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31 09:18王宇明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写作水平理念

王宇明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逐渐深入教学实践中,并成为教育目标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学模式,并用发展的眼光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乐于交流、动手实践的学习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少教多学”的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尝试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减少课堂中“教”的部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让学生充分体会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思考问题的乐趣。本文将围绕“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理念,从阅读、写作、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加强“学”的设计。

一、多学多读,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对于初中语文而言,阅读不仅泛指一切跟“读”有关的活动,还涉及对文本的分析、阅读情趣的提升以及语文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阅读教学的组织安排。诚然,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由于受整个语文教学环境的影响,常常忽视了阅读教学这一部分。即便教师意识到了组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也会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于是在组织阅读活动的时候容易受教师主导阅读教学的错误观念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在阅读中引入“少教多学”理念时应学会适当的颠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努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理解空间,辅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阅读兴趣。

为了在语文阅读中贯彻推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选取课文中的部分内容布置阅读任务。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设计一堂教学阅读课,采用自主阅读的方法引领课堂,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时间里细读文本,思考感悟,总结归纳。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是设计三个主题步骤,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任务:一是弄清作者在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时如何安排起止句和过渡段;二是从体味文章中的精美语句并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讨论语句在文章中起到的表达效果;三是比较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不同,理解文章主旨。第一课时是阅读时间,学生先是自由品读一遍课文,大致了解文章讲了什么内容,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则需要围绕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亲自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学生若有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第二课时便进入交流互动时间: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积极交流和探讨对三个问题的看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相应的反馈,并就学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惑答疑,比如说学生无法精确理解某个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一同品读该段落,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为了全面检验和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从层次、详略、句式、用词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课文中的某一个段落进行审美赏析,并写成一篇小作文。如此一来,教师不仅减少了“教”比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多学多写,提高写作水平

如果说阅读是积累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学习,那么写作就是语文知识在实践应用方面的直接体现。作为语文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写作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成为了教学中难以克服的问题,加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恰当,导致初中生在写作时因缺少素材积累和写作经验,导致写作水平难提高,作文内容缺乏内涵。“少教多学”模式在写作教学的应用或许可改善这一现状,因为写作更注重实践、思考和练习,学生必须通过多学、多想、多写方能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的时候,需要坚持贯彻“少教多学”理念,一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二是倡导学生自主交流,三是鼓励学生勤写多练。

首先,写作的前提是思考,包括写作主题是什么、题材类型是什么、如何选取写作素材、如何组织段落结构等,都是需要学生自主思考的。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写作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写作素材的枯竭以及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经常在作文中出现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的情况,抄袭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自主思考,合理构思作文主题和结构。比如说,在教学了《我的中国心》一课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爱国精神,爱国精神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以及在当今时代作为一名初中生如何塑造爱国精神。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观点,并围绕爱国精神的时代表现写一篇作文,将自己的思考延伸到作文中,体现个人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度思考。其次,教师可以在“少讲”的基础上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达到“多学”的目的,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相互交流,扩展自己的认识,启发新的思维。比如,在学习了《变色龙》一课后,学生可以围绕着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及文章主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共同分析“变色龙”所体现的社会意义。少教多学,引领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丰富思维、延伸思考,并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写一篇作文。最后,写作最终指向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那就是勤写多练。因此教师要坚持“少教多学”的理念,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积极组织写作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学习环境,并对学生的作文及时进行批改评析,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如此一来,才能在写作教学方面贯彻“少教多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多学多说。强化表达能力

语文应用能力不仅体现在阅读、写作方面,还直接体现在语言的口头表达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表达似乎并未获得重视,教学重心更多偏向了阅读和写作等方面。但是对于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学生而言,将来进入社会以后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人际交往的时候,更需要有思维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自然的语言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和口语表达训练,为此教师需要引入“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需要丰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鼓励学生勇敢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课前演讲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表达自己。课前演讲的时常限制在5到2分钟,每个学生自选主题发表一段演讲,内容可以是关于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思考,或是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或是交流最近的阅读心得,又或者选取一则时事新闻并对此发表自己的评论,还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位自己喜欢的作家以及自己喜欢的书籍。总而言之,学生在演讲时间里可以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督促学生自主學习的作用。

综上所述,“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普遍推广的新形势下,不仅符合教学目标提出的新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该理念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需要教师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并适当减少“教”的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起探究、思考、扩展等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为将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写作水平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满腹狐疑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用心处事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Pocket Money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