是,整个准噶尔盆地西部洼槽地势特点都是北高南低,其洼槽中三大湖泊即呈现出这一特征:位于西准噶尔洼槽北段的乌伦古湖海拔482米,位于西准噶尔洼槽中段的玛纳斯湖湖底海拔257米,位于西准噶尔洼槽南段的艾比湖海拔189米,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西准噶尔洼槽这一特点,使更多的地区能受益于由顶山向南延伸的引水工程。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洼槽中的农十师184团,以前因严重缺水只有1万多亩耕地,如今受益于由顶山向南延伸的引水工程,耕地面积增加到13万亩,成为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准噶尔盆地西部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近年来,在临近北准噶尔洼的福海县西南部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随着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打造百里油气基地的雏形正在形成。准噶尔盆地不仅有较好的成油成气条件,而且有较好的聚煤条件,近年来盆地内发现准东煤田等特大煤矿,其规模之大、质量之优为国内罕见。北准噶尔洼一带曾有多处煤矿开采,其中以黄花沟盆地西侧的库伦铁布克煤矿最为重要。目前福海县正对沿北准噶尔洼分布的多处煤炭资源进行勘探,其前景非常看好。北准噶尔洼还富有盐矿资源,例如,位于苛苛苏沼泽湖北侧的阿拉哈克盐池,位于吐孜多依拉盆地底部的顶山盐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丰富的资源将得到开发利用,北准噶尔洼有望成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化工基地。

北准噶尔洼北抵高耸的阿尔泰山地,南及福海县西南境的古河床沙地,诬靠那林喀拉山、迭伦山等低山,东接准噶尔盆地腹地。这一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进入阿勒泰地区旅游者东来西往、北上南下的必经之地。以前来阿勒泰地区旅游的人,大多只想为了“上山下海”,“上山”是指登阿尔泰山观山林景色,“下海”是指浴乌伦古湖水以消暑气。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深入北准噶尔洼南部旅游的条件逐渐成熟。北准噶尔洼是旅游资源密集地带,这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例如这里的断陷盆地和谷地众多,它们的边缘展现着形态各异的雅丹地貌;这里曾有过南北向的河流,后来又有东西向的河流,受不同时期河流搬运活动影响,色彩美丽的奇石比比皆是。北准噶尔洼多种多样的景观,为阿勒泰地区旅游发展又增添了新的亮点。

猜你喜欢
阿勒泰地区
国家通用语言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阿勒泰地区红缘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技术
应用现代技术手段 加强林业资源管理
阿勒泰宗教事务管理与宗教生活调查研究
阿勒泰宗教事务管理与宗教生活调查研究
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分析
基于AHP法的阿勒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定与对策研究
阿勒泰地区中世纪以前墓葬形制分析及墓葬分期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