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7-30 09:36胡廷梅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师生课文初中语文

胡廷梅

摘要:所谓的情感教育说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依据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特定教育目的的需要下,所开展的情感教学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通常而言情感教育就是说在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能够在理论指导与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将自己的情感、课文中的情感转移到学生身上,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进而使得师生间的情感能够达到统一,从而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师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出一种较为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感情,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另一方面,开展情感教育,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尊重,教师也能够更全面的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已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师生双方心灵相通,则教学顺利、效果明显、目标达成;如果师生双方情感交流出现隔膜,那教学便无好的效果可言,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感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并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境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调节学生情绪

老师在课堂上的冷漠、埋怨、烦躁等情绪,会遏制学生认知和良好情感体验的形成。反之,若教师满腔热情,不断表扬与鞭策,那学生就会产生在良好刺激中获得知识和健康情感的体验。所以,语文教师要充分注意这一点,并有效地发挥其积极肯定的情感来刺激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促进师生间双向互动反馈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尊重、信任、理解、关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好感和信赖。随之,学习语文的热情油然而生。这种积极的情绪,使学生处于亢奋的学习状态,求知欲增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师接受了这些良好的反馈之后,就会自觉强化这种情感,教师也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之中,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指导。如此双向交流、双向反馈,必然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师生间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教师是情感交往的主體,要将全身心的爱倾注在学生身上,赢得学生爱戴,共同创造美,享受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融洽,愉快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二、初中语文学科加强情感教育的措施

(一)善于寻找文章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善于开展情感教学,能够从课文中挖掘与学生情感相契合的角度,使得学生能够与课文之间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为此,初中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就需要能够善于思考,寻找学生与课文内容、情感的契合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比如说在教学《背影》这一课时,教师就需要善于从作者描写父亲背影的语句中,来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爱与想念。像是作者在车站与父亲告别时,描写的“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在作者的笔下,一个深爱儿子、不舍离别的父亲形象栩栩如生。教师在讲解这个片段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也来描写下自己的父亲,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深深的被这份亲情所感动,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领悟文章中的内涵,进而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善于营造学习的气氛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提高情感教育在其中的作用,就需要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学习的情境。比如说,教师可以运用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去寻找有关的答案。像是学习《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问问学生“如果不小心迷路了,大家会怎么做?”来吸引学生回答的兴趣,调动课堂的气氛,接着教师就可以将话题引入到要学习的课文上,“当陶渊明这位诗人迷路的时候,他却有幸忽逢桃花林,遇见一番奇妙的景象,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这世外桃林的神秘面纱。”在讲解课文内容的时候,给学生们设下疑问“这桃林有什么特别之处,”之后邀请学生来各抒己见。学生带着问题来了解整篇课文,就能够有一个学习的目标,加深对文章内容、思想的理解。借助于设置悬念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个积极的状态,跟随老师讲课的步骤,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而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教学,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

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情感教育。我们知道,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艺术中那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拿过来,以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能的。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纪录片播放等途径来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让音乐、图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初中的语文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加强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对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能够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有关的教学手段,借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寻找学生情感的契合点等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语文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师生课文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