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2018-07-23 03:29周政良张玉彩
西北药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氢氯噻嗪变异性

何 昕,周政良,张玉彩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深圳 518109)

高血压主要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表现,伴或不伴有器官器质性、功能性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3]。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地治疗,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可能引发肾衰竭、心脏病等一系列疾病[4-5]。本文通过研究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24h舒张压(DBP)、24h收缩压(SBP)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高血压提供有效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3~84岁,平均60.2±10.4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1.8±2.5年;吸烟史3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2~85岁,平均60.4±10.5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1.9±2.6年;吸烟史32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制定的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6];②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②继发性高血压者;③伴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者;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2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海南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508)治疗,剂量为80 mg,早上口服。研究组予以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缬沙坦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口服氢氯噻嗪(河北东风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871)治疗,剂量为1次12.5 mg,早、晚各1次。2组均连续治疗30 d。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DBP、24 h SBP及血压变异性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变异性主要是通过检测治疗前后舒张压变异性(DBPV)与收缩压变异性(SBPV)水平实现。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清检测或保存于-80 ℃待检)。

2 结果

2.1治疗前后2组患者24 h DBP和24 h SBP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24 h SBP水平为122.54±9.42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59±10.03 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2组患者24hDBP和24hSBP水平对比

组别24 h DBP治疗前治疗后24 h SBP治疗前治疗后 研究组76.49±8.0175.62±7.31156.22±9.75122.54±9.42*对照组76.53±8.0575.89±7.28155.71±10.21130.59±10.03t0.0230.1740.2403.881P0.9810.8630.811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2组患者DBPV和SBPV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4 h DBPV、24 h SBPV和白昼S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治疗前后2组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内皮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2组患者头晕、干咳和头痛发生率差异均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治疗前后2组患者DBPV和SBPV水平对比

组别时间研究组对照组tP24 h DBPV治疗前14.32±3.0114.42±3.040.1550.877治疗后10.87±2.67*12.52±3.342.5600.012白昼DBPV治疗前15.20±3.6615.23±3.680.0380.970治疗后11.27±2.4912.54±4.431.6580.101夜间DBPV治疗前10.88±4.0110.92±4.050.0470.963治疗后11.08±5.2311.02±5.180.0540.95724 h SBPV治疗前12.38±2.7112.40±2.700.0350.972治疗后8.49±1.73*10.37±2.014.7020.000白昼SBPV治疗前13.12±3.0513.08±3.030.0620.951治疗后8.64±1.68*10.82±2.035.5380.000夜间SBPV治疗前9.72±3.539.70±3.510.0270.979治疗后8.01±2.338.84±3.471.3170.19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治疗前后2组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对比

组别一氧化氮/μmol·L-1治疗前治疗后 内皮素/ng·L-1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30.12±4.9253.42±7.20*44.28±5.62 31.05±5.29*对照组30.27±4.8342.85±6.8744.30±5.68 38.57±5.57t0.1447.0450.0176.494P0.8860.0000.987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Tab.4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2 groups

组别例数/例(%)头晕/例(%)干咳/例(%)头痛/例(%)研究组441(2.27)1(2.27)2(4.55)对照组440(0.00)2(4.55)1(2.27)χ2-1.0110.3450.345P-0.3150.5570.5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24 h SB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高怡等[7]、罗天勇等[8]和Kasai H等[9]研究报道一致,说明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24 h SBP水平。缬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可达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所介导的一系列生理效应,进一步有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从而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和血管扩张,最终增强肾血流灌注、水排泄,达到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的目的。氢氯噻嗪属于一线降压药,其降压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肯定[10-14]。两药联合使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高临床降压效果。

血压变异性主要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临床上用以反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对心血管调节的动态平衡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当患者发生高血压时,由于压力反射功能高度受损,从而可能导致压力反射敏感性,提升血压变异性[15-19]。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24 h DBPV、24 h SBPV和白昼SBPV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这可能是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机制之一,值得临床重点关注。研究结果显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24 h DBP、24 h SBP水平和血压变异性,同时有效调节一氧化氮与内皮素水平,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尚存在样本量不足的缺陷,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倚。在今后的治疗中应增加样本量,以获取更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氢氯噻嗪变异性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