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破解“养护”难题

2018-07-27 02:27潘文华唐嘉阳
当代贵州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养护公路攻坚

文_潘文华 当代贵州全媒体见习记者 / 唐嘉阳

轰轰轰……6月6日,在黔东南州岑巩县平庄镇背鹅村“组组通”公路施工现场,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施工工人干劲十足,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背鹅村是贫困村,11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69户、240人。长期以来,村里只有一条村民自发投资投劳修建的通组水泥路。群众出行难,资源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严重制约了村子的经济发展。

2017年8月,全省吹响了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的号角。也就在这时,岑巩县启动了“组组通”公路建设。

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发布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打响了全省新一年脱贫攻坚战役。建设农村“组组通”公路作为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是脱贫攻坚路上的排头兵。

为打赢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硬仗,岑巩县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成立“组组通”决战攻坚队和“组组通”工作专班,将全县分为三个战区,明确任务、相关负责人及职责,全面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

背鹅村位于第二战区北部。为加快建设进度,背鹅村“组组通”公路承建方的2支施工队伍同时进场,并聘请当地近30名村民参加建设,11辆罐车、3辆挖掘机等机器连轴转。

“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底前将完成6条、13.5公里通组公路的建设。到那时,这个村就实现‘组组通’了。”承建方负责人周琪对如期完成“组组通”公路修建充满信心。

建设施工中的岑巩县注溪镇大湾至打脚沟通组公路。(张波 / 摄)

与此同时,周琪也向记者道出了他心中的担忧:“我们修的路打通了村民通往小康的‘最后一公里’致富路。但是,如果后期管护工作跟不上,建设成果无疑将付诸东流。”

对此,贵州省公路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国道、省道、县道有专业的养护队伍,资金、技术都有一定的保障。而通组公路则不同,建是当地政府,养也是当地政府。”

据了解,2018年6月底,贵州省将对2017年建设的农村“组组通”公路进行验收。验收前,承建方须完善排水沟、错车道、安全防护工程等附属设施。验收合格后,农村“组组通”公路将移交当地政府,由地方财政拨款,按照1500元/公里/年的工资标准,聘请公路养护员及道路协管员对公路进行日常养护。

建是一项突击性的工程,而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明确到6月底,完成投资100亿元,新增通组公路1.5万公里的任务已于5月18日全面完成。“为保障群众持续受益,全省将建立长期的通组公路管养机制,做到建一条、养一条、成一条,真正打通群众致富路。”

猜你喜欢
养护公路攻坚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草坪的建设与养护的方法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