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语文课堂的策略

2018-07-31 09:18湛灏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5期
关键词:调动因材施教教师

湛灏锋

如何把人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当前教育提倡创新教育或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应该倡导一种主动的学习。好教师讲课不在于让学生听懂了,而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因此,能否引起學生主动参与教学是一门课程成功与否的标准。

一、“微笑教学”创设融洽、愉悦、平等的教学环境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没有爱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因此教学是一项爱心工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学生的情绪、心理,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十分关注、敏感。因此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微笑才能缩短师生的距离,才能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关怀,才能让学生信任你,这是迈向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有的教师站上讲台自以为是,教师就是权威,高高在上,板起面孔铁面无私,自以为是“包青天”。你可知道教学不是审犯人,而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爱心的传递。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如果向学生投以鼓励的微笑,亲切的关怀,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才能亲近你和亲近你的课程,才能放下心理负担去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的微笑重要但教师的语言美也必不可少。教师恰当的语言表达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应多说鼓励性的语言,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构建师生融洽、平等的格局。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才会喜欢上你的科目。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因材施教早在孔子时代就已提倡,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圣人看来,人的智力是分为上、中、下三等。如果你是教师,就应该据此分析学生的不同资质,采取不同的难易深浅,以免对牛谈琴,使对方不知所云。基础差的学生适宜接受知识的质量与尖子生不同,教师应满足、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创设适应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级别的作业和练习,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定下目标计划。一个差生整天对着看也看不懂的题目,你让他参与学习?这样做就是在扼杀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为我们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供良药秘方。

三、组建学习小组。创设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离不开集体。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小组是学生学习的基地、知识的堡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疑点、难点,一时难于解决。有的题目个人是不能完成的,因为个人的智慧有限,必须利用集体的智慧才能攻克。学习小组能为学生筑起知识的堡垒,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彼此可取长补短。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谈是平等、融洽的,更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小组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效果好。

我在龙门县麻榨中学九(4)班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学生的求知欲日趋上升,能主动参与学习讨论,营造团结、合作、进取的氛围。学习小组的经验值得大家借鉴。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改的生命。教师的常规教法,学生会感到厌烦。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求知欲强,吸收的新鲜事物多,获取信息途径多样化,因此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我在课堂上曾试过“课前三分钟演讲”“小组竞赛”“表演课本剧”,还尝试搞点游戏,搞点诗歌背诵,或者到教室外参观学习。其实生活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学生不但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论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要主动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这门课程就是成功的。

猜你喜欢
调动因材施教教师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数独驾到
响鼓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