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回归育人本质

2018-07-18 11:28孙代文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协作区改革学校

孙代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目标偏移、力量分散、體系割裂等问题,保康县2011年秋开始实施生本教育改革。主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服务、生本管理五大模块为载体,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生本课堂上,主张改革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重建课堂教学生态,让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师生、生生互助互动的和谐学习共同体,最大限度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堂改革一路走来,先后经历了观摩学习、试点研究、全面推进、优化改进、研究深化、常态研究六个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努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三学小组”课堂学习模式被广大教师认可并主动实践,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本课堂改革先进教师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

坚持课改与模式相伴。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的体系,包括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通过两年实践,我们总结出“三学小组”这个基本教学模式。“三学”即预学、互学、评学。“预学”包括自主先学、前置学习;“互学”包括交流合作、展示质疑;“评学”包括练测反馈、评价拓展。“小组”指的是学生的学习主要应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预学是基础,是保证,是起始环节;互学是核心,是学习的主要形式;评学是最终环节,是保证,起促进作用。评学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预学和互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和形式。离开了预学和互学,就没有了评学的内容和根基。

通过不断实践、不断优化,体现生本教学理念的“三学小组”模式在课堂教学扎下根来,基本达到“四”突出“三”转变。即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了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和探究;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6人,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位学生都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教师灌输式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性的学,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听懂了”转变为“学懂了”“会学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他律”转变为“自律”,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部分教师在熟练掌握模式、灵活运用模式后,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坚持课改与队伍同行。教师队伍素质是课改的根基,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水平决定课改的成败。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选派名师名校长及培养对象到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系统培训,经过一系列的培训与学习培养出了2名省特级教师、15名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56名市县名师名校长,他们在课改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是课改的引路人。组织了500余名骨干教师到山东、浙江、上海、广东及省内部分课改示范区名校观摩学习、挂职锻炼,大大增强了课改的骨干层,他们是各学校课改的忠实践行者。近几年,新上岗教师人数多,我们实施新上岗教师培养工程,制定青年教师成长“五个一”要求,开展“青蓝结对”计划、新上岗教师基本功大比武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补齐课改的薄弱层。坚持开展教师生本课堂全员达标晋级活动,教师生本课堂教学水平按照校级达标课、镇级达标课、县级达标课、县级优质课逐级验收,推动教师素质梯级提升,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县级学科送教团队根据基层学校教师教学需求,给基层学校送生本课堂示范课,送课改微型讲座,送课改经验,帮扶乡村教师进行生本课堂改革。大力推行协作区“三联”活动,将全县初中、小学分别划分为四个教学协作区,发挥强校优势,以强带弱,在协作区开展联席会议、联校教研、联合考试,促进协作区队伍素质逐步均衡。每年举办课改培训班,重点对教研员、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课改专题培训,增强教研队伍的研究力、指导力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这些措施,建成了一支能研善教的教师队伍,课改得以顺利进行。

坚持课改靠机制推动。课改要取得一个一个进步,必须有相应的机制来引领、来规范、来评价、来约束。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建立了以“生本课堂研讨会”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机制,通过分学科的课堂研讨来引领生本课堂改革深入发展。建立了以“协作区三联教研、核心团队三送活动”为主体的推动机制,通过协作区学校的以强带弱,学科核心团队的基层帮扶来推动生本课堂改革在全县所有学校落地生根,均衡发展。建立了以“中小学幼儿园评价考核办法”为主体的评价机制,通过加入学校生本课堂教研考核评价、协作区工作考核评价等因素改变以前单一以考试分数为考核指标的评价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生本课堂改革的积极性,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建立了以“三级巡查视导”为主体的督导检查机制,通过校级、镇级、县级三级生本课堂巡查视导机制来推动着生本课堂改革稳步前行。

坚持课改用问题导向。课改是一场革命,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问题。对问题不回避、不埋怨、不指责,需要担当。勇于正视问题,敢于接受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需要责任。通过解决问题把课改做实、做细、做深、做精,需要能力。生本课堂改革以来,我们在马良镇中心学校、熊绎中学、马良小学、马桥镇中心学校、两峪乡中心学校、云旗小学、县教育局召开了一个又一个推进会、现场会、研讨会,重点来解决课改理论知识薄弱、模式运用不灵活、小组建设虚化、课堂效率不高、课改执行力不足、农村小学推进困难、总结提升不力等课改中的一个个问题。教研室编写了《教学研究》《且行且思》《生本梦·课改情》等课改辅导资料,为解决问题提供具体办法和策略,实现生本课堂改革由理念推行向行动落实深化,由搭建框架向充实内容深化,由“面上挖坑”向“点上打井”深化。

现在,“以生为本”的理念已经扎根于全县中小学校,不断改变着全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行为,让课堂充满阳光,让学生健康成长,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也在改变着保康教育的生态系统,实现着区域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保康县教育局局长)

猜你喜欢
协作区改革学校
教育协作区如何“协作”
安徽亳州:探索以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为载体的体制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同课异构:协作区教研的“催化剂”——以初中音乐欣赏课《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
农村乡镇成人教育协作区的构建与实践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