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史视角下的高考命题分析与考向预测
—— 以近五年全国Ⅰ卷为例

2018-08-01 02:25广东邓冬林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史例题命题

广东 邓冬林

山西大学乔志强教授认为社会史是“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之外新添加的第四块基石”。在素养立意的高考命题背景下,社会史已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资源,已从命题的“边缘”逐渐走向了“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备考时如何挖掘社会史,如何整合相关考点,这直接影响到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的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考试说明》与近五年全国Ⅰ卷相关试题加以分析说明,并就相关考点进行归纳整合,以便更好地指导师生进行2018年高考备考。

一、命题特征分析

基于社会史视角,对与教材紧密相连的社会史进行考查,一方面为高考命题提供了新颖、鲜活的材料,丰富了高考命题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为高考命题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从考查内容上看,尽管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中学的“历史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已划定了中学教学的大致范围。具体说来,社会史在高考中的考查重点包括以下方面: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它集中研究社会结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的变动过程。其中社会结构主要体现在阶级与阶层、社会组织与群体、婚姻与家庭等社会成分的构成以及运行机制;社会生活包括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以教育、就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运作;社会意识包括社会风气、习俗、信仰等精神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社会功能。

从考查时段上看,重点集中在社会转型期,如世界史集中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二战以来;中国史集中在春秋战国、明清、民国前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

表1 近五年全国Ⅰ卷社会史入题统计

二、考点整合与考向预测

【方向一】社会阶层的固化与流动:社会等级与社会结构变迁。

【价值概述】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若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畅通,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反之,社会流动陷入僵化,则会加剧社会阶层矛盾,社会稳定便难以维持。

【考向预测】

【典型例题】例1.(2017·全国Ⅰ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决: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家”出现。

【价值概述】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其他保障构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的一项主要政策,国家依法实施,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监督执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尊重各国的国情,要适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考向预测】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分析】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

【方向二】社会问题的出现与解

表3

【典型例题】例2.(2015·全国Ⅰ卷·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答案】B

【分析】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即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的职工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并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了公平经营章程,规定了最低工资水平;《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方向三】民众观念的保守与嬗变: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变迁。

【价值概述】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价值关系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从内涵上看,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观念上的反映,主要包括社会风气、习俗、信仰等精神观念的变化发展及其社会功能。

【考向预测】

表4

【典型例题】例3.(2015·全国Ⅰ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分析】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是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例4.(2016·洛阳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5)表5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

表5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

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择偶观的变迁。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择偶标准强调个人的家庭出身、本人成分、政治面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学历,而本人成分、政治面貌的择偶标准比例在降低,所以择偶标准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

【方向四】生态环境的恶化与治理:“人地互动”与环境资源消耗。

【价值概述】“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必须以协调好“人地关系”为前提,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良性互动,则以生态文明社会为归宿。

【考向预测】

表6

【典型例题】例5.(2016·全国Ⅱ卷·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 —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分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死亡率上升。

【现实热点】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等。

【方向五】教育改革的实用与公平:人才培养与社会秩序重建

【价值概述】教育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来源,既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同时由于其在社会流动中的“筛选器”功能,又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石。

【考向预测】

表7

续表

【典型例题】例6.(2017·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13)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 ( )

A.标志“十年动乱”的结束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

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材料“群众推荐,学校审核”体现了人为因素,“严格考试,自愿录取”体现了公平公正。

【现实热点】城乡之间教育差距;异地高考、择校热、留守儿童教育等教育公平问题。

【方向六】社会群体的活跃与作用:角色多元与社会责任担当

【价值概述】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是以群体的方式进行的,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群体都是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并成为社会运行、社会变动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我们考查社会发展与变化的一个颇佳视角。历史学领域中的社会群体,是指在大的时空范围中,具备身份一致感,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群。

【考向预测】

表8

【典型例题】例7.(2018·韶关一模·28)轮船招商局最初由旧式沙船商人出身的朱其昂主持,招商集股困难重重,而买办唐廷枢、徐润接手后,短时间内即招足100万股本;上海织布局在郑观应入局之前后,其局面之不同也与之同类。符合史论的是( )

A.买办阶层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

B.民族资产阶级兴起于近代官办企业

C.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实业兴国已成为近代民族思想主流

【答案】A

【分析】买办一方面为外国人做事,成为外国工商产品在中国拓销的助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西方许多经商、企业管理的经验,积累了大量财富,而后成为独立的企业家。可以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先锋,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三、备考策略

1.挖掘两大试题

高考试题和地方模拟试题紧扣新课改要求,反映了高考命题趋势,是高三备考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更是整合社会史知识的重要来源和突破口。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应立足核心考点,围绕学习主题,挖掘整合社会史知识,充分把握考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重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根植两大重心

在素养立意的高考命题背景下,历史教学与备考要根植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学生们的成长、进步和发展,促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对于历史备考而言,教师要开发好、利用好教材资源、试题资源,使社会史知识显性化,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彰显历史智慧与魅力。

猜你喜欢
社会史例题命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传统武术史料收集
反思中国社会史研究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教学探析
关于中国近代人口史的综述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