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晋剧领奏乐器晋胡的发展方向
——从京胡独奏《夜深沉》引发的思考

2018-07-29 01:18李保青
戏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幕后英雄交响乐队琴弓

李保青

晋胡是晋剧的领奏乐器,它形制独特,音色独具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作为伴奏乐器,从它诞生之时就是“幕后英雄”,观众只能耳闻其声,却难见其形。久而久之,就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晋胡只能附属于戏曲程式化中的收腔打挂、曲牌伴奏,而不可能有别的作为。但自从京胡作为独奏乐器,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充分展示了乐器的性能和艺术魅力之后,那一曲震撼人心的《夜深沉》,将一池静水搅乱了。使作为晋胡演奏员的我,常常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京剧独奏曲《夜深沉》、秦腔板胡独奏曲《秦腔随想曲》《秦腔牌子曲》等旋律,总不时地在我脑子里翻腾,原先的京剧曲牌、秦腔曲牌,摇身一变成为了由乐队协奏、织体丰富、气势磅礴的独奏曲。试问晋胡就只能做“幕后英雄”,就不能有所革新,有所创造,增强它的功能,扩展它的艺术表现力吗?我认为是可能的。

一、晋胡独奏的可行性分析

晋胡独奏,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因为现实摆在那儿,从古至今,晋胡从来就是“一把一调”(即一个把位,不换把;一种调,现用G调,不能转调),琴杆粗,琴弓重(过去用合竹琴弓,至少有二斤重,现改用竹杆弓,但也比其他琴弓重得多),演奏员要带手帽,胡琴的所有演奏技巧几乎全都派不上用场,原始单调的“一把一调”怎么可能进行独奏呢?所以有人认为,晋胡要成为独奏乐器,丰富它的演奏技巧,增强它的艺术表现力,就必须对乐器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性改造,向板胡靠近,琴壳改小、琴杆变细、采用二胡、板胡的通用琴弓。但笔者以为,如果那样改造,晋胡的音色就会发生颠覆性改变,特色也随之荡然无存,那样还能称其为“晋胡”吗?而晋胡雄浑醇厚近似人声的音色早已深入人心,一旦音色改变不仅观众不会认可,晋胡从此也失去了自我,艺术生命也将会因此而终结。试想,如果将二胡的音色改造成小提琴音色,二胡还有立足之地吗?所以笔者认为,晋胡的改革必须以保持其个性特色为前提,如果为了让晋胡成为独奏乐器,而泯灭其个性,那更是得不偿失,本末倒置了。

拓展晋胡的演奏技巧,丰富其艺术表现力,首先应从挖掘晋胡的潜力考虑。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和试验,我已经取得一些体会和收获。我觉得要让晋胡从幕后走向台前,就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敢于去闯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在教学和艺术实践过程中,根据晋剧曲牌不同的风格与调式结构,笔者尝试运用了变调、换把演奏等新方法,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比如《小开门》为羽调式,最低音为6,适合G调(63弦)演奏;《苦相思》为徵调式,最低音为5,适合A调(52弦)演奏;《急毛猴》为宫调式,最低音为1,适合E调(15弦)演奏等。经过这样调整后,使晋胡的音域由原来的一个八度,扩展到两个八度;由单一调式转变为多种调式,大大丰富了晋胡的演奏技巧和乐曲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将晋剧曲牌改编为较复杂的曲式结构,从织体上加以扩展,对主题动机加以发展。对演奏技巧进一步丰富和提高,为曲牌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晋胡与大型交响乐队合作的有益启示

地方剧种是乡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因而晋剧音乐成为晋风晋韵,特别是晋商文化的显著标识。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创作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就采用了晋剧音乐素材,并首次将晋胡和二股弦引入交响乐队。事实证明这种配置是十分成功的。作为特色乐器,晋胡和二股弦那别具风味的音色总是冠于乐队之上,即使排山倒海般的乐队全奏也压制不了。晋胡、二股弦与交响乐队的结合,如同炸酱面调了老陈醋,醇美宜人。外省人听了新鲜无比、卓尔不群;山西人听了恰似他乡闻乡音,无比亲切,浑身舒坦。在此,晋胡的特色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首次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

非常荣幸,笔者曾受邀参加中国“2009新年音乐会——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演出,演奏乐队是中国爱乐乐团,笔者在其中担任晋胡的独奏任务,并先后多次同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乐团、深圳乐团、总政解放军交响乐团等国内一流乐团合作演出了《乔家大院》这部作品。这是晋胡作为独奏乐器,首次走出娘子关,走向首都和省外的大舞台,并通过央视视频信号播向全世界。不论天南地北的人,只要听过《乔家大院》中由晋胡演奏的“晋商主题”,就会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而晋胡和二股弦的合奏旋律,同样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晋胡和交响乐队的融洽“合作”,给予我们诸多启示,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1.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我曾听一位现场观看过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前辈老师说过,中国的管子在《东方红》之前,是一件很多老百姓没有听说过的乐器,除了红白喜事外,很少在正式场合见到它的身影。只是因为在《东方红》的歌舞中,管子吹奏了《江河水》后一炮走红,那如诉如泣、低回深沉的特殊音色,感动了无数人,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也使管子的知名度一路走高。说起晋胡,我们也常常有一种自卑感,觉得它的造型土气,“一把一调”技法单调,登不上大雅之堂。特别是不能同造型时髦、技术先进的“洋”乐器相提并论,因而只能安心做“幕后英雄”,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但本次晋胡同大型交响乐队的“合作”,使晋胡和晋胡演奏员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让晋剧圈内外的音乐家和广大观众,对晋胡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扩大了晋胡的影响力。

2.从科学的角度看待晋胡的发展

在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上,我们要采取科学批判的原则,不是简单的否定和抛弃,也不是全部照搬的复古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古今艺术发展普遍的规律,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走出来”。试想我们如果在晋胡独奏方面做好文章,那么将会给晋胡及其晋剧音乐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不仅可以改变长久以来晋胡只能演奏曲牌和剧目伴奏的行规,还可以带动晋剧其他乐器的创新,为晋剧音乐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晋胡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另类”乐器

如前所述,晋胡不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另类”乐器,它也不是“一把一调”不可造就。事实证明,晋胡不仅可以倒把变调,而且可以完美地融入到大型乐队之中,并以它独特的音乐,描绘出卓尔不群的色调和风格。应该相信,晋胡还有很大的潜能没有被发掘出来,有待我们突破,打开原有思维模式,打破固有观念,进一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这样,晋胡不仅能从幕后走向前台,还会为我国音乐百花园开放出新的、奇异的美丽花朵。

猜你喜欢
幕后英雄交响乐队琴弓
二胡琴弓形制规范数据化探究
找到幕后英雄
词义推断题
融合的光彩——谈大提琴在民族交响乐队中的功能与价值
十九世纪低音提琴琴弓
琴弓“父子兵”占领世界八成琴弓市场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管弦声声诉乡思——叶国辉为女高音与交响乐队而作《望大陆》的当代性表述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试论交响乐队中双簧管演奏的位置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