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黎明与黑夜

2018-07-18 03:54姜高芸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守夜夜猫子黎明

姜高芸

就写作习惯而言,作家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展鸟型和夜猫子型。前者喜欢聆听鸟儿啁啾,在万物苏醒时开始思索;后者习惯在夜幕中潜行,享受夜行侠的快乐。

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习惯每天黎明时分写作,先喝一杯热咖啡,然后遥望晨光越来越亮。她说这时会感觉光明注入她的灵魂,身心都做好了准备。一旦太阳西沉,她的思維就会变得不活跃,文字也变得沉闷。

《愚人船》的作者安·波特也喜欢早起写作,她说喜欢凌晨的寂静,不想跟谁说话,也不想见任何人。伊迪丝·华顿写过《纯真年代》,她的所有小说都是在早上完成的。

有人喜欢光明,自然就有人喜欢黑暗,在茫茫黑夜中享受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快乐。

爱伦·坡的诸多惊悚小说在午夜完成,内容也常常是发生在午夜的凶险故事,比如《丽姬娅》《厄谢府的崩塌》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习惯半夜写作。他回忆说自己年轻时白天要打工,等到年纪大了,应酬又多起来,白天根本没法写,每天睡到中午起床,下午访客如潮,一波接一波,只有到晚上才能静下心来。

另一个著名的夜猫子是卡夫卡,他的短篇小说《判决》就是在夜晚写成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只有在这样的时光,我才会感觉身心通透。”

福克纳曾经在一家工厂守夜,这对于他创作《我弥留之际》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他用几周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传世之作,守夜还可以拿双倍工资。

普鲁斯特的叙述则更有诗意,他写道:黑暗、宁静与孤独如同披风压着我的肩头,迫使我用笔去创造光明。

猜你喜欢
守夜夜猫子黎明
黎明的沉思
黎明的沉思
灯灭的时候雨来了
分析萨拉·沃特斯《守夜》中的空间主题
夜猫子或易得心脏病与糖尿病
黎明
小小
北京:书虫变成夜猫子
Morning people are born, not m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