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区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2018-08-01 01:24张阿娥泉州市洛江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泉州362011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沙门氏菌琼脂菌落

张阿娥 泉州市洛江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泉州 362011

沙门氏菌属是一群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无芽孢革兰氏阴性杆菌[1],鸡的沙门氏菌病(Avian Salmonellosis)是由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的总称。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2],鸡源沙门氏菌能在鸡群中垂直感染,造成被感染成年鸡产蛋性能下降、雏鸡大批死亡,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首要传染病之一[3]。抗菌药的应用,对控制和预防沙门氏菌病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因使用不当或滥用,沙门氏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4],致使该病的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加强对该菌耐药性的监测,以减少养殖损失,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洛江区部分养殖场发病鸡中分离鉴定沙门氏菌,并分析分离菌株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为预防控制洛江区当前流行的沙门氏菌,在临床合理科学选择用药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病料 来自洛江区4个养鸡场,从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疑似患沙门氏菌病的发病鸡,采集剖检后的内脏。

1.1.2 培养基 营养琼脂、SS琼脂、三糖铁琼脂(TSI)培养基均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3 HBI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 (GB) 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1.4 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沙门氏菌A~F群“O”多价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1.1.5 药敏纸片 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2 方法

1.2.1 分离、纯化 将剖检采集的鸡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组织,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观察,挑取直径约0.5 mm单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将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接种于TSI。

1.2.2 血清型鉴定 挑取TSI中呈阳性的菌落进行沙门氏菌A~F群“O”诊断血清玻片凝集试验,设生理盐水对照。

1.2.3 生化鉴定 取一内盛2 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试管,用接种针从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中研磨制成均一细菌悬液,在HBI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条的每孔加入100 μL菌悬液,其中卫矛醇半固体采用穿剌接种,赖氨酸和氨基酸对照加灭菌石蜡覆盖液面,37℃培养18~48 h,观察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1.2.4 药敏试验 采用Kirby-Bauer纸片法,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营养培养液中,37℃培养24 h;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制成0.5麦氏标准的菌悬液,吸取适量菌液于营养琼脂平板内,在其表面均匀涂布,盖上平板,室温放置5 min,用无菌小镊子夹取各种药敏纸片,平贴于琼脂表面,然后倒置于37℃培养16~18 h。观察测量药敏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d),d>15 mm为高度敏感,10.1 mm<d≤15 mm为中度敏感,d≤10 mm为耐药。

2 结 果

2.1 分离培养特性 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呈针尖大小“露珠状”,圆形、微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或灰白色、边缘整齐;在SS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透明、边缘灰白、中心为黑色;三糖铁培养基斜面为红色,底层产硫化氢为黑色;取单个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菌体呈红色、两端钝圆、短杆状,单个、成对或成丛排列。以上分离菌株的选择性培养特性均符合沙门氏菌特征。

2.2 玻片凝聚试验 将分离菌株与沙门氏菌 A~F多价血清进行玻片凝集反应,有6株呈现强阳性。

2.3 生化特性 从生化反应结果可以看出 (见表1),分离的菌株能分解山梨醇、甘露醇,不发酵水杨苷和卫矛醇;不能利用丙二酸盐,不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在氰化钾培养基上不生长,具有赖氨酸脱羧酶,ONPG反应阴性。以上生化试验结果均符合沙门氏菌特性。

表1 分离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

表2 12株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

2.4 药物敏感性试验 从表2可以看出,沙门氏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度不同。其中,对恩诺沙星、阿米卡星最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91.7%;其次为头孢克洛,敏感率为83.3%;对氟苯尼考、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的敏感率范围较宽,在8.3%~41.7%;对强力霉素、阿奇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敏感率为零,产生耐药性。

3 讨 论

3.1 细菌分离鉴定 从洛江区部分养殖场发病鸡的内脏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学形态观察、细菌生化试验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各项指标符合鸡沙门氏菌特性。同时,结合发病鸡出现的排浆糊状粪便、“糊肛”及剖检时观察到肝脏有灰白色针尖状坏死点等特征,也符合鸡感染沙门氏菌的临床表现,确定洛江区部分养殖场发病鸡内脏分离出的细菌为鸡沙门氏菌。

3.2 科学有效用药 一直以来,抗生素都是用于治疗沙门氏菌病的首选方法,由于饲料中抗生素含量过高和临床上长期盲目使用同一种抗生素等因素,导致沙门氏菌对部分药物敏感性下降、产生了耐药性。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从洛江区不同乡镇分离出的鸡沙门氏菌,对药物的敏感率从0到100%不等,值得关注的是,分离的细菌对强力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和阿奇霉素产生了耐药,与De O-liveira等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6]。因此,在洛江区临床上不应再选择前述4种药物用于治疗鸡沙门氏菌病,可将恩诺沙星、阿米卡星作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4 结 论

临床上选择药物用于治疗沙门氏菌病,宜先进行药敏试验,选出敏感药物后再进行有效治疗,同时,要注意定期进行交叉和轮换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此外,因鸡沙门氏菌可垂直传播,杜绝鸡群发生鸡沙门氏菌病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要建立健全检疫制度,坚决严格淘汰带菌鸡,建立无菌鸡群,消灭传染源,切断垂直传播链条,以彻底消灭鸡沙门氏菌病。同时,在日常的养殖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做好鸡沙门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定期做好鸡舍消毒,加强温度、湿度、通风等饲养条件的管控,不断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鸡群健康水平,减少用药,减轻对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压力,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进程,降低细菌产生耐药性几率。

猜你喜欢
沙门氏菌琼脂菌落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注意事项
基于细菌菌落优化算法含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优化
氧化琼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