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7-30 09:36周小兰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考建议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周小兰

摘要: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通过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性的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方法;思考建议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实际课堂教学的时候,积极的探索和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去糙取精,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在实践的过程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的质量。

一、给语文学困生更多的人文关爱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有爱的地方才会有快乐,有成长。每个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会显得自卑,所以老师应该更加热爱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师要有宽阔的胸襟,宽容对待学生的那些偶尔过错,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博得学生的信任,促使他们越过人际间的隔阂与鸿沟,在温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保持师生平等的关系,让每一位语文学困生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古语云:“孔夫子弟子三千,其贤者七十二人。”语文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这理应成为所有教师秉持的共识,并在实际教学依据学情付诸自觉的行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甘当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只有如此,才能逐渐培养学困生对于不同语文课型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语文的功底和文学素养。

二、以教学手段创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手段的创新有助于语文课堂的改善,更加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把课堂设定为互动式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探讨,彼此发表观点,阐述理由,做出总结。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会得到启发,思考模式会更加新颖,学生之间也多多些沟通和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从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還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活动。语文课堂本身较为枯燥和乏味,教师就可以穿插一些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尝试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把书本变为剧本,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表演出整篇文章,从而通过这样的表演活动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还可以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教师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例如,教师在讲解《詹天佑》一文时,就要注意对教学模式的变化。这篇文章是讲述詹天佑成为工程师一路艰辛的历程,同时也反应了当时的历史变革。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找到的历史资料,让大家都了解詹天佑在當时的环境下是多么艰难的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当时的图片,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体会历史的变革和艰难。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会更加透彻,以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氛围更加跳跃,学生的学习兴致更加高涨。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完善整节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小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他们自身的学习水平。

四、善于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全面地展现自我

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上,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动手、口、脑等感觉器官,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顺利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积极学习探索,勇于开创的良好学习状态中。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个双边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把控教学的主客体,打破传统模式,将老师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设计好教学方案,设置好巧妙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寻找问题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积极性。抛出问题或学生发现问题后,老师可以进行点拨,在寻找答案时,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活动,充分发挥感官的作用获取知识。只有作为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实现高效率语文素养培育。

五、增加教学趣味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倘若语文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一板一眼地展开教学,那么学生很难会对语文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灵活变化教学形式,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例如在教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时候,很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学生对字词的学习缺乏热情,认为字词的学习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简单的字词教学变为有趣的教学活动。生字的拼音是生字教学的一大难点,语文教师可以提前用多媒体准备好若干个生字词,生字词的拼音先不标注在上面,而是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请来了一批客人和我们一起上课哦,现在你们愿不愿意给他们标注拼音,去主动认识他们呢?”这样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字词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于人情味,学生乐于去“帮助”别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语文是语言的基础性学科,它影响着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水平。就语文知识本身而言,它存在很多枯燥乏味的内容,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为此,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动他们的语文水平提升。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模式优化等策略,全面的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促进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立青.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2]郑金泉 . 略谈小学语文中的兴趣培养 [J]. 考试周刊, 2016(18)

[3]王立青.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校外教育,2016,(05)

猜你喜欢
思考建议学习兴趣小学语文
对山东高考改革的几点见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