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命题趋势预测及复习建议

2018-07-25 17:39李臣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扶梯凸透镜哈尔滨市

李臣

2018年中考即将来临,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非常关心今年中考物理试题有什么变化,下面我根据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命题会议精神,结合多年来对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的研究,对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进行预测并总结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将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基础知识是中考物理考查的核心内容,选择、填空、畫图题仍是这块蛋糕中的重要考查形式,主要特点是:1.以考生都熟悉的教材插图或熟悉的物品、当地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民族文化等为背景,联系考生熟悉的生产生活实际,反映新课程标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2.不仅具有核心性、基础性,还具有多点性(涵盖多个知识点)。3.无论命题者将题目编得多么鲜活,解答起来都是很简单的。考生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知识点没有断点就不用担心失分。下面这三道中考试题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试题1:(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18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 B.手影的形成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 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试题2:(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36题)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鼓声通过 传到观众处。

试题3:(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32题)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二、将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查

试题依照教材中学生必做的重点实验内容编写,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了解和对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实验探究的全过程的掌握情况。题中一般会出现几个小问题,前几个问题通常是非常简单的基础问题,最后一问通常考查实验的操作过程、得出的结论、交流、评估、问题处理、改进、理由等,是对能力提升的考查。此类试题对某个实验探究内容考查比较全面,语言表述较多,文字书写量大,考生往往容易因表述不清楚、思维深度不够、逻辑性不强、因果关系颠倒而失分。试题4就属于这种类型。

试题4:(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38题)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

(1)∠FON是 角。

(2)一束光沿EO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F。若沿着FO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

此现象说明: 。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将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

中考物理试卷中的最后一题一般都会从实际出发选取素材,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考查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类试题对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量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对这类问题不陌生。例题5属于此类考题,且有一定难度,估计2018年中考物理最后一题难度应不会高于此题。

试题5:(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51题)如图甲是运送人们上楼的自动扶梯。下表是小华收集的某自动扶梯的一些参数。

(1)该扶梯在额定电压下,满载运行时的工作电流是多少?

(2)某次该扶梯将五个人送上楼,扶梯的电功率为6kW,上梯和下梯时停表示数如图乙,则从上梯到下梯,他们被扶梯运送的路程是多少?这段时间内扶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请结合题中数据,分析说明该扶梯在设计上采取的节能措施。

四、将重视试题科学教育的功能

中考物理试题要体现核心素养,关注社会与责任、关心科学技术发展、关注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整合,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试题6:(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26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

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

D.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

五、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形成过程的考查

以教材插图为依托、以学生实验为背景,对基本原理的运用、图像处理和简单计算等较综合能力的考查将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对常态的课堂教学有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的这道考题就属于这类。

试题7:(2017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27题)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木块受到的拉力为3.2N

B.木块第一次和第二次速度之比为1:2

C.木块两次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比为1:1

D.相同时间内拉力两次对木块做功之比为1:1

综上所述,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不仅将要在范围上更贴近课程标准,而且要更加重视基础性、科学性和物理学科素养三个层面,力求“稳”中有“改”, “改”中有“变”。“稳”就是指稳稳当当,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状态。“改”就是要有改革,要与全国的教育改革精神保持一致。“变”指的就是变化,也就是与前几年不一样的地方。2018年的考题基础性方面不会有什么变化,主要会在科学性方面发生变化,要求考生在书写答案时逻辑性强,更加严密、准确。要求学生能在简单熟悉的科学情境中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应用相关概念和规律,对提出的现象做出科学解释。试题在物理学科素养方面的体现将更多一些,要求也要高一些,这方面能考查出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对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趋势的预测,对中考复习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考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训练。

这方面涉及的考題主要是科学探究试题,2018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48题、49题、50题就属于科学探究试题。随着全国中考试题难度的逐年降低,哈尔滨市中考试题中这三道试题的难度也有所降低,文字书写量也明显减小,但在语言的准确性方面要求更高了,考生容易因表述不完整、不严密、不准确而失分。例如:

试题7:(2014年哈尔滨市中考物理52题)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

(2)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

(2)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

①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 的光斑。

②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问题(1)的答案是“折射本领”,而当时很多考生答的是“会聚本领”或“会聚能力”,其错误在于他们只注意题中给出的两个凸透镜,没有注意问题中主要问的是“透镜”,审题不细导致答题不严密或不准确。

问题(2)的答案是“由远及近地选取u>10cm、5cm

问题(3)的答案是“① 最小 最亮;② 选乙透镜,乙比甲的面积大,在相同时间内,接收的光能多,使酒精棉获得的内能多,温度升高得快,容易达到燃点被点燃。”这一问中考生犯主要的错误是:②的答案书写时没有比较“面积大小”或没有控制“相同时间”,或没有“光能”→“内能”→ “温度”→ “燃点”的层次,逻辑关系缺失,叙述不准确。

2.加强对考生进行物理核心素养提升训练。

物理核心素养是2018年中考物理绕不开的内容,考查的载体很可能是实验题的最后一问或物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试题。例如:考生学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也学过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和电流做功快慢的方法。那么如何比较跳绳的快慢?怎样做才能使我们跳的更快?如何比较脉搏跳的快慢?这些问题虽然不属于教材内容,但从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角度可以考查。上面试题7中的最后一问也属于这类考查。

解答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确定物理观念、学会科学探究、形成物理思维、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发展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处理涉及初中物理知识范围内问题的能力。

编辑/王一鸣 E-mail:51213148@qq.com

猜你喜欢
扶梯凸透镜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拆梯人和扶梯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安全乘扶梯
乘扶梯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