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研究*

2018-07-26 05:49潘以丰蔡海荣李志雄陈建林邓健敏韩宇斌陈锦锋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7期
关键词:胃肠炎腹痛炎症

潘以丰 蔡海荣 姚 红 李志雄 陈建林 邓健敏 韩宇斌 陈 锴 陈锦锋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急性胃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多由于有害病原菌在肠道繁殖或生化因素等刺激等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发生急性黏膜炎症病变[1-2],进而胃肠蠕动增加、胃肠痉挛而发生腹泻、腹痛等症状[3]。急性胃肠炎好发于夏秋季,一般由于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诱发,轻者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休克等并发症,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生命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4-6]。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美国急性胃肠炎的年发病人次约每年0.9次,发病人数为1.79亿,因病住院人数为 60万,死亡人数约 5000人/年[7-8],我国相对较低,年发病人次约每年0.56次[9],因有许多患者未就诊,实际年发病人次远远高于每年0.56次。急性胃肠炎主要以抗感染、止泻、止痛及调节肠道菌群为主,但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疗效[10-11]。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湿热留恋大肠,大肠传导失司,故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为主要治疗法则,但是目前关于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运用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观察其临床疗效,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和对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内科急症学》[12]和 Majowicz 制定的标准[13]拟定:每天排稀便或水样便≥3次,伴或不伴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有不洁饮食、暴饮暴食史。2)湿热证诊断标准:泄下急迫或泻下不爽,肛门灼热,大黄色黄臭秽,腹痛,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黄数。3)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符合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8~7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标准:不符合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标准;不符合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或>75岁;合并严重胃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虫、胃肠道肿瘤等;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 18~49 岁,平均(34.63±10.19)岁;病程 2~36 h,平均(15.45±8.63)h。 治疗组 60例,男性36例,女性24 例;年龄 19~50 岁,平均(35.06±11.25)岁;病程 5~32 h,平均(16.13±9.68) h。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包括:(1)监测电解质、生化离子等;(2)清淡饮食,嘱患者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油腻食物;(3)制酸护胃: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上海信宜万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907),20 mg/次,口服,每日 2 次;(4)调节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1118),每次3粒,口服,每日2次;(5)止泻: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1208],每次 3 g,温水冲服,每日3 次;(6)止呕:甲氧氯普胺,每次 10 mg,口服,每日 3次;(7)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2)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所有患者加用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中药、针灸、中药外敷等治疗。(1)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中药汤剂,组方:葛根 30 g,黄连10 g,甘草6 g,黄芩 10 g,陈皮 3 g,车前子 15 g,茯苓 15 g,木香 10 g,白头翁15 g。每日1剂,第1次加6倍量的水浸泡30 min后,煎煮成200 mL药液,翻煎时再加4倍量的水煎煮成200 mL,两次药液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200 mL。(2)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针刺治疗,选穴(以下均为双侧取穴):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曲池。在体表定位后,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取合适大小的不锈钢毫针垂直刺入皮下,进针后用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得气),针刺使用泄法,留针30 min,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3)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穴位注射:选天枢(左侧)和上巨虚(左侧)两个穴位,用黄连素注射液(浙江万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60418)1mL进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4)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中药外敷,组成:黄连 30 g,黄芩 30 g,黄柏 30 g,木香 30 g。 将上述中药研磨成粉,用醋调成糊状后置于10 cm×10 cm的塑料薄膜上,外敷于下腹部,每次30 min。3 d为1疗程,两组各治疗1疗程。

1.4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中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量化记分0分;(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量化记分0~2分;(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量化记分2~4分;(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4~6分。2)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3)生化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WBC、hs-CRP、ESR的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2。经过治疗后,治疗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血清 WBC、hs-CRP、ESR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血清WBC、hs-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血清WBC、hs-CRP、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h,±s)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h,±s)

?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WBC、hs-CRP、ESR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WBC、hs-CRP、ESR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

3 讨 论

急性胃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诱因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等,其发病机制为有害菌侵袭胃肠道致肠道菌群紊乱所致的黏膜急性炎症,其中以沙门菌、诺如病毒等最常见。急性胃肠炎会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增加我国疾病负担。急性胃肠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5]。目前急性胃肠炎以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止泻等对症治疗为主,但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耐药问题的突出,其临床疗效有一定的降低,且改善症状不甚明显。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WBC是机体炎症细胞之一,其水平越高,提示炎症越重,越低提示炎症较低[16]。hs-CRP是机体在急性期产生的一种反应时相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因子,其水平高低与感染程度呈正比[17]。ESR是一种炎症介质,其分泌增多可促进多种免疫细胞激活,诱导炎症发生,其水平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18]。

急性胃肠炎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感寒、湿、热等外邪,或饮食不节等损伤脾胃,胃不和则胃气上逆,故恶心呕吐;湿热下注,大肠传导失司,故腹泻;脾胃气机郁滞,故腹痛。且岭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气候潮湿,故本地区急性胃肠炎患者以湿热证多见。故治疗急性胃肠炎以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为法。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中药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升阳止泻,重用为君。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利,共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加车前子、茯苓健脾利湿,白头翁清热利湿、厚肠止泻,陈皮燥湿,木香行气。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分利止泻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9],葛根、黄芩、黄连等中药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解痉、抑制胃肠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天枢是大肠之募穴,可调理肠胃气机,化湿止泻;足三里隶属足阳明胃经,具有调理肠胃功能;内关具有和胃降逆,理气止痛功效;阴陵泉具有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等功效;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可运化水湿,取“合治内腑”之意;阴陵泉健脾化湿;曲池、内庭清湿热;以上主穴合用,水分利小便而实大便。黄连素清热燥湿,取天枢穴、上巨虚穴位注射,可燥湿止泻。中药外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理成分直接透过皮肤作用于胃肠道,燥湿止泻。

本研究发现,对急性胃肠炎辨证属于湿热证患者,给予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并以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且治疗组 WBC、hs-CRP、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清热燥湿、分利止泻法治疗急性胃肠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症状,降低 WBC、hs-CRP、ESR 水平。

综上所述,葛根芩连汤加味结合针刺治疗急性胃肠炎可以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WBC、hs-CRP、ESR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胃肠炎腹痛炎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羊急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石榴健胃丸治疗胃肠炎的作用机制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