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戈美拉汀与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2018-07-26 06:32刘兴兰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伏沙美拉汀阿戈

刘兴兰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 401147)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有关该病的具体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但均认为与遗传、心理及生理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易引发患者出现认知功能受损、意志活动衰减和思维迟缓等临床表现,严重者还会使患者出现自杀倾向[1]。由于抑郁症具有病程时间长、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多予以药物治疗,同时也行心理治疗。氟伏沙明、阿戈美拉汀均有治疗抑郁症的临床适应症。因此,本研究比较使用阿戈美拉汀和氟伏沙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018年确诊为抑郁症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阿戈美拉汀、氟伏沙明治疗,分别称为I组、II组,每组患者各25例。在I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5.2±2.3)岁,平均病程(1.2±0.4)年。在II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6.3±2.4)岁;平均病程(1.3±0.3)年。两组患者入组资料比较(P>0.05),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2]

1.2.1 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症;年龄18~60岁;具有正常沟通能力;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有对药物及相关成分过敏者;有严重躯体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有阿戈美拉汀、氟伏沙明药物禁忌症者。

1.3 方法

I组予以阿戈美拉汀(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75;规格:25mg)治疗,口服用药,每日25mg为初始剂量,依照患者病情状况,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每日50mg为单日最大用药剂量。II组予以氟伏沙明(生产厂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8921;规格:50mg)治疗,口服用药,每日50mg初始剂量,依照患者病情状况,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每日300mg为单日最大用药剂量。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1.4 评价标准

以HAMD-17评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3]。减分率=[(基线分-第n天评分)/基线分]×100%。

早期起效:治疗后第14天HAMD-17减分率≥20%;早期未起效:治疗后第14天HAMD-17减分率<20%。

治疗有效:治疗后第56天HAMD-17减分率≥50%;治疗无效:治疗后第56天HAMD-17减分率<50%。

临床治愈:治疗后第56天HAMD-17评分≤7分;临床未治愈:治疗后第56天HAMD-17评分>7分。

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量表以卡方形式表示。

采用TESS(治疗副反应量表)评估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率

I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为88.00%,II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为92.00%,两组相比,II组显著高于I组(P<0.05)。数据详情如表1。

表1 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率[n(%)]

2.2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SF-36评分情况

治疗前,I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评分为、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情况和II组相比,组间数据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2周,II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I组(P<0.05);治疗后8周,I组和II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无差异性(P>0.05)。数据详情如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SF-36评分情况(±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SF-36评分情况(±s)

注:与I组相比,# P<0.05(t=10.397,11.103,12.313,15.779)。

评分 时间 I组(n=25)II组(n=25)生理机能 治疗前 53.4±2.4 52.5±2.3治疗后2周 57.6±2.6 66.5±3.4# 治疗后8周 94.76±3.54 93.87±3.62社会功能 治疗前 52.3±2.2 51.4±2.3治疗后2周 59.4±2.3 68.7±3.5# 治疗后8周 89.65±3.26 88.74±3.51情感职能 治疗前 50.5±2.6 49.7±2.5治疗后2周 60.4±2.5 70.4±3.2# 治疗后8周 90.53±3.52 89.64±3.61精神健康 治疗前 51.6±2.3 50.9±2.4治疗后2周 58.4±2.7 69.8±2.4# 治疗后8周 93.66±3.4192.54±3.52

2.3 对比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在I组25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占其比例24.00%,其中2例呕吐恶心,4例头晕头痛。在II组25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占其比例20.00%,其中2例呕吐恶心,3例头晕头痛。两组相比,组间数据无差异性(χ2=0.117)(P>0.05)。

3.讨论

抑郁症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患病率较高。虽然现下临床对此病症的诱发因素尚不明确,但临床认为和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抑郁症可表现为多次反复,或者单次发作,易引发其出现认知功能受损、意志活动减退和思维迟缓等临床表现。其中在认知功能受损方面:主要表现为延长反应时间、注意力障碍、抽象思维能力差、思维灵活功能减退等,易引发患者出现社会功能障碍,对患者远期预后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意志活动减退方面:主要表现为不想做事、疏懒、生活被动等,不愿与他人交往接触,回避社交,疏远亲友。严重时还容易使患者产生自杀行为。思维迟缓:主要表现为思路闭塞,反应迟钝,语速缓慢,对答困难。对伴有此病症患者,若临床治疗不及时,则能严重影响其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4]。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其药理机制是,对单胺递质系统功能进行调节。本研究以氟伏沙明、阿戈美拉汀药物为例,分析比较抑郁症患者经服用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阿戈美拉汀属于新型抗抑郁药物,将视交叉上核的褪黑激素MT2及MT1受体激活是其主要药理作用,能够对生物节律系统进行调节,使其恢复同步化。当MT2及MT1受体被激活后,可有效抑制SCN部位神经元的放电率。动物实验显示[3],对SCN的抑制性呈剂量依赖性。此外,该药物对5-HT2C受体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经Gq蛋白偶联活化磷脂酶C,能够将光对神经元的影响情况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将去甲肾上腺素、前额叶皮质多巴胺的神经传递增强,对神经再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氟伏沙明同样也属于新型抗抑郁药物,经对5-羟色胺选择性抑制再摄取,使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增加,使5-羟色胺能神经传导提升,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由于氟伏沙明对神经元中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无基本作用,在临床剂量下,无中枢镇静、兴奋和抗胆碱能作用,而且也不存在心脏毒性情况[5]。本研究以确诊为抑郁症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I组(阿戈美拉汀治疗)和II组(氟伏沙明治疗)两组。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知,I组和II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生理机能、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组间数据均无差异性(P>0.05),提示氟伏沙明、阿戈美拉汀均能改善抑郁症状,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对抑郁症患者予以氟伏沙明、阿戈美拉汀治疗,两种药物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抑郁病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伏沙美拉汀阿戈
阿戈美拉汀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伏沙明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Δ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及其2种代谢产物的浓度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阿立哌唑辅助氟伏沙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对照研究
氟伏沙明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