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某工务段的应用

2018-07-28 06:49种浩波
商情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种浩波

【摘要】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铁路路基钢轨等线路设备是铁路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划小成本核算单元,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解决原有粗放型管理模式。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正是基于财务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在现行核算体系下,配合检修分开,进一步划小核算单元,有利于控制铁路工务成本费用的控制,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工务维修;成本控制

一、背景描述

某工务段隶属于铁路总公司,地处高原东部,管辖有客运专线、客货运输干线等不同等级的铁路线路。管内有农业区、牧区、常年冻土区等,是当地铁路运输的必经通道,近年来,工务维修成本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为在完成全年维修任务的同时,确保成本支出控制在年初预算范围内,通过在现有核算体系下,划小成本核算单元,实现成本管理精细化,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作业成本法基于“产品消耗作业一作业消耗资源一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的逻辑,可以提高成本归集和分配的相关性和准确性,便于寻找成本驱动因素,同时对作业的有效性作出合理评价。因此,探索运用作业成本法,查找企业成本管控在成本控制、生产组织、作业质量、劳动效率等方面的不足,是提升工务成本管控和设备养护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铁路工务维修成本管理的现状

实施检养修分开前,某工务段是按照营业里程设置线路、桥隧车间工区,按照专业分工设置探伤、综合机械维修等车间工区。在这种生产组织模式下,各工区按照管辖范围负责组织本工区范围内的工务设备检查、工作计划制订、生产组织、完工后的质量状态验收一条龙操作。所谓检修分开,就是把铁路线路等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职能分开,将以往由同一工区全部负责,改为分别由不同的工区负责实施。实施检修分开生产组织改革,有利于对工务维修作业的细分和作业中心的设立,有利于作业工作量的合理确定,为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创造条件。实施“检、修”分开的工务生产组织改革后,工务段在工区的设置上,分别设立检查工区、维修工区。由检查工区定期对车间管辖范围的工务设备进行状态检查,提报作业施工计划建议,并对维修工区实施维修后的设备质量状态进行复核检查。由维修工区负责本工区管辖范围内的设备养护、维修作业。

基于作业成本法“产品消耗作业一作业消耗资源一资源消耗产生成本”的中心思想,结合工务维修生产的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五大环节,将成本卡控放至作业环节。一方面根据具体作业环节,确定成本动因和关键成本控制点,同时通过制定作业成本控制标准、归集计算作业成本、对标差异分析、激励考核落实,提升成本管控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作业数量和质量,从优化业务管理角度提升成本管控空间。通过有效关联成本管控和生产流程作业实现工务成本的事前、事中及事后全过程管控。

三、实际应用过程

(一)维修作业中心划分与成本动因确定

寻找合适的作业和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首要步骤和应用前提。作业的划分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其详尽程度视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管理者的需要而定:太细则不仅不能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反而有可能造成分析紊乱,实施成本增加,加重执行作业成本计算的负担,导致不必要的时间、人工等资源的浪费;太粗则难以揭示作业流程,不利于进一步进行作业分析,影响作业成本法执行的效果。因此针对工务维修生产现场情况,对工务维修生产进行梳理研究后,将工务维修作业中心划分如下:

(二)维修作业成本控制标准

工务维修作业成本控制标准的建立,即应用成本预测等手段,在形成产品之前,对影响产品成本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审核等;同时,参考外在的市场环境,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并指明成本控制的方向。在实际运用作业成本控制标准的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执行严格的限制、监督及指导,并以预先制定好的成本标准为依据。通过比较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以最少的成本消耗,获取最佳的绩效,来达到持续改善成本控制的效果。为了使标准成本控制目标能有效的控制成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适用的运行机制,从而对成本标准控制进行有效地动态管理。

成本控制的标准不能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要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變化进行改进调整,把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职工岗位等级、工资水平等多种因素充分考虑在内,使整个控制过程呈动态性和持续性。

1.直接人工标准制订

在某工务段成本中,人工成本(含工资附加费)占成本支出的比重较大,人工支出约占工务段总支出的1/3以上,所以制订科学的直接人工标准,是控制工务维修成本的重中之重。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分为基准工资率和标准人工工时,也可以分别称为直接人工标准价格和直接人工标准用工量。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价格x直接人工标准用工量=基准工资率x基准人工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价格,是根据某工务段的实际情况,由人事部门充分考虑到工作岗位、职工知识背景及岗位等级等相关因素进行制定。执行中直接人工标准价格可以用月工资总额和实际工时总额进行计算。

直接人工标准用工量也是根据某工务段的实际情况,由技术部门及现场车间管理人员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建议,和考虑安全人员、施工准备工作耗用工时等相关因素之后,在某工务段现有的维修生产技术条件下,完成某项作业所必需的时间。

2.直接材料标准制订

某工务段直接材料标准包括直接材料标准价格和直接材料耗用数量标准,用公式表示如下: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价格x直接材料耗用量标准

对于某工务单位来说,工务维修涉及到的材料品类繁多,有几百种,但单次维修作业使用的材料相对单一。在制订直接材料标准价格时,因大多数材料都是上级统一招标采购的,且一年内价格相对稳定,可以使用近期统一招标的采购价格作为材料标准价格。制订材料耗用量标准时,在综合考虑材料的损耗问题的同时考虑废旧材料回收问题。

3.间接费用标准制订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作业的产生是由生产经营而引起,作业是联系产品和间接费用的桥梁,所以作业最终导致间接费用的产生。

對于某工务段来说,用以消耗的资源构成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费用三个方面。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都可以直接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间接费用,即在具体维修作业过程中,除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所发生的不能直接归集到各作业中心的其池所有间接的费用。

在作业成本的归集过程中,负责成本核算的人员需要对成本动因进行统计。对于可以直接归属到各作业中心的间接费用,则不需要选取成本动因。对于需要分配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分配率相当于发生的成本费用除对应的成本动因量。其次,将各作业消耗的成本动因量乘以成本动因分配率,将所消耗的每种作业资源的乘积相加,可得到作业成本即各项作业所消耗的作业费用。

成本动因分配率=各类间接费用/相应的成本动因量某作业应分配的间接费用=∑(成本动因分配率×成本动因量)以某工务段某维修工区为例,其某月间接费用动因及动因分配率等数据见下表:

(三)工务维修作业标准成本

根据上述有关制订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的论述,工务车间在编制施工作业计划时,充分发挥车间统筹协调作用,综合考虑车间的人力资源、天窗资源和作业任务需求,将作业进行整合,形成最优作业集合,交由各作业单位进行实施。达到人力资源不浪费、天窗资源用好、作业任务保质完成的作业目的。

工务车间将作业组工作任务下达给作业工区后,可以根据下达的作业计划单里中有关工作量,计算出该项作业的标准成本,作为作业工区成本控制的考核标准。

下面以90分钟冻害维修作业项目为例,计算作业标准成本。根据上述分析,计算作业标准成本如下:

某工务段工资标准为53.80元/小时

直接人工:53.80*6*1.5=484.20(元)

直接材料:250*4.6+20*11.5=1380(元)

(四)实际维修作业成本

90分钟冻害维修作业实际成本

直接人工:53.80*6*1.5=484.20(元)

直接材料:257*4.6+18*11.5=1389.20(元)

四、分析、考核与改进

(一)直接人工成本与实际无差异。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可分为调整垫差异和扣件差异。该次作业直接材料成本较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增加了9.2元,从作业成本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是调整垫消耗增加7个,扣件消耗减少2个,对于多消耗的调整垫,作业工区需说明原因。

(三)间接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从文中可以看到,该作业间接费用较间接费用标准增加了150.01元。主要原因是:在水电费、办公差旅有小幅降低的情况下,主要是养路机械作业成本动因量增加10%,造成间接费用超150元,作业工区需说明原因并在以后作业中加强对养路机械运用的管理,提高作业效率。

从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三个方面进行作业成本差异分析,并研究差异产生的原因,给予成本考核奖惩,是工务维修成本控制措施长久有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可惠,陈小玲.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愉企业应用的前景[J].中国铁路,2001(1)

[2]谢良安.浅议作业成本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3]铁路线路维修规则[M].中国铁道出版社

[4]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动因分析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